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生字新詞,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學習象征手法。
2、誦讀課文,讀出文中的激情與豪氣。
3、學習抗日軍民正直、質樸、團結向上、堅強不屈的革命品質。
教學過程
一、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作家、社會活動家,茅盾是他的筆名。代表作有小說《蝕》三部曲、《子夜》、《林家鋪子》、《春蠶》等。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一)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題目:《白楊禮贊》,“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贊美。題目意思是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贊美。
(二)自主解決生字和新詞。 開墾 主宰 倦怠 倔強 婆娑 虬枝 偉岸 傲然 宛然 秀頎 鄙視 妙手偶得 坦蕩如砥 潛滋暗長 懨懨欲睡 旁逸斜出 不折不撓
三、精讀課文
四人小組討論,然后選兩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一)作者開篇即說:“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中間又幾次出現意思大致相同的話。找出這些語句,說說它們與標題有怎樣的關系,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情的。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白楊樹力爭上游,筆直的桿,筆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
(二)順著感情的脈絡梳理課文內容,探討下面的問題。
1、文章開篇入題,緊接著又宕開一筆,用一大段文字描寫高原景象。作者描寫了怎樣的高原景象?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百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遠山的連峰提醒了你(這些山峰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道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
交代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襯托它堅強不屈的品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
2、本文寫法有揚有抑,富于變化。試找出相關的段落,體會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
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表達了作者對賤視民眾的頑固倒退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恨和鄙棄)
4、作者說白楊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既“極普通”又“不平凡”,這樣表達是否矛盾?試結合全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白楊樹普通,不平凡。白楊樹象征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北方農民;象征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堅強不屈,守衛家鄉的哨兵。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四、練習
背誦課文第6?8段,思考:白楊樹有什么象征意義?作者是通過哪些語句層層深入地把這種意義揭示出來的?
“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個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質樸,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