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教學設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求、寶、劍、急、號、慌、指、靠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成語刻舟求劍的含義,培養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法及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問題,使學生明白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的辦法也要跟著變化。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成語刻舟求劍的含義。
難點:難點是學生對那個掉劍的人錯在哪里的理解。
解決辦法:通過活動及投影演示突破本課的難點、重點。
三、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讀過成語故事嗎?誰能給大家講一個成語故事?每個成語故事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所以,多讀成語故事是很有好處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用以前學過的讀書方法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并記住每個生字的讀音,在課文中標明自然段。
2.檢查、認讀生字卡片,檢查字音識記效果;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初讀效果。
3.思考,回答:課文講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時候做了什么事?
(一個人坐船過江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寶劍的事。)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逐段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一段。(提問)
(1)課文講的是什么?
(2)他在什么時候做了什么事?
(一個人坐船過江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寶劍的事)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3)結合看圖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仔細觀察圖上人物的裝束,理解從前指的是古時候的意思。觀察坐船人掛在腰里的劍鞘,聯想一不小心寶劍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提問:這一段主要講誰?他做了什么?(引導學生先抓住這一段的主要意思。)那個人指誰?(引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一點兒也不著急是什么意思?從哪兒看出他一點兒也不著急?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動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個記號聯系起來,體會一點兒也不著急的意思,并在看圖中理解船舷和記號的詞義。)指導學生體會那個人的心情,朗讀這一段。
3.讀第三段。
讓學生弄清這一段主要講的內容,然后再逐句理解。
(1)讀第一句,思考還不趕快撈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快點撈吧!趕快撈吧!)理解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2)讀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說有用,還是說沒有用?(沒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催促的語氣和急切的心情。
4.學第四段。(重點段)
(1)朗讀第四段,先把那個人不慌不忙說話的語氣讀出來,在朗讀中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
(2)掉劍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樣想的?
(3)準能把寶劍撈上來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寶劍撈上來,表示很有把握。)
(4)這個人準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
使學生分析理解到:這劍是從正在行駛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斷向前移動,船上的記號就隨著船移動,這個記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撈到的。
(5)想一想這個人錯在哪里?
(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其思想方法上的錯誤,學習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法)
5.討論:理解成語的含義,領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劍是什么意思?
(2)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使學生明白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的辦法也要跟著變化。)
(四)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分析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寶、劍、指這三個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組成,可以啟發學生利用學過的熟字,獨立認識字形。
求是球字的一部分,以下幾個字要做重點指導。
號:上下結構,上邊是口,下邊是橫、豎折折鉤。
慌:左右結構,左邊是豎心旁,右邊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邊是草字頭,中間是忙字的右半邊,下邊是撇、豎、豎彎鉤。
急:由?、彐、心三部分組成。彐第二筆不出頭。
靠:上下結構,告、非各占一半。
(二)指導看拼音寫詞語。
(三)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先讓學生看思考題背誦。
(1)有個人去干什么,一不小心,發生了什么事?
(2)那個人心情怎樣?他做了什么事?
(3)有人催他做什么?
(4)那個人先怎樣?后說了什么?
2.再去掉思考題背誦,背熟一段,再背下一段。
3.最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全文。
刻舟求劍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刻舟求劍”這個成語的含義,理解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背誦課文。
4.寫話練習。用一段話寫出在學雷鋒活動中做的一件事。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2.理解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
教學難點
寫話練習。
教學準備
投影片一張、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新課導入
教師講:第八課講的是古時候稱象的故事,你們還喜歡學故事嗎?請大家一起來學習。
二、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讀課文,把生字的音讀準。(2)新詞要聯系上下文來理解,不懂的地方記下來。(3)標出小段。
三、認讀生字,解答疑難(出示生字卡片)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學生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寶劍掉到哪里去了?
2.提問:這個人的寶劍是怎么掉進江里的?讀課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讀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語氣讀讀。
過渡:那個人是怎么做的呢?他為什么這樣做?
3.讀第二段,回答問題(①一點兒不著急。②在船舷上刻記號。③他想記住掉劍的地方,撈上寶劍?)
4.指導看插圖,說清圖意。
5.小聲讀3~4段,思考:當有人問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問:“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為什么要問?每句話是什么意思”應該怎么讀,誰來讀讀看?
(2)教師示范。學生練讀,指名讀。第一句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兩句話既要讀出不理解的語氣,而且還要讀出不贊同的口氣。
(3)理解詞語“不慌不忙”的意思。他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語氣讀讀那個人的話。
(5)提問:按照那個人說的辦法,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展開討論)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掛圖)讓學生看明白:船一移動,船的位置就變了,在船上的記號的位置也跟著變了,那個人只記住劍從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劍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從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撈到劍。
五、揭示課題,析字悟意
1.讓同學說出這個故事的名字。
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
六、總結談話,啟發聯想
1.分組討論。
①那個人等船靠岸后撈到劍了嗎?
②他沒撈到劍會說什么?
③別人可能又會說什么?
2.提問
①你認為那個人錯在哪里?
②學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教學內容:學習本課7個生字,練習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二、自學生字,要求重點放在分析字形上
三、集體學習,掌握字形,弄懂字義
1.檢查個人學習情況。
(1)指定認讀。
(2)開展競賽認讀。
2.開展互教法。(學生自由領生字,教給大家)如“求”是“球”去掉“王”旁。
“寶”,“玉”字上面加個“宀”頭。寶劍:古時候指稀有珍貴,所以是“宀”頭。
“撈”,“勞”字加個“扌”旁,“撈”東西,要用手,所以是“扌”旁。
3.教師幫助分析重點字形。(筆畫多和易錯的)
劍:右邊是“臉”的左半部,最后一筆橫變成提,右邊是“刂”旁。
“急”,上下結構,上面是?,中間是彐,下面是“心”底。因為心里急,所以下面是“心”底。
“號”,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口,下邊是橫,豎折折鉤,注意最后一筆不要穿過橫。
“慌”,指心里慌,所以左邊是“忄”旁,右邊分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頭,中間是“忙”的右半邊,下邊是。要寫緊湊些,可與熟字“流”區別異同點。
4.擴詞練習,豐富詞匯。
5.邊講邊理解詞語:
“寶劍”:原指稀有珍貴的劍,后來泛指一般的劍。
“不慌不忙”:心里很沉著,不著急。
四、鞏固復習生字詞
1.看音寫詞語。
2.猜字謎。
3.抄寫生字。
五、作業
1.寫生字。
2.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節
教學內容:(1)指導背誦課文。
(2)寫話練習
教學過程
一、指導背誦課文
1.教給背誦方法。
(1)根據內容,想聯系。
(2)參看插圖,抓事態。
(3)讀完一段,練習一段。
(4)反復練習,記得牢。
2.可采用多種方法。(自由背、分行背、互相背、指名背、齊背、領背等)
二、寫話練習
1.讀寫話要求。
2.回憶在學雷鋒活動中參加了什么活動,做了什么好事?
3.在班上交流。
4.教師講明寫作要點和格式要求。
5.用一段話寫出來。
三、作業:把寫出的一段話讀給家長聽。
刻舟求劍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求、劍、寶、催、靠這5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思考問題。
4、教育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使學生明白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的辦法也要跟著變化。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
2、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
3、那個人為什么撈不到寶劍?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板書課題,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l)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學生字,記住每個生字的讀音。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檢查初讀課文的效果。
(l)認讀生字詞卡片,注意正音。
(2)指名回答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聽辨字音讀得是否正確。
3、再讀課文,思考、回答:課文講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時候做了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仔細觀察圖上人物的裝束:從圖上看,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從前是什么意思?聯想一不小心寶劍掉進江里去了的情景。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回答:這個人在寶劍掉到江里去了后是怎樣的神情?(一點兒也不著急)
(2)從哪兒看出他一點兒也不著急?(指名讀句子)看圖理解船舷、刻的意思。
(3)他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記住寶劍是從船舷上刻了記號的地方掉下去的。)
(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這個人為什么一點兒也不著急。
(5)指導學生體會那個人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2)讀第1句,思考:還不趕快撈!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快點撈吧!或趕快撈吧!)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旁邊的人怎樣的心情?(替他著急。)
(3)讀第2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說有用,還是說沒有用?(沒有用。)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你覺得哪種說法語氣更堅決,心情更急切?
(4)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催促的語氣和急切的心倩。
4、學習第4自然段: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那個人不慌不忙說話的語氣,使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不慌不忙這個詞語的意思。
(2)掉劍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樣想的?
(3)準能把寶劍撈上來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寶劍撈上來,表示很有把握。)
(4)這個人難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
(學生通過討論、分析理解到:因為寶劍是從正在行駛的船上掉到江里,船在不斷地向前移動,船上的記號就隨著船移動,刻記號的地方就再也不是掉劍的地方了。所以,船靠岸后,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撈到劍的。)
出示:刻舟求劍故事的動畫。
(5)想一想,這個人錯在哪里?
(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其思想方法上的錯誤,學習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法。)
5、討論:理解成語的含義,領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劍是什么意思?
(2)學了這則寓言以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使學生明白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的辦法也要跟著變化。)
(四)指導朗讀(讀全文)
在讀中體會那個掉劍人和同船人的神態、表情及語氣,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要著重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要讀出那個人一點兒也不著急的語氣。第三、四自然段的對話,可分角色練習朗讀,要讀出同船的人催他時著急、懷疑的語氣和那個掉劍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語氣。
(五)啟發想象
1、船靠岸以后,那個人是怎樣從刻有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劍的?
2、他沒撈到劍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3、一起坐船過江的人看到他沒撈到劍可能又說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指導講故事
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先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2、教師接下面的問題引讀課文。
(1)有個人去干什么?一不小心發生了什么事?
(2)那個人心情怎樣?他做了什么?
(3)有人催他做什么?
(4)那個人神態怎樣?還說了什么?
3、學生用自己的話試講故事。
4、布置學生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二)分析識記字形,指導書寫練習
1、學生自學生字,分析字形。
2、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1)寶、劍、靠三個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或兩個熟字組成的,可以利用學過的熟字識記字形。
(2)求是球的一部分。
(3)重點指導:
催:右下與難比較。
靠:上下結構,告、非各占一半。
求:共七畫,與水的寫法不同,第三筆是點,第四筆是提,不要把這兩筆寫成一筆。
3、指導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點筆畫的書寫運筆方法。
求:共七畫,與水的寫法不同,第三筆是點,第四筆是提,不要把這兩筆寫成一筆。
催:左窄右寬,左邊是單立人,右邊的上半部是山,下半部是隹。
寶:上面是寶蓋兒,第三筆是橫鉤,不是橫折。
劍:左右結構,左寬右窄。左邊是僉,第七筆是提,不是橫。
靠:上邊告要寫扁一些,下邊非要寫短一些。
4、學生在田字本上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擴展綜習
讓學生從課外書籍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寓言,并練習講熟練,準備參加班級的講故事比賽。
隨堂練習
1、加偏旁或部件組成新字,再組詞。
2、把句子補充完整,再加上標點符號。
(1)刻舟求劍的這個人真_______
(2)________果然_________
3、展開想象,把那個人求刻的情景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