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各地的樓市調控新政不斷升級加碼,目前了解到,接下來限售將成樓市調控新政"標配"。
20多城市開始“限售”
從3月17日開始,北京樓市調控升級,在商品住房方面提出“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滿3年及以上”,自此打開了2017年樓市調控“限售”的大門。
然后,4月份海南跟進,全省開始限購并部分區域限售; 4月14日成都限購升級,提出“自即日起,在成都市住房限購區域內新購買的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轉讓。”5月份海口、三亞、瓊海、五指山市陸續跟進加強調控。四地均將產權式酒店和二手住房納入限購范圍,且對外地居民購房提出社保或個稅繳納年限要求。
同時,5月8日,蕪湖市頒布樓市新政,明確在蕪湖新購買(自該新政施行之日起)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年方可轉讓,蕪湖市因此成為安徽限售城市。
截至目前,已有成都、廈門、福州、青島、杭州、廣州、珠海、惠州、揚州、常州、長樂、徐水、啟東、白溝、東莞、西安、濟南、鄭州、高碑店等超過20個城市啟動限售的調控政策。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限售正成為當前各地樓市調控的新思路。上述的大多數城市是首次啟動買房后一定時間內限制出讓的樓市調控政策。
調控重點在向持有環節轉移
據機構統計:在4月份單月,超過50個城市發布了70余次調控政策,其中北京、保定、成都等城市均發布了多次政策。高庫存三線、四線城市政策繼續輕松,整體熱度維持,有望對全國銷售形成支撐。從城市發布的政策主要特征看,主要特點是集中執行了“5限”,分別為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
目前多輪調控政策效應顯現:根據中原地產監測數據,上周一線城市住宅成交量下調明顯,平均跌幅達到兩成,同比跌幅更是達到了44%,二線城市環比則有輕微波動,同比跌幅為20%,三線城市環比也有10%的下調。
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認為:拿到房產證后,持有一定年份才能賣出,意味著持有房產的時間成本大幅提高,且短期轉手套現可能性驟降,相當于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凍結了房產的流動性,有利于打擊炒房客的投機情緒。從限售方式來看,目前樓市調控重點正在從交易環節向持有環節轉移。
多數樓市專家認為這將有效破壞房產炒作的套現機制,對穩定市場有積極作用,正是因為對其他城市有借鑒意義,因此不排除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限售”的行列。
房產獨立評論員馬躍成認為:未來兩三年內大中城市樓市活躍度將逐步下降,成交萎縮,價格趨向穩定,是剛需、改善型需求買房換房的最佳時期,動手時間點可以放在今年年底之后到明年年初。
多地調控政策再加碼
3月17日,北京樓市調控升級,在商品住房方面提出“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滿3年及以上”,打開了2017年樓市調控“限售”的大門。
5月1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規定購房人(含居民家庭、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新購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證后,3年內不得轉讓。通過贈與方式轉讓住房的,自簽署《贈與合同》并辦理轉讓確認手續之日起,贈與人滿3年后方可再次購買住房。通過贈與方式取得住房的家庭或居民,執行住房限購政策。
5月15日,河南開封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于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要求自發文之日起,首次銷售的項目和非首次銷售的項目,原則上半年內漲幅不得高于5%,一年內漲幅不得高于10%。對高價盤、漲幅明顯偏離市場價格的項目,開封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停止其商品房網簽資格。
同時,開封市政府還禁止企業以誠意金、VIP卡等形式蓄客,企業要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并明碼標價、一房一價,嚴禁采取拖延開盤時間、控制房源等手段捂盤惜售、制造供不應求假象。對涉案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一經查實,依法從嚴從重處理,開發企業停止預售及網簽,2年內不得參與本市土地交易,中介機構吊銷營業執照,并列入失信企業“黑名單”。
有分析師指出,目前全國發布樓市調控政策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內容也全面升級。從調控政策內容看,以3月17日北京限貸為標志的第三波調控,力度加大、范圍拓寬、措施創新,熱點城市成交量將持續萎縮,帶動全國銷售量價繼續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