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近年來,鄉把移風易俗作為推動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以點帶面,突出示范引領,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提高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
一、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領導,努力形成部門強大合力。為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開展,我鄉成立由紀委、黨政辦、組織辦、文化站、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為成員的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形成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整體合力。同時,實行紅白事季度報送制,及時調度村級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二)精心組織實施,梯次推進移風易俗深入開展。堅持示范帶動,各村通過學習借鑒南代河村移風易俗先進經驗,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制定了符合本村實際的紅白理事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紅白理事會成員,逐戶簽訂移風易俗協議書。對紅事方面嚴格控制煙、酒、炮、席的錢數和規模,規定煙不高于10元,酒不高于5元,炮不高于600元,酒席每桌不超過300元。白事方面除了控制煙、酒、炮以外,紙活不高于500元,本村幫忙人員和親戚一律采用“大鍋菜”的流水席方式,除親生子女外,其他親屬一律不允許上貢品等具體標準作出了規定。截至目前,全鄉22個行政村已全部成立紅白理事會,并積極發揮職能,免費服務,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三)廣泛宣傳發動,積極營造移風易俗良好氛圍。一是加大宣傳。充分利用廣播喇叭、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明白紙等方式,大力宣傳文明節儉辦理婚喪事的好處,使之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樹立典型。積極引導群眾開展自我教育,對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先進典型進行宣傳。例如堤東村利用本村的廣場舞隊來代替請人演出,村里的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大小慶典,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這支自發組織的舞蹈隊,不僅促進了鄰里和諧,更是除掉了許多不文明的鄉村土習氣,為移風易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強化督導考核,積極探索移風易俗長效機制。我鄉制定了《關于開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工作方案》,把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村級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評選文明村莊等先進稱號的重要依據。同時,認真組織好日常監督檢查,設立舉報電話,如發生不文明辦理婚喪事宜的情況,在全鄉進行通報,所在村取消本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強群眾思想教育
一是強化宣傳教育。運用廣播、電視、網絡、專欄、標語、手機短信等形式,大力宣傳移風易俗、節儉辦理婚喪事的相關規定,印發“移風易俗、婚喪事簡辦”倡議書,使之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努力營造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二是注意抓好典型。對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先進典型進行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積極借鑒個別村縮短喪事辦理天數的好做法,建立紅白喜事申報制度,嚴格控制酒席數量和車隊迎新送葬活動,樹立厚養薄葬的新理念,努力形成勤儉辦理婚喪事的自覺性。
(二)讓干部職工帶頭
一是領導率先垂范。廣大干部職工要帶頭,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要帶頭教育子女不要彩禮,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搞好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在群眾中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實發揮好典型引路的作用。二是班子自覺帶頭。大操大辦的主陣地在農村,所以村級兩委會班子成員要自覺帶頭,抵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借機斂財之風,努力做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倡導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讓群眾自治組織發力
一是發揮自治作用。鄉村“紅白理事會”作為群眾的自治組織,作用發揮不明顯,要健全完善紅白理事會,并明確職責,配強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二是制定可行政策。要根據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量化細則,增強制度的剛性和可行性。真正做到有人員、有章程、有工作記錄,把那些德高望重、群眾威信高的黨員干部、老同志充實到“紅白理事會”。以鄉為單位,對理事會成員進行培訓,要建立健全理事會職責范圍和各項制度,使理事會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各村要對辦理紅白喜事的家庭進行登記造冊,以便于監督管理。同時,可發動群眾制定、補充、修改村規民約,加大群眾的自我約束力。三是加大監管力度。各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大對農村紅白理事會監管力度,制定相關制度,嚴格控制婚喪事規模和標準。
(篇二)
為引導群眾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推進我鄉精神文明建設,今年以來我鄉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一、大力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在今年清明來臨之際,興業鄉大力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倡導廣大村民以文明方式開展祭祀活動,抵制祭祀陋習,過一個有序、文明、平安的清明節。
二、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我鄉各村利用村民代表大會、壩壩會等形式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理念,并采取多種舉措對農村陋習進行治理。我鄉在村規民約中加入了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等舉措,由村民共同參與制定,并張貼在村活動室,讓村規民約、移風易俗人人知曉、人人參與。
(篇三)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是推動在農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重要抓手。深入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對于遏制奢靡之風、改革傳統禮俗、破除陳規陋習、弘揚新風正氣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市統計局按照鄂州文明委〔〕1號文件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立”“破”并舉,大力培育和踐行,結合實際,迅速安排,認真幫助、督促結對村——桂花村移風易俗活動的開展,推動崇德尚儉文明新風尚的形成,現將工作情況說明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成立紅白理事會領導小組,進一步提高認識,完善紅白理事會相關制度和村規民約,制定本村紅白理事會實施方案,切實把治理大操大辦婚喪事宜擺上重要日程,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來抓。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標語等多形式、多載體向群眾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努力營造勤儉節約、喜事新辦、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移風易俗、和諧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制定《章程》及各項制度。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紅白理事會章程》、《婚事簡辦制度》、《喪事簡辦制度》,并要求每月5日前將《村紅白事宜情況上報表》上報村委會。
(四)強化督查,嚴格考核。村干部組織人員進行督查,對宣傳不到位和落實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對“紅白理事會”作用發揮不好,出現大操大辦婚喪嫁娶造成不良影響的,進行通報。
(篇四)
一、移風易俗工作
年8月20日,我鎮召開移風易俗工作動員會,組織鎮村全體干部職工、教師學習全縣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強調指出,提高認識是落實的前提,加強宣傳是落實的基礎,干部帶頭是落實的關鍵,紀律問責是落實的保證。全鎮制作“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音頻,各村街利用廣播循環播放,確保人人知曉。印制3萬份“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發放到每個農戶,做到戶戶張貼,各單位公示欄張貼公示。干部職工全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鎮村干部及鎮直單位全體職工,簽訂承諾書做到全覆蓋,并送交鎮紀委備案,做到事事報備。加強監督問責。鎮建立舉報制度,發現一例查處一例,并按照村規民約進行處罰,將罰金獎勵給舉報人員。加強明查暗訪,鎮組織人員不定期進行督查,對違規者進行問責,加強對村兩委成員進行審核審查。我們做如下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三覺鎮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村(居)高度重視,成立相關組織、制定工作方案,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工作,貫穿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評全過程,與開展道德講堂、“身邊好人”評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培育優良家風和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等活動同步推進。
(二)明確工作責任。充分發揮村(居)黨總支的領導核心作用,村(居)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負責牽頭抓總。分管領導、民政所所長是直接責任人,具體指導督促村級開展移風易俗工作。村(居)“兩委”結合本村(居)情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村規民約、開展骨灰堂建設,完善紅白事程序和費用標準等。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根據工作職責,制定推進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履職盡責、協作配合、齊抓共管,形成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整體合力。
(三)強化督促檢查。建立移風易俗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對各村(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督導考核,結果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基層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年度目標考核。鎮文明辦把開展移風易俗工作情況作為評選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的前置條件,作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薦評選的重要依據。
(四)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嚴格督查。鎮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全鎮移風易俗工作進行督查,重點督查紅白理事會建設和發揮作用情況、制度落實情況、工作效果、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滿意度等,并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嚴格考核。把移風易俗工作納入鎮科學發展觀考核,鎮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群眾滿意度調查,每年組織一次考核評選,年底選出“移風易俗先進村”。進一步加大對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導人民群眾崇尚科學文化、破除不良陋習、培育文明風尚,推進我鎮移風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在全鎮形成崇尚節儉、崇尚美德、崇尚文明的良好社會風氣
二、創建文明縣工作
年,我鎮以文明縣創建工作為契機,強力推進文明城鎮創建工作,呈現出了領導重視、工作扎實、鄉村聯動、效果良好的發展態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領導。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創建文明城鎮工作的領導,鎮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成立了文明創建辦公室,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開展、督查等具體工作,在各相關部門和辦公室抽調人員為成員,做到職責分明,為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營造宣傳氛圍。一是加大公共場所宣傳。在主干道顯眼位置制作固定高炮標語24處,內容包括,交通安全,生活習慣養成等方面。在鎮政府周邊及人流密集場所懸掛橫幅超過60條,各類墻體宣傳彩繪2萬多平方。切實提高了創建活動在全鎮村民中的知曉度。二是設立道德講堂。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開設了道德講堂。按照"唱一首歌曲,講一個故事,誦一段經典,作一番點評,談一點感悟,行一個德字禮"六個環節要求,一講一主題,一堂一檔案,認真開展道德講堂活動6場次。三是利用各類媒體,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系列教育,促進廣大居民知禮儀、重禮節、懂禮貌、講文明。
(三)開展專項整治。一是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以文明創建辦、城管中隊為主,各村街、部門單位共同落實文明創建工作機制,保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順利推進。8月份開展了"三余路鎮區環境整治"活動,9月份開展了“非法砂場整治”行動,加大了執法力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一年來共關閉非法砂場26處,勸離流動攤點42處,在主干道、道路勸導行人不亂扔紙片、煙頭300余人次,批評教育200余人次。二是交通秩序整治。實施"文明交通出行計劃"。針對亂停亂放、人車爭路的現狀,三覺十字路口設置了紅綠燈、交通崗亭。其他路口設置了道路指示標志,東西南北街劃定停車線。加大了對酒駕、亂停車、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勸導力度。三是校園周邊環境整治。采取"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整治方法,針對中心校周邊存在的小賣部、流動攤點、出店經營等問題,8月份,集中開展了"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集中整治。文明辦、城管中隊、工商、公安、“中六投”公司聯合執法,對校園周邊餐館、商鋪、無證經營商戶進行了徹底清查。協同學校共同監管校園周邊環境衛生,加大了日常保潔力度。并對校園周邊接送學生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加大了整治力度。
(四)深入開展"兩抓"。為了提高居民創城意識和文明素質,實現全鎮動員、共建共享的目標,從5月份開始,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兩抓"活動。一是抓機關帶干部促社會。要求鎮機關單位及干部職工率先垂范,帶頭建文明單位,帶頭做文明村民。各單位積極行動,做安排,定計劃,建制度,層層開會動員,落實專人負責,改進工作作風,治理臟亂差,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是抓村組帶村民。各村倡導遵紀守法、友善、關愛感恩為主要內容,發揮志愿者、"五老"等熱心公益的積極分子作用,大力開展"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整合全鎮各類資源,豐富思想道德建設內容,開展靈活多樣的宣教活動,使居民在主動參與中受到教育感化同時,深入開展文明村民、文明家庭等評比活動,努力營造環境整潔、秩序安定、服務完善、活動豐富、管理規范的文明村街。
(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繼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機構、網絡、陣地建設。建立健全了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教育網絡。在學校教育中,重點在抓好學科德育滲透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了學校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在社會教育中,重點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服務工作上下功夫,廣泛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家庭教育中,重點在家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上下功夫,進一步促進構建和諧家庭。
以文明禮儀教育為基礎,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加強禮儀訓練,對未成年人進行禮儀教育,使他們不僅明白“理”,又要學會“儀”。以法制紀律教育為重點,引導未成年人增強遵紀守法的觀念。我鎮通過大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增強了中小學生的法制意識。自覺依法規范言行和維護自身權利。通過多種渠道引導未成年人,使他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1).鄉鎮移風易俗的工作總結【匯總】
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有力遏制陋風流弊、持續深化移風易俗,營造社會公共文明的良好氛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鄉鎮移風易俗的工作總結,希望能幫助大家!近年來,xx鎮圍繞“建設美麗鄉村文明家園、推進進農村”這一目標,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扎實開展了“反對陳規陋習,提倡文明新風;反對大操大辦,提倡節儉之風”系列主題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做法是:一、強化宣傳,教育...查看更多
(六)發展群眾文化。創新活動形式,增強宣傳實效。組織群眾鑼鼓表演隊到各單位、廣場等地進行了表演。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通過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為群眾送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積極倡導了文明高雅的生活情趣。
年我鎮的創建文明城鎮工作狠抓責任和任務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探索和改進,力爭文明城市創建深化工作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