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1
縣衛計局:
根據《關于對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績效評價自查自評的通知》(X人口組發〔20XX〕1號)文件要求,按照《20XX年度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要求,我鄉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組織鄉、村兩級計生專干深入村組,對全鄉所有享受計劃生育家庭獎扶政策的對象進行調查審核,重點人群摸清底子、查漏補缺。現將開展自查自評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為了切實做好自查自評工作,我鄉認真研究部署,按照干部聯村包組分工,每一小組內安排一個鄉、村計生業務干部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對全鄉14行政村,共42個村民小組,近年來所有享受計劃生育獎扶政策的對象逐一核實,我鄉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對象135戶264人,共涉及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資金31.74萬元,、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32人,農村部分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資金3.84萬元。通過現場審核,有11戶21人不符合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條件,予以退出。
二、評價內容
(一)嚴把資格確認關。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1、村委會核查并張榜公示;2、鄉人民政府核查年審并張榜公示;3、縣級審核、確認并公布;4、市人口計生部門抽查;5、自治區人口部門進行審核。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1、本人提出申請;2、村民委員會審議并張榜公示;3、鄉人民政府初審并張榜公示;4、縣人口計生部門審核、確認并公布;5、地級市人口計生委、自治區人口計生委、國家人口計生委備案,而后縣級人口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對獎勵扶助對象進行年審。
(二)建立獎勵扶助對象個案資料。建立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對象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檔案資料,通過規范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發放、社會監督“四權分離”運行機制。監管好、使用好、發放好獎勵扶助資金。
(三)通過這次鄉村兩級嚴格的審核,共審查出11戶21人不符合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條件,按退出程序退出并張榜公示,確保我鄉獎勵扶助無虛報、錯報、漏報等現象。
三、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保障得力。建立和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是進一步做好人口計生工作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德政善舉。鄉黨委、政府領導十分重視,每年召開專題會議專研究獎勵扶助工作,并將獎勵扶助工作納入考核內容,作為當年為民辦實事之一。
(二)透明公開。在實施本項獎勵扶助制度的同時,繼續執行現行的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通過“三級”審核、“三級”公示、群眾舉報、社會監督等措施,確保政策執行的公平性。通過運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獎勵扶助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專款專用。凡符合條件的獎勵扶助對象,均享受每人每年1200元的獎勵扶助資金。獎扶資金由鄉村兩級造表審核,由代理發放機構直接劃撥到獎勵扶助對象個人賬戶,直接補助到戶到人。
(四)明確責任。我鄉十分重視獎扶的年審工作,從獎扶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采取“誰出錯,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嚴格把握政策口徑,做到不重、不漏、不錯。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通過近年來計生獎扶工作開展雖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失誤,雖然鄉、村干部做了大量工作,力爭使錯報、漏報率降到最低,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對計生獎扶政策的宣傳不到位,存在死角,邊遠偏僻的農戶政策知曉率低;二是個別村干部對獎扶對象的婚育情況調查了解不夠深入細致,特別是對婚姻生育變動次數較多的夫婦情況調查怕麻煩不徹底,容易讓其鉆政策空子,造成錯報時有發生;以上問題的存在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存在。總體來說,群眾對純女戶提前獎勵扶助項目以及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項目的整體評比較高,對獎勵扶助金的發放形式比較滿意,但是在獎勵扶助的金額標準和年齡標準這兩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五、相關建議
(一)是修改完善人口和計生責任目標責任書內容,把計生獎勵扶助考核內容和分值比重適當加重,使人口和計生工作管理重點逐步轉移到計生優惠政策落實方面上來。
(二)是加大對計生獎勵扶助政策的宣傳力度,利用召開各種小組會議時宣傳各類獎勵扶助政策,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畫報,刷寫相關標語,提高廣大群眾對計生獎勵扶助政策的知曉率;
(三)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不斷上漲,扶助金額偏低,不利于獎勵扶助利益導向的實現,希望適當調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的金額標準和年齡標準,農村獎勵對象育齡婦女年齡放寬至55歲后,不但從經濟上給予扶助,還應從精神上、人文關懷上、醫療服務上、養老上或其他社會救助給予慰藉和扶助,切實實現促進農村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XX鄉人民政府
20XX年3月17日
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2
根據《德宏州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及考核細則要求,州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科及時開展2020年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項目專項經費績效評價工作,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開展情況。全面落實國家“三項制度”和省“獎優免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與扶助政策,2020年符合享受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有3079人,因變動當年退出98人、新增382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有923人,因變動當年退出29人、新增94人;“少生快富”工程有155戶(其中符合國家政策26戶、省政策129戶);特別扶助(其它)有3人;農村獨生子女家庭一次性獎勵金有8戶;失獨家庭一次性撫慰金有25戶;城鄉部分獨生子女全程教育“獎學金”有820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符合資助條件的部分計劃生育家庭有28653人。共惠及33666人(戶),預計兌現資金1452.71萬元。
(二)自評工作情況。評價方式采取自評自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認真對照績效評價范圍和內容,總結評價了2020年計劃生育服務項目推進和任務完成情況。
1. 根據2020年計劃生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和績效目標,設置了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社會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6項目標,按既定政策標準確定計劃生育獎扶目標人數、符合條件申報對象覆蓋率100%,補助標準兌現準確率95%以上,資金發放到位率100%,目標人群政策知曉率95%以上,家庭發展能力、社會穩定水平逐步提高,獎勵扶助對象滿意度90%以上,整體評估計劃生育獎勵與扶助政策落實情況。
2. 全州符合享受人數和實際申報人數相比,資格認定準確率:獎勵扶助制度99.97%,特別扶助制度100%,少生快富工程100%,農村獨生子女家庭一次性獎勵金100%,失獨家庭一次性撫慰金100%,城鄉部分獨生子女全程教育“獎學金”100%。
3.2020年3月11-16日州衛健委核查組對5個縣市2019年及2020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與扶助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核查,核查了個案申報資料基本按照國家和省要求規范完整,實地查看了芒市風平鎮、瑞麗市勐卯鎮、隴川縣章鳳鎮、盈江縣平原鎮、梁河縣壤宋鄉5個鄉鎮5個村6村(居)民小組工作情況,入戶走訪15戶28人,其中獎扶對象25人已全部領取獎扶金,資金發放到位100%,群眾政策知曉率、滿意率達95%以上。
二、評價內容
(一)規范資格確認條件和程序。嚴格按照《國家“三項制度”扶助對象的管理程序》,做到資格認定規范符合程序,嚴把目標人群資格認定質量關。具體工作:一是自愿申報,由本人自愿提出申請,工作人員對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二是嚴格審批程序,做到三級審核三次公示,個人申請村級審議,鄉級初審后在鄉、村兩級公示無異議后上報縣衛健局,縣級復核錄入國家系統后將符合享受對象名冊返回鄉鎮,在鄉、村(居)、組同時公示5-7天,確保對象資格認定準確;三是信息錄入及時,1月7日組織縣市參加全省計劃生育獎勵扶助三項制度和托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工作培訓,專人負責信息系統錄入,全州符合對象的基本信息錄入準確并按時上報。
(二)堅持“四權分離”運行機制。我州財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農信社對資金的來源與發放,嚴格實行“四權分離”,加強資金管理,堅持“專款專用,專戶管理”的原則,按照省的要求,采用“直通車”形式,由農信社直接將獎扶資金發放到戶到人,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抵扣、冒領、貪污扶助金等違規行為。每年審計局對縣市獎勵扶助專項資金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督促縣市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高效使用。在發放過程中,各部門協作配合,互通工作情況,共同解決資金發放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開展各種檢查,各縣市獎勵資金帳目清楚,管理規范,專項資金專款專用,渠道通暢,兌現到位,享受對象能夠按時收到國家的獎勵扶助金。
(三)杜絕虛報、錯報、漏報情況發生。各縣市建立了責任追究機制,把政策執行情況納入鄉鎮(街道)目標責任考核,對因領導不力、政策不落實、工作不到位,造成群眾應該享受的惠民政策得不到享受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鄉鎮計生專干加強區域內應享受對象身份信息核查工作,盡力做到應享盡享,杜絕遲報、漏報、錯報現象。
(四)建立目標人群進入、退出動態監測機制。
1.進入機制。每年鄉鎮(街道)計生辦的工作人員在總人口信息登記臺賬中將年滿59歲的計劃生育家庭成員納入待進范圍,跟蹤調查他們兩年內的婚姻和子女的變化情況,滿60歲當年按當時的狀況納入獎扶。
2.退出機制。一是通過三級二次公示,在國家PADIS系統關閉前,將系統名冊下載,公示于鄉鎮、村、村民小組三級,使獎扶對象情況為群眾所知,便于監督;二是鄉鎮、村計生專干對獎扶對象進行隨訪,在當月例會報告獎扶對象死亡、婚姻和子女變動情況;三是年底鄉鎮計生辦對獎扶對象情況進行年審,入戶走訪后,將對象死亡和變動情況及時上報縣衛生健康局人口家庭股予以退出和變動。
三、預算文件中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獎勵與扶助制度,緩解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在生產、生活、醫療和養老等方面的特殊困難,改善計劃生育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引導和幫助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生產,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20年績效目標任務有:獎勵扶助制度3079人(其中芒市1003人、梁河縣381人、盈江縣560人、隴川縣539人、瑞麗市596人),補助標準:獨男960元/人、獨女1080元/人;特別扶助制度923人(其中芒市318人、梁河縣70人、盈江縣135人、隴川縣182人、瑞麗市218人),補助標準:傷殘4200元/人、死亡5400元/人;“少生快富”工程155戶(其中芒市65戶、梁河縣25戶、盈江縣34戶、隴川縣22戶、瑞麗市9戶),補助標準:獨生子女戶、雙女戶3000元,半邊戶1500元;特別扶助(其它)3人(其中芒市1人、梁河縣2人),補助標準:一級4800元/人,二級3600元/人,三級2400元/人;一次性獎勵金8戶(其中芒市4戶、盈江縣1戶、隴川縣1戶、瑞麗市2戶),補助標準:500元/戶;失獨家庭一次性撫慰金25戶(其中芒市13戶、梁河縣3戶、盈江縣2戶、隴川縣4戶、瑞麗市3戶),補助標準:5000元/戶(離婚2500元);城鄉部分獨生子女全程教育“獎學金”820人(其中芒市272人、梁河縣174人、盈江縣204人、隴川縣104人、瑞麗市66人),補助標準:小學生160元,初中生260元,高中1000元,專科1200元,本科200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參保費用資助28653人(其中芒市10311人、梁河縣4533人、盈江縣6967人、隴川縣3410人、瑞麗市3432人),補助標準:180元/人,計生特殊家庭全額補助。
(二)績效項目完成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2020年計劃生育服務項目補助資金共1406.38萬元,其中:中央補助621.89萬元、省級補助742.99萬元、州級補助41.5萬元。下達資金文件:云財社〔2019〕303號(德財社〔2020〕39號)提前下達中央補助資金462.88萬元;云財社〔2020〕172號(德財社〔2020〕173號)下達中央結算資金156.01萬元、績效補助資金3萬元,和省級第一批補助資金188.09萬元;云財社〔2020〕210號(德財社〔2020〕201號)下達省級第二批補助資金411.03萬元;云財社〔2020〕270號(德財社〔2020〕235號)下達省級補助結算資金86.12萬元(含代理發放費0.86萬元、家庭醫生簽約補助1.11萬元);德財社〔2020〕157號下達州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資金41.5萬元,中央、省級、州級補助資金全部足額下撥縣級財政。另:云財社〔2020〕195號(德財社〔2020〕202號)下達計劃生育宣傳員省級補助資金57.75萬元。(2020年縣級財政應配套資金74.1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2020年預計兌現計劃生育獎勵與扶助資金932.94萬元共惠及5013人(戶),其中: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3079人314.02萬元;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923人470.1萬元;“少生快富”工程155戶44.7萬元;特別扶助(其它家庭)3人0.72萬元;農村獨生子女家庭一次性獎勵金8戶0.4萬元;失獨家庭一次性撫慰金25戶11萬元;城鄉部分獨生子女全程教育“獎學金”820人92萬元。代理發放費用0.86萬元、計生特殊家庭家庭醫生簽約補助1.11萬元。當年使用資金合計934.91萬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縣財政局、衛健局和代理發放機構加強資金管理,對獎扶資金發放及時進行清算,確保資金高效使用。
(1)年初資金結余:300.09萬元,其中:獎勵扶助0.038萬元,特別扶助32.774萬元,特別扶助(其它家庭)0萬元,一次性獎勵金5.325萬元,獨生子女教育“獎學金”53.547萬元,少生快富工程188.25元,失獨家庭一次性撫慰金20.156萬元。
(2)年度各級財政項目預算:1454.68萬元,其中:獎勵扶助314.02萬元,特別扶助470.1萬元,特別扶助(其它家庭)0.72萬元,少生快富工程44.7萬元,一次性獎勵金0.4萬元,失獨家庭一次性撫慰金11萬元,“獎學金”92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519.77萬元。代理發放費用0.86萬元、計生特殊家庭家庭醫生簽約補助1.11萬元。
(3)全州5個縣市均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發放,按既定政策標準發放到位,發放時間:隴川縣2020年12月18日共發放172.059萬元,瑞麗市2020年12月23日共發放182.34萬元,梁河縣2020年12月28日共發放104.478萬元,芒市、盈江縣預計在2021年2月份前完成獎扶資金發放工作。并按照代理機構發放成功回執單進行入戶核實享受對象收到資金情況,做到補助標準足額兌現。
四、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加強培訓。我州實施計劃生育服務項目以來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年初州、縣認真組織業務骨干專題培訓,對政策規定、資格認定、工作要求等業務知識進行了全面培訓,使廣大計生干部對獎勵與扶助政策的實施范圍、對象應具備的條件、辦理程序等要求更加清楚。同時深入鄉村,廣泛地宣傳國家“三項制度”和省“獎優免補”資格條件,做到面上宣傳不漏村,對象宣傳不漏戶,使全州廣大群眾都知曉獎扶政策。
(二)嚴把資格認定關,確保獎勵對象資格確認準確。加強監督,實行政務、村務公開,將獎勵與扶助對象的申報條件、獎勵標準向社會公開,獎勵對象確認結果向群眾公告,落實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公開縣、鄉舉報電話,暢通利益導向政策訴求渠道,確保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家庭享受到國家優先和優惠政策。
(三)加強項目監督管理,確保政策落實到位。2020年通過獎勵與扶助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核查,各縣市始終把計劃生育家庭的利益擺在突出位置,認真開展入戶調查、信息核實、審批及公示,對繼續享受扶助的對象進行見面確認,能做到資格確認程序規范,資格認定準確,資金發放和管理規范、個案資料管理規范。
(四)計劃生育家庭個案信息檔案管理規范。嚴格按照云財教〔2011〕357號文件要求,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檔案管理,各縣市均建有檔案室,將計劃生育家庭獎勵與扶助對象的資料建檔并規范管理,做到享受對象都有紙質和電子檔案。
(五)做實計生特殊家庭扶助關懷工作。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雙崗聯系人制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提供優先便利醫療服務“三個全覆蓋”,為714人計生特殊人員提供生活、養老、醫療及精神慰藉服務,建立社會關懷的長效機制。州、縣利用春節、“5.29協會日”活動之際,由政府分管領導帶隊,衛健、計生協會組成慰問組開展慰問關懷活動,深入村社看望慰問計生特殊家庭275戶,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及慰問金達5.65余萬元。
五、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德宏地處邊疆,經濟欠發達,財政基礎薄弱,要承擔相應配套資金,地方財政壓力困難巨大。轄區山區鄉鎮多,群眾居住分散,在宣傳實施各項惠民工程中,各級的工作經費開支較大,基層難以承受。
(二)基層計生工作人員變動頻繁,導致對轄區情況短期內難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開展符合條件享受政策的對象申報工作時出現遲報、漏報、重報情況埋下了隱患。
(三)獎勵標準偏低,不能明顯加快計劃生育家庭少生快富的步伐,特別對于一些經濟基礎較差的貧困家庭,沒有產生實質性的直接改變。
(四)對獨生子女身患重大疾病( 如白血病、腎衰竭等) 尚未治愈,沒有被殘聯部門認定為殘疾人并依照法律規定發給《殘疾人證》的,其父母希望能夠納入特別扶助制度。
六、意見和建議
(一)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提高國家和省級財政配套資金比例,同時配套一定的工作經費,緩解基層財政壓力。
(二)進一步調整完善計劃生育投入機制,將無退休工資或社保基本養老金待遇的城鎮下崗、城鎮待業人員獨生子女父母納入獎勵扶助范圍。
(1).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2).項目監理人員月度績效考核分配制度
(3).《北京市中小學教師績效獎勵激勵機制項目管理辦法》規定
(三)建立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幫扶基金,為“少生”家庭上一份保險,待到養老時不愁不靠。
(四)建議將醫學上認為不能治愈或即將導致終身殘疾的患重大疾病獨生子女的父母,及時納入特別扶助制度范圍。
(五)獨生子女家庭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由省級以上層面應制定對這些家庭在生活上、健康上、養老上、精神慰藉上的關懷扶助力度較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