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團支部自查報告【薦讀】

思而思學網

【2017團支部自查報告1】

按照共青團萬源市委辦公室《轉發共青團達州市委辦公室關于開展農村基層團組織星級評定工作的通知》(萬青辦發〔2017〕18號)文件要求,參照達州市鄉鎮團委星級規范化建設評分參考標準。青花鎮團委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鄉鎮團委班子戰斗力增強

1.團委班子力量顯著增強。格局創新后,團委書記和副書記的力量都得到顯著增強。鎮團委成員人數從選配前的4 人增加到9人,其中書記1人、副書記 4人,其中編制內專職副書記1名、編制外副書記3名(派出所所長、農村信用社主任 、民營企業業主),編外副書記采取兼職形式,沒有任何待遇,任期滿自動卸任。在不增加運作經費的情況下增強基層團委的號召力和活力。委員4人(包括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是一個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有貢獻熱血的青年團體,將他們吸納進基層團組織,對于增強組織活力、優化組織氛圍、提升組織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2.團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降低。調整后,班子平均年齡由原來的33歲下降為31 歲,28歲以下的比例占了總人數的55.6%。

3.團委班子成員學歷有所提高。調整后,鎮團委的學歷結構中,本科學歷人員比例為44.5%,增長30%。

4.團委班子成員代表性增強,編制外人員明顯增加。調整后,團委成員中編制內人員比重由原來的80%下降至54.5%。編制外人員比例由20%上升至45.5%。

二、鄉鎮團委工作運行機制逐步完善

鎮團委根據實現標準型管理,完善制定了6項工作制度:一是檔案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定期輪值工作制度。建立由鎮團委書記負責統籌協調,副書記、委員定期輪流支持開展工作的輪值工作制度,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深化委員分工協作;三是建立團干部定期學習、培訓制度。經常性開展團干部培訓工作,組織團干部定期學習,特別注重對編制外團干部個性化、差別化的培訓,強化團的業務知識培訓,提升了鎮團干部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四是建立工作報告制度。實行團的工作月報告制度,鎮團委每月一次向鎮黨委匯報團的工作,每半月向團市委書面報告工作開展情況,每月上報一篇工作信息,完成全年上報信息15條;五是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度。結合我鎮團委班子的成員特點和專長進行科學合理分工、設崗定責;六是建立區域聯動機制。結合我鎮共青團工作實際,聘請鎮黨委副書記為顧問,探索建立區域內共青團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建立鎮、企業、學校、村、農村信用聯合社、茶葉協會等各級各類團組織之間的聯建共建和互幫互助機制,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開展團的活動。

三、鄉鎮團委工作內容不斷豐富

一是按照“一鄉一品”的工作要求,努力打造“一團一特”,鎮團委深入實施創建“青年文明號”、“青年志愿者行動”、關愛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學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共青團品牌活動。招募志愿者50名,發展團員數100名,新建見習基地1個,新建駐外團支部1個,完成非公團建目標1個,組織關愛留守兒童活動3次;二是深入開展服務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強化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積極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加強團銀合作,實施好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繼續開展貧困大學生“圓夢行動”。加強青少年維權機制,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四、鄉鎮團委聯系青年的渠道得到拓展

經過大力建設,我鎮團委成員增多,成員職業分布更加廣泛,聯系青年的渠道大大拓寬。與青年的聯系主要通過三個渠道實現。一是團委成員的直接聯系。團委成員通過多種途徑將身邊認識的青年宣傳團委思想及工作,積極拉攏他們向團組織靠攏。二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聯系青年。由于團委班子力量的增強,團的活動也日漸豐富,特別是一些鄉企聯建類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參與,使得鎮團委與青年的聯系更加頻繁。三是通過現代通訊手段聯系青年,我鎮建立專門的qq群、飛信平臺、團青微信群等,定期向群內青年發送工作信息和就業創業信息,使得青年更加主動與鎮團委保持聯系。

五、鄉鎮團委整合社會資源能力普遍增強

目前,鎮團委整合資源的渠道主要有四個。一是爭取黨政支持。格局創新后,團委班子人員增加、力量增強、活動增多,黨政也更加重視團的工作,普遍給予了更多的物質支持,并列入了鎮財政預算。二是整合社會資源。鎮團委班子成員將在本職工作中積累的社會資源轉化為共青團的工作資源,增強了鎮團委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三是發揮鎮團委班子成員的自身能力特長。新選配的兼職團干部都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團的工作。如,窩窩店村民營企業業主王國林兼任鎮團委副書記,依托自己的磚廠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為周邊青年提供了10余個就業見習崗位。四是爭取團內資源。鎮團委班子力量壯大后,有能力承擔上級團委工作項目,在團的各級領導機關更加重視、支持基層的大環境中,能爭取并使用好更多團內資源。

總之,青花鎮團委在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中,基本實現了標準型管理、菜單型指導、信息型服務、品牌型發展、服務型建設的“五型”建設目標,完善了考評體系,激發了組織活力。

【2017團支部自查報告2】

團省委組織部派員赴新泰市進行為期5天的蹲點調研。期間,調研組走進農村、社區,與基層團干部、返鄉創業青年、大學生等青年代表進行廣泛座談和交流,并與農村青年交朋友、結對子,廣泛聽取團員青年和基層團干對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的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思考了“青年在哪里”、“基層團組織在做什么”、“基層團干部在做什么”等問題。有關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調研組先后走進新泰市青云街道、龍廷鎮、汶南鎮、新汶街道等4個鎮街的9個村、社區進行了實地調研。訪談普通青年46人,訪談基層團干部32人,召開座談會5個,參加新泰團市委班子民主生活會1次。期間,與各鎮街黨政領導進行了溝通,有針對的了解基層黨政對共青團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程度。

1。 農村青年的流向分布:城郊村青年基本在附近企業打工;偏遠的農業村青年部分自主發展種養殖業,部分在就近鎮政府駐地打工,少數去新泰市或者附近的縣打工,還有少數到外省打工;村集體收入較好的農村青年基本在本地打工,部分青年自主創業,務農、外出打工的較少;村經濟發展不好的農村青年外出打工的多,少部分在家務農。總體情況為:農村職業青年以行政村為主要集中地的空間分布格局已經打破,鄉鎮政府駐地實際建成區--“鎮區”的聚集功能凸顯。走出農村、到外地打工,成為農村青年有出息、長見識、求致富的一種標志。農村職業青年中,在村從事種植、養殖業的占三分之一;在村務農、同時在鎮區二三產業兼職工作的占六分之一;在鎮區二三產業工作的占二分之一。這表明,基于工作在鎮區形成聚集的達三分之二以上。實際上嚴格意義上的農村青年,除了從事非常穩定的種植和養殖業,大多數都在省際、縣際等不同層級、不同距離的空間內流動過。現在的農村在一定意義上已經不完全是傳統的行政村、自然村,而是行政村、自然村與鎮區的結合。

2。 基層團干部的工作狀況:縣級團委干部想干事,有激情,但工作上缺乏系統的考慮,實際工作中臨時性工作多,疲于應付,有時還要承擔招商引資、創衛創城等任務,工作繁多走不到基層去,并且縣級團委大部分工作主要圍繞縣級直屬部門、城區學校等體制內的青年開展,對鄉鎮、農村青年的覆蓋面小,覆蓋影響的青年數量少,縣級團委也一定程度存在著“衙門病”;鄉鎮團干部大多是兼職,主要精力放在黨政布置的工作上,沒有精力抓團的工作,缺乏團的工作熱情,肩上沒擔子,主動性差,一般干的都是團縣委臨時性安排的工作,談不上有長遠規劃;走訪的9個村中,村團支部一般只有一名書記,有的由兩委成員兼任,有幾個由村主任兼任,有的是黨支部從表現比較好的青年中任務的,但是年齡普遍偏大,精力和能力有限,情況較好的村中,部分村能夠自主開展打掃衛生、廣場舞等公益娛樂性活動,多數村基本沒有工作開展,情況較差的村則根本找不到團組織負責人。總體情況:越往下,團的干部配備不完善,工作干勁不足,對團的業務不熟悉,對上級精神知之甚少,很難有效開展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1。 基層黨組織對團組織建設重視程度不夠。總體來看,黨建帶團建力度不夠,黨委普遍對團干部重視,對團的工作要求不高。調研中,我們感覺部分基層黨組織對團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精力投入不足,有的基層黨組織本著“能維持、能交代、不指望、無任務”的態度來對待基層團的工作。有的基層黨組織在對待和評價團干部工作上,只重黨政統一部署,忽視團的自身工作,認為只要把黨政部署的工作做好了,把經濟工作搞上去了,團建工作自然也會跟上來,造成“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現象。例如,新泰團市委書記從未列席過市委常委會,常委會也沒有精力聽取團市委的專題匯報,黨委對團的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由于放松了團的建設,沒有按照團的基本職能開展工作,基層團組織自身建設薄弱的問題的不到有效的改變,使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團組織缺乏活力,陷入困境。在團干部的選拔任用上。縣級黨委對團干部的人選很很重視,在選拔、轉崗方面比較慎重,有比較成熟的工作機制;鄉鎮黨委對于團委書記的任用比較隨意,就新泰市而言,有的鄉鎮在調整團委書記時能夠提前通知團市委,有的則在調整后才告知,還有的鄉鎮干脆不通知,這體現出縣級團委在鄉鎮團委書記協管上的不規范;村黨組織在團干部人選上,有的滿足于有人擔任職務,有的村隨便找個人掛名,有的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或其子擔任,要么可有可無,要么為村里儲備干部。在團的工作支持上。鄉鎮、村兩級黨組織很少給同級團組織交代工作任務,壓擔子。新泰市鄉鎮的團委書記中,積極性較高的每年還能夠組織3-4次活動,但覆蓋的青年有限,鄉鎮黨委對于這些活動一般能夠保證實報實銷。但是,如果鄉鎮團委組織的活動過多,主要領導擔心活動牽扯過多精力以及經費問題,則不太支持。團中央規定的每個鄉鎮不少于2萬元工作經費的要求,調研發現基層基本沒有落實,還是沿用實報實銷的做法。另外,鄉鎮團委書記由于兼職過多,不能集中精力在團的工作上,上級團委安排的工作,臨時性、應急性的工作能夠完成,對于廣泛性、持續性的工作則有所欠缺。工作中的思路不夠清晰,對于如何做好團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措施和長期的規劃。村團組織工作中,有集體收入的、村兩委力量比較強的村,在工作中能夠給團支部分擔一些任務,開展一些工作,條件較差的村則基本沒有要求。

2。 縣級團委工作重點不明確。縣級團委工作力量比較匱乏,一般正式工作人員4到5人左右,這其中還包括書記和副書記,有的縣區甚至除了書記、副書記就沒有其他工作人員。要用僅有的工作力量,應對上級團委7、8個部門科室的工作,同時還要承擔同級黨委安排的各項工作,多數時間疲于應付,上級團委的文件精神無法很好的傳達給基層團組織和廣大青年,難以真正將團的工作做精做細,做出效果,因而產生了一些應付現象。比如新泰團市委,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承擔了市委安排的創建衛生城市和招商引資的任務。在創衛工作中,團市委書記被任命為其中一個網格的組長,負責該網格范圍內城區的創衛工作,每天需要在創衛指揮部指導工作,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難兼顧,副書記也被抽調安排了相關工作,基本與原單位工作脫鉤,在這種情況下,團市委的工作基本處于了半癱瘓狀態。縣級團委對鄉鎮團干部隊伍建設的管理力度也不夠,很少組織鄉鎮團干部召開會議,傳達工作精神,缺乏及時、系統和有效的培訓,導致鄉鎮團干部對于團的業務不熟悉,對團的工作越來越不重視。同時,鄉鎮團干部的上升渠道不暢通,轉崗輸送機制不完善,使團干部感覺工作沒有奔頭,缺乏積極性。

3。 鄉鎮團委工作積極性不足。鄉鎮團委書記兼職現象普遍,團委書記名義上為中層正職,但主要精力不能用于團的工作,開展團的工作取決于其他工作完成情況,團的工作成為副業,有的甚至比喻為“干私活”。鄉鎮街道組織格局創新后配備的團委副書記、委員也不能正常履行職責,從而導致鄉鎮團委工作很難推進,團干部積極性不足。在政治經濟待遇上,團委書記能夠列席同級黨委會議的基本沒有。干部選拔、管理和使用上,與其他七站八所等中層崗位有一定差距,團的工作干多干少與自己的政治成長關系不大,團干部的上升通道不順暢。還有,鄉鎮團委存在誰調度緊,干誰的活的現象,工作標準底,存在混日子熬級別的現象。這些都是導致鄉鎮團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因素,而這些因素,普遍存在于各個鄉鎮。縣級團委在這些方面也沒有話語權,難以采取有效措施改變現狀。

4。 村級團組織形同虛設。農村團員青年流動性大,團員意識不強。村內多以青少年學生、婦女、老人為主,青年白天多外出打工,只有晚上回到家里,難以組織和管理。多數農村團支部常年不開會、無活動,即使有活動,也僅限于舉辦文體娛樂活動和搞一些義務勞動為主,抓不住現階段青年想致富、想成長、想發展的心理,凝聚青年的手段和形式少、效果差。村團支部書記的產生一般是由黨支部任命的,極少有選舉產生的,普遍對團的工作缺乏熱情,團的業務知識缺乏,責任心不強,多數忙于其他村里的工作,對團的工作被動應付,甚至不予理睬。有的村團支部書記一干多年,如龍廷鎮大河東村團支部書記已任職9年,從未換過屆。即使不考慮年齡等客觀條件,對團的工作開展也帶來了難度,這一點在農村不是個別現象,導致許多優秀青年不能脫穎而出,相當多的村團支部班子年齡結構老化、缺乏生機和活力。此外,鄉鎮團委與村團支部的交流也很少,每年參加鄉鎮團委組織的會議、活動等僅1-2次,團的很多工作沒有落實到村級團組織和村內青年。

5。 基層團務工作不規范。隨著各級共青團組織的弱化,基本團務工作越來越不規范。從團員發展,到團員統計,再到團員管理,不規范現象嚴重。一是團員發展方面。調研發現,新泰市部分鄉鎮初中在初一時已開始發展團員,按照年齡計算,初一新生的年齡大多在12-13歲,不符合團章中滿14周歲入團的標準。二是團員統計方面。調研期間走訪的鄉鎮團委和村團支部,雖然能夠提供團員數目,但都不能提供詳細的團員名冊,但這個數目有些也只是估算出來的,僅有學校團組織負責人能夠提供具體的學生團員名單。三是團員管理方面。農村近半團員集中在學校,大部門團員從學校畢業后即到企業打工,沒有及時辦理團組織關系轉接手續,加之有的企業根本沒有建立團組織,致使很多團員脫離了組織管理。

6。 學校團隊工作弱化。小學階段:學校以抓教學質量為主,少先隊工作得不到足夠重視,工作經費難以保障,活動開展也受到限制,以德育替代少先隊工作的情況比較普遍。除了入隊儀式、國旗下講話外,整個小學期間,少先隊員們很難接觸到其他形式的少先隊活動,有的學校雖然設有德育室,但開放次數少,學生接受教育的機會少。中學階段:一是團隊銜接教育開展的不好。少先隊員一升入初中就把紅領巾摘下來了,再加上中學沒有專門的少先隊輔導員老師,團委又不再組織開展少先隊工作,出現了隊、團教育銜接上的脫節。二是存在“全員團”的問題。大部分學校在初一時就開始發展團員,到初三時90%的學生入團,入團比例較大,這樣就導致了團員先進性的淡化,并且學校在入團儀式上也進行了簡化,僅針對初一入團的學生舉行入團儀式,初二、初三學生在入團時則沒有任何形式,進一步弱化了學生的團員意識。三是團的活動形式單一,以德育工作代替團的工作。學校團的工作特色不明顯,活動少,無新意,普遍存在用開班會或搞文藝演出等代替團的教育現象,很多學生在校期間沒有上過一次團課,接觸團的組織生活少之又少。此外,中學團委書記普遍對團的業務學習不足,團的知識知之甚少,培訓力度不夠,影響了學校團的工作正常開展。

三、對策建議

1。 團干部制度化走進青年。共青團的根本職能是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基層團干部處于與廣大青年接觸的邊界上,一定要落實好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青年群眾,與青年群眾打成一片,只有這樣來做決策、辦活動才能真正代表青年群眾,這是當前破解共青團困局必須解決首要問題。要通過頂層設計,通過各級團組織減少不必要的活動,拿出整塊的時間,讓團干部走下去,走進去,把“走進青年”打造成團的機關干部的看家本領。一要改進調查研究,明確調研任務和方式,建立定期研究重大問題制度,提出轉變調研作風的具體要求。二要廣泛深入地聯系普通青年,每名機關干部每年要深入基層聯系點蹲點,時間不少于2個月,與普通青年同吃、同住、同勞動;制定聯系青年、為青年辦事的數量指標,要求每名團干部都打造一個普通青年“朋友圈”。三要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明確下基層、走進青年的費用規范;杜絕層層陪同;做好統籌規劃,避免重復扎堆。

2。 進一步明確各級團組織的功能定位。省級團委重點進行調研、決策,抓好頂層設計,適當開展示范性、引領性的活動;市級團委突出傳達、督導作用,負責面上工作的開展、督促;縣級團委要側重于工作的落實,采取具體措施實現基層工作的全面活躍;鄉鎮團委主要開展點上的突破,抓住幾項重點工作,認真扎實做好,務求實效。要加強各級團組織溝通交流,避免各自為戰,防止決策信息傳導不通暢,工作力度衰減。縣鄉團委人手少、工作頭緒多,雖然也有分工,但多是一人身兼數職,單是基礎性、事務性工作已經占用了幾乎全部精力。因此,要堅持精品意識,做到工作在精不在多,減少形式大于內容的活動,清理整頓會議,避免頻繁換思路、換方向,集中精力、持之以恒的抓品牌工作。

3。 充分發揮好縣級團委的作用。縣級團組織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縣級團委的活躍必然帶來鄉、村兩級團組織的全面活躍。因此,縣級團委一定要發揮好積極作用,擔負好區域內共青團工作謀思路的職責,要經常的、有效的開展活動,讓基層團干部、團員青年能看到團的身影,聽到團的聲音,增強區域內團組織的影響力。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團干部隊伍建設,把鄉鎮、村團干部隊伍建設好、管理好,要積極爭取縣級黨委的支持,與鄉鎮黨委的溝通協商,完善團干部協管制度,嚴格團干部的選配標準,拓寬團干部轉崗輸送渠道,克服基層任用團干部的隨意性,進一步為基層團干部提高政治經濟待遇,拓展成長空間爭取政策。

4。 建立共青團科學決策機制。決策要以充分調研為依據,加強活動性文件方案的指導性。基層團組織由于條件有限,很難自主開展活動,大多根據上級指示開展相關活動,但是我們有些活動方案內容大而空,只有指導意見,缺乏具體可操作性,致使基層難以組織,文件流于形式。建議今后組織開展活動時,進一步細化活動方案,增加指導性,讓基層通過文件方案明確活動方向和內容,找到活動抓手。各級團組織要建立有效的工作評價機制,積極爭取納入黨建工作考核,設計合理的考核體系,真正能考核團的工作覆蓋了多少青年,效果如何。要整改現有不科學的考核機制,例如部分市縣采用上報材料的形式進行考核,導致下級團組織編造工作相關材料現象嚴重,失去了考核的意義。

5。 加強基層團干部教育培訓。任職時間長的團干部對團的工作比較熟悉,但工作還是老路子,團的工作不能很好的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團員青年的需求;新任團干部對團的工作不熟悉,不能深入了解共青團工作的性質和特點,不能及時進入工作狀態。因此,要充分發揮團干部培訓作用,有針對性的進行團務工作培訓、團的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團干部的工作能力。要經常組織基層團干部定期進行有主題的交流座談,增強團干部之間的信息互動和工作交流,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6。 抓好團員教育管理工作。要合理的、有計劃的發展團員,堅持標準,嚴格程序,把好入關口,抓好團隊銜接和團前教育工作。要控制入團比例,適當減少入團數量,確保新發展團員的質量,提高團員的先進性。要加強團員管理特別是流動團員的管理工作。根據青年流動日益加劇的趨勢,按照證檔分離、交叉覆蓋、動態管理的原則,重點解決好流動團員管理的問題,對“流出”和“流入”的團員要認真摸底統計,要嚴格學生畢業、團員參軍復員、團員外出務工等進程中團組織關系接轉,防止團員在流動中流失,保持團員數穩中有升。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