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生家風家訓讀后感
前不久,學校免費發放了一本叫做《家風家訓》的書,這本書,我現在已經讀完了,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弟子規》。
我現在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弟子規》里面蘊藏著許多道理1,只要反復領悟,你就會收獲頗多!
入則孝里面說到:父母呼,應勿歡,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是說父母長輩叫我們,我們應該立即去,不容刻緩。父母長輩命令我們,我們必須做到,不能想著懶過去,就這樣算了。
還記得那次,媽媽對我說:“吃完飯,收碗,洗碗,還要掃地,準備洗衣服。”聽著媽媽的說詞,我心里頓時一陣火大起來:“知道了,知道了,煩不煩啊。”
此后,我并沒有覺得自己做得不對,反而更加得意。自從學了《弟子規》后我才深刻的反省到自己看似平常卻很嚴重的小事。是自己不該反駁。媽媽叫我做的事都是很平常的,而且都是我力所能及的小事,況且,父母每天那么辛苦。如果說:讓我做這點小事,我都不愿意,那么我的素質簡直太差了。
我認為我不僅沒有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還沒有做到的還有很多很多。
如: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還有一次因為害怕公雞,但還是要煮飯,于是我不敢出去舀米,所以就從樓上去,結果很悲劇,雖然我舀到了米,但是我過去時把油壇子打破了,媽媽回來后,我當時很不高興,還發了脾氣。
當我學習了《弟子規》中的入則孝,我認為我太不應該了,簡直是不孝順的孩子,通過這樣的事,我知道,自己做事以后都得小心點,不能馬虎,家里的東西都是用錢買來的,弄壞了很可惜,所以以后要注意這樣的事再發生。
以后,我一定要尊重父母,為父母分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我要努力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做一個人人夸獎懂事的好孩子。
但愿每個中小學生抓住根本,重在實踐,當祖國和人民德才兼備的接班人!
篇二:小學生家風家訓讀后感
暑假期間,反復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于字里行間,暢懷于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謂的家規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現如今,24字的人人已經耳熟能詳,根據這個,我們結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我們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我在這里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的家風家訓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靶猩茷槊馈笔且陨苼碹`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圣人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則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小到一個家庭更應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么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白詮娮粤ⅰ本褪且约邯毩⑸,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敝挥形覀兠總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通過自己的家風家訓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所在。
篇三:小學生家風家訓讀后感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更重要的是她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盛,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盛民強,才真正算上一個強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為人父母有義務有責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盡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質的責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當“!弊觥榜R”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家風,用好家風培養好孩子,責無旁貸。如果因為家風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愛得華’而像“珠克”,不僅會讓父母傷心失望,對社會也將貽害無窮。“以德立家、以學養家、以儉持家、以國為家!苯逃⒆映缟泄潈,力戒奢侈。少與他人比錢財、比闊氣、比享受。多與他人比修養、比學識、比勤儉。從我做起,從家做起,從現在做起,爭當樹立良好“家風”之典范。
《禮記.大學》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奔沂亲钚瑖乔f家,家庭建設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全員素質提高了,無數“最小國”的“家風”也好了,“國風”、“黨風”、“社風”、“民風”自然就好。這樣,社會才能安定團結,國家才會繁榮昌盛。
希望家家戶戶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篇四:小學生家風家訓讀后感
我們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也就是家風。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動人故事。
當我讀到《讀書亦如生活》、《讀書唯高家風繼》時,我讀懂了“書香”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身邊的家風實例。
小時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經?吹揭虪敔敶髦匣ㄧR或是看書,或是寫字,那時候覺得姨爺爺好厲害,二十年代的人還識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認識“大”、“小”等幾個簡單的字。長大一點才知道姨爺爺家的三個孩子都是教師,頓時覺得姨爺爺更厲害了,能教育出三個教師一定有秘訣。再往后,姨爺爺孫子輩的七個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學,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遠農村大學生還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為了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學習的榜樣,在我看來姨爺爺的秘訣定是傳給了姑姑大爺們,F在,表哥表姐們有的成為黨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業成為翹楚,收入頗豐,姨爺爺的秘訣被發揚光大?
前些日子姨爺爺的十年祭上,困擾了我許久的謎團終于解開。原來秘訣就是姨爺爺家的家風??書香。據表哥表姐說,姨爺爺是村里的大隊會計,喜歡讀書、看報、寫字,每年春節前還要寫春聯到集市賣,家里文化氛圍濃厚,姑姑大爺們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歡讀書。同樣,表哥表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書香”的傳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長輩長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積淀,我想,這就是家風,這就是家風的傳承。不需要刻意,它是無形的優良傳統,存在于中華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傳。家風,雖短短兩字,卻飽含中華傳統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
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幾千年來,正是憑借著這點滴傳承,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長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家風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輝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