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觀后感
“經濟地位決定發言權”,我想這句話用在國與國的外交上也未嘗不可,國際舞臺只是少數強國大國的秀場,其他的小國窮國只能跑跑龍套,打打醬油。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國際關系多是建立在利益之上。1919年,一戰終于結束,留下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人類,可戰勝國就不同了,他們要懲罰戰敗國,要清點戰利品,要盡力撈取能夠撈到的利益。可是,中國,再一次處于尷尬的境地,按理說,中國是一個戰勝國,照當時的外交總長陸征祥的話說,我們要爭取得到與會大國的“同情”,可是,那樣一個破敗不堪的中國,人家為什么要放棄自己的利益去憐憫你。所以說,在當時那個弱肉強食的森林里,中國不僅覓不到食物,而且自己的肉也有被瓜分之可能。想想吧,一頭骨瘦如才的獅子,被老虎撕咬,被假著虎威的狐貍欺負,被野狗小鳥調戲,茍延殘喘,無自御之能力,多么悲慘的一個境況呀!
那時的中國連國家最起碼的尊嚴都不能維護,傷得起嗎?傷不起呀!國家尊嚴被百般蹂躪,萬般踐踏,國家主權被別國作為“互惠互利”的砝碼,國將不國。哪個國家的民眾能忍受這般辱弄,慣于隱忍的中國百姓最后也忍無可忍,可是他們也只能在國內鬧一鬧,罵政府無能,罵外交官不給力,隔靴撓癢而已!但這對于開啟民智,刺激政府還是蠻奏效的。其實當時各種失敗,其最根源的原因就一個字;“弱”。
那幾年的幾番折騰可夠中國受的,到現在后遺癥仍在,就比如這個面子問題,中國人愛面子那是國際常識,可能就是那時的中國被傷透了,好不容易混得像點樣了,哪能不好好彌補一下呢!再說這個尊嚴問題,現在的中國老在意這個了,好在這幾年有錢了,口袋里揣著錢,*出去說話,其分量也陡然增加了不少。而且,拉動奢侈品消費的重任義不容辭的落到了中國這個負責任大國身上。(讀后感 www.qiantimeigw.com)這些也無可厚非,可是有一點我卻始終想不通,為了國家的尊嚴犧牲老百姓的尊嚴,國富民強被割裂成兩個詞,為嘛?如果有良心的話,你就能發現中國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狀態。你再看一下我們國家的狀態,動不動就免去別的國家欠我們的幾十億甚至更多的債務,財大氣粗呀,可是,我們國家農民,農民工的生活狀態就比別的國家百姓好到哪里了嗎?但凡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我們舉辦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那叫一個拽呀,我也不否定這些東西的意義,勞動一下人民,傷點小財,又提升了國家形象,何樂而不為呢!可是,你看一下中國過春節時的春運,客運列車和貨運列車沒啥區別,說不定有時運量還要反超后者呢!你再看一下我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高鐵,有時一個車廂里只有一個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怪不得我們的總理疾呼:“要讓我們的人民活得更有尊嚴”,“要創造機會讓人民批評政府”。學習歷史,就要用歷史來觀照現實,解決現實問題,開創大好未來,而不能把歷史課當成政治課,并以此機會來灌輸國家觀念等意識形態的東西。以上是我對電影“我的1919”的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