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學生思維》讀后感
這個暑假里,我抽空拜讀了《教會學生思維》這本書。該書提供了許多能夠幫助教師培養(yǎng)學生思考技能的方法和建議。目的是為了給教師提供一些真正可以直接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的技巧和方法,在為教師提出大量練習和活動的相關建議的同時,本書還討論了如何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組織思考教學活動的諸多問題。
結合第三屆全國思維教學研修班的內容我深深地體會到,通往教育的思維技巧之本質在于,它提高了學習者的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更有效地利用頭腦內部思維過程的能力。當學生熟悉并能自如地運用他們自己奇妙的“思維工具箱”時,就能夠提高思維的多樣性、豐富性以及思維的力量并享受思維所帶來的快樂。學習是學生終身的事,他們是否學會了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是否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這就要求教師應為學生的思維提供空間和時間,注重教育新理念,把知識作為過程而不是結果教給學生,為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識這個載體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教師,有責任通過教學造就一代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思維的創(chuàng)新是思維品質的最高層次,只有多種品質協調一致發(fā)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會思維的學生,才有前途。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從已有的知識入手,讓學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學習過的知識和研究方法,使學生把新知識和方法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和方法結構中去,接著進行應用研究、練習。最后引導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和研究進行小結。盡管每個學生的收獲、體會不完全相同,但通過討論和交流總可以受到相互啟發(fā)。由于學生親自參加于知識的產生過程,由此對知識產生有一種親近感,基本態(tài)度和思維能力也長久地保持,并對變化的情況有廣泛的適應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問題”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載體,教師要精心設計,切忌簡單重復。要有故事性,趣味性,曲折性,能通過作業(yè)的完成,讓學生步入創(chuàng)造性臺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開放型”題目,常常會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帶領學生開展討論是個好方法,對開發(fā)學生智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分層次教學中,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行之有效。“問題”要面向每一個學生,因人而問,因人而提,講究策略,需要誰回答就叫誰。問題出來后,要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對于好學生,要提醒他們注意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對于差學生,要給他們思考的時間,給他們鼓勵,如:“別著急,想一想再說!”“我相信你能回答好!”等循循善誘,而不能逼問或批評,以免適得其反。
我們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貫穿在教育教學全過程。特別對那些數學厭學者,更要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點燃數學之火。只要學生有了強烈的興趣,隨之而來的就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因此,作為教師要用高師德、無私奉獻精神和淵博知識去影響和感染學生,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這樣,也就使我們的課堂成為真正的生命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