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來》讀后感
每當我看到一個個有關青少年自盡的報道及他們謝世的理由時,我都被他們的理由而感到難以至信,我無法想象他們遇到一點挫折就對生活失去信心并且絕望。死,對他們來說,到底是一種解脫,還是他們最錯誤的選擇?人來世上是多么不易,不論有多么艱難﹑多么絕望,我們都應該相信未來,堅強地活下去。
《相信未來》的作者是食指,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1968年。此時,中國正經歷“十年動亂”,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空白期,而民間創(chuàng)作卻像石縫中的野草一樣生存著。食指便是這樣一位民間詩人,他的這首《相信未來》激勵著一代年輕人,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曙光。
從“蜘蛛網” ﹑“灰燼” ﹑“化為” ﹑“別人的情懷” ﹑“排浪”這幾個字眼中,我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凄涼悲慘,才僅僅是這幾個字眼,就封殺擊碎了多少青年的夢想,讓多少人的生活凌亂不堪!但是,作者的“執(zhí)著”,又讓我覺得,他是多么堅強!在破滅了一個又一個夢想后,他依然可以樂觀向上地鼓勵人們努力活著。
從第四段起就是作者寫為什么相信未來,是因為他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因為人們的眼睛能“撥開” ﹑“ 看透”歲月,也在告訴人們:人,是智慧而偉大的,我們不應該被眼前的災難迷惑,要相信未來的美好,堅強地活下去。都說“災難是人類的試金石”。只有經受住嚴峻的考驗,才能獲得理所當然,獨一無二的成功。
此時,我想到了普希金寫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是的,生活的痛苦永遠只是一時的,錯誤的方向一定會改變。我們千萬不可被生活的現狀所打倒,要樂觀自信,永遠相信美好的未來!就像沈從文在“文革”期間,陷入了非人的境地。可他毫不在意,他在咸寧時給他的表侄——畫家黃永玉寫信說:“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來……”身陷苦難卻仍為荷花的盛開欣喜并贊嘆不已,這是一種趨于澄明的境界,一種曠達灑脫的胸襟,一種對生活童子般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無限贊美,一種向往生命的情感。這種精神,又怎么不是我們該學習的?!
人的眼睛是黑色的,我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在詩中,別人只看到“天邊的排浪”,而作者卻看到了曙光。那份執(zhí)著﹑那份童子般的內心,是在逆境中追求對生存的渴望。我們應當永遠不知疲倦地尋找光明,相信未來,珍愛無悔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