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入門”——讀《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文/孟慶云
科學是馬克思、恩格斯合作、共同創立的理論成果,從1844年在巴黎會晤開始,他們共同或獨自地寫成了一系列重要著作。針對杜林對馬克思主義的全面攻擊,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恩格斯寫出了《反杜林論》,對杜林進行了系統的批判,《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其中單獨出版的幾個章節。這本小冊子系統闡述了科學的思想來源、理論基礎和基本原理,完整地論述了如何從空想發展為科學的問題,是科學的重要代表作,被馬克思稱為“科學的入門”,列寧稱為“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重溫這個經典著作,對于我們今天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善和發展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科學評價了空想的歷史地位,闡述了科學的哲學基礎和思想源泉
針對杜林對三大空想思想家的否定和攻擊,恩格斯分析了空想的歷史根源,科學并高度評價了空想的歷史地位。
恩格斯揭示了空想的產生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矛盾已經開始暴露,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已經開展,但又很不充分、很不發展的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恩格斯認為,圣西門關于法國革命是貴族、資產階級和無財產者之間的階級斗爭的觀點,是極為天才的發現;傅立葉的貢獻在于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世界在物質上和道德上的貧困,并初步揭示了辯證法;歐文不僅揭露了阻礙社會改造的三大障礙是私有制、宗教和現存的婚姻制度,并努力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
恩格斯在本書第二章和第三章,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作了概括性表述:“以往的全部歷史,除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觀從下述原理出發: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在每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么、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所以,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
同時,恩格斯還論述了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及其意義。提出,以往的雖然批判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罪惡,但沒有揭露出這種罪惡的經濟根源;雖然激烈地反對資本主義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卻不明了這種剝削是如何產生的。而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經濟運動的規律,發現了剩余價值,徹底揭穿了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恩格斯指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是馬克思著作的劃時代的功績,“它使明亮的陽光照進了經濟學領域,而在這個領域中,從前者像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一樣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學就是以此為起點,以此為中心發展起來的”。正是基于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才使走出烏托邦的荒原而變成了科學。
二、總結了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闡述了科學學說的根本任務
在本書的第三章,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恩格斯正是基于對這個基本矛盾的考察和把握,得出了公有制必將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科學結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基本矛盾的兩種表現形式中毫無出路地運動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差不多每隔十年重復一次,正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惡性循環的結果。經濟危機的發生表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因此,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實現生產資料和產品的社會占有,便成為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必然要求。而無產階級革命將導致矛盾的最終解決,即“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并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使生產資料擺脫了它們迄今具有的資本屬性,使它們的社會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實現”。
恩格斯的《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還有一個重要貢獻在于,科學預測了未來和共產主義社會的一些基本特征。這些特征主要有:國家以社會的名義占有生產資料;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桎梏下解放出來的生產力不斷加速發展、無限增長;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有計劃的調節;商品生產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在產品占有方式上,一方面,由社會直接占有,作為維持和擴大生產的資料,另一方面,由個人直接占有,作為生活資料和享受資料,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發展和運用;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和階級對立;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國家將自行消亡;人最終地脫離了動物界,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實現了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這些對未來社會基本特征的設想,是馬克思、恩格斯從資本主義矛盾運動規律出發作出的科學預測,表達了人們長期以來對人類未來社會的美好愿望與理想追求,也成為共產黨人和整個無產階級為之奮斗的崇高理想。
三、《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現實意義
學習《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首先有助于黨員干部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把握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進而深化對只有才能救中國,只有才能發展中國的真理性認識。1月5日在中央黨校講話中強調,“是科學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什么是科學,如果不明了馬克思、恩格斯究竟說了些什么,不了解科學基本的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的統一也就無從談起。恩格斯這部《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小冊子,雖然寫于19世紀80年代,但由于它深深地根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沃土上,深刻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系統闡釋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揭示了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又科學指明了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建設和共產主義的歷史使命,至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因此,它仍然是我們了解科學理論邏輯的權威教材和最好的“入門”。
其次,重讀《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可為我們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恩格斯的這個著作,牢牢構建在唯物史觀哲學基礎之上,探討了使無產階級認識到自己的行動的條件和性質的理論;提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觀點;主張“為了使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所有這些,對我們深入理解并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開放要“堅持黨的領導”“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等重大戰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同時,今天我們重讀這篇光輝著作,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發展規律,認清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和不可調和的固有矛盾,進一步增強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當代的資本主義和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歷程,甚至出現了蘇聯亡黨亡國的悲劇。這些變化,是當時恩格斯不可能預見到的,因此在其學說中也不可能體現出來。但我們應當認識到,科學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其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只要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只要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科學就具有不容抹煞的現實性和重大指導意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開辟的新局面,并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最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終堅持“是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堅持“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完善和發展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并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所有這些,無不閃耀著科學理論的光芒,對于進一步凝聚全黨的力量,不斷奪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作者: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黨校黨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