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優勢》讀后感
推薦內向的朋友,或者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內向的朋友看。也許會有收獲。
書是戰隼的微信公眾賬號推薦的,立刻找來看,幾乎一氣呵成地看完。覺得寫得很不錯,推薦給我認為典型內向性格的劉兄。劉兄看了以后大呼寫得太到位,贊“這是我近期看的最有價值的一本書”。他說“這本書讓我少了很多糾結,我想對自己今后的行為方式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作者說,外向和內向的人的比例是3:1,所以這是個外向人占主導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里,內向的人該如何更好地生活?這就是本書要解決的問題。作者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的人,在書中,她幾乎一直說“我們”如何如何。這種第一人稱的敘述,極大地拉進了和讀者的距離,讀起來非常真實。偶爾有些描述和我吻合的,我也覺得分外親切,直擊內心。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將作者提及的各種內向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以及身邊的人。經常有驚艷的感覺:說的太準了!不過次數多了,我也警覺起來。發現作者描述內向者特質的方式很像是星象學家在描述星座的特點,很容易對號入座,但深究起來又會發現這種描述是模糊的、沒有指向性的。到底是心靈雞湯還是客觀描述?讀完以后,我想我還是傾向于后者。
作者認為,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最大的差別有四點:精力的來源、精力的恢復、對刺激的反應,以及他們對知識和經驗的接近方式。
性格內向的人,從他們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對外界的刺激比較敏感,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從外部世界吸收信息,如果他們不減少來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他們內在的思想、情感和印象就永遠也不能上升到外部;在積累知識和經驗時,喜歡進行窄一點、深入。性格外向的人的精力的來源是外部世界——如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因多種多樣的刺激而獲得這樣那樣的成功;性格外向的人通過講話進行思考,他們需要另外的人聽著他們講話,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們可能不需要對方的回答;在積累知識和經驗時,一般會將網撒得很開……性格內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有較多的血液流向大腦。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其血液流動的通路是不同的。
而其中,最為顯著的差別是精力的恢復。不管在人前表現得怎樣,恢復精力的基本方法表明了誰性格內向而誰性格外向。比如,辛苦工作一天,你是愿意和朋友一起去吃個飯唱個歌,還是獨自回家洗個熱水澡,安安靜靜看看書聽聽音樂上上網睡一大覺呢?如果選擇前者,你基本就是外向型;如果選擇后者,那你多半是內向的人了。
——對這點判斷我是存疑的。忙了一天累得像條狗,大部分人應該都想回家躺在沙發上不動彈吧?雖然不排除有精力旺盛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夜生活也豐富多彩的人,但就我觀察這樣的人并不多。而且,這里面更大的差異不是內向還是外向,而是身體素質和體力吧!這個問題我跟劉兄探討了,他倒是頗為認同作者,大致的邏輯是:外向的人精力更旺盛一些,內向的人更容易疲憊一些。照這么推理的話,對體力要求比較高的工作,比如運動員,是不是不適合內向的人呢?好像也不是這樣。也許我需要更多內向的朋友現身說法。
最有趣的是書的第三章,作者指出,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多巴胺的伙伴,腎上腺素,它從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中釋放出來,使大腦中具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性格外向的人越活躍,就會越快樂。另外一方面,性格內向的人對多巴胺卻是高度的敏感。太多的多巴胺使他們感到刺激太多。性格內向的人,在他們較占優勢的神經傳導通路上使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乙酰膽堿是使我們的記憶機器性能良好的潤滑油。當它用干后,機器就會變得不靈活。性格內向的人需要一個多巴胺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乙酰膽堿處于較好的水平的有限的范圍,以使他們感到平靜,以及沒有壓抑和焦慮。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很舒適,但卻太小的區域。總之,性格外向的人與多巴胺/腎上腺素、精力消耗、交感神經系統相聯系,性格內向的人與乙酰膽堿、精力儲備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相聯系。乙酰膽堿可以增加注意力、記憶力和幸福感,使用乙酰膽堿的神經傳導通路支配著性格內向的人。看起來非常有科學感。
我上網搜索了多巴胺、腎上腺素、乙酰膽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等關鍵詞。簡單地說“多巴胺、腎上腺素、乙酰膽堿”都是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當我們積極做某事時,腦中會非常活絡的分泌出大量多巴胺荷爾蒙。它是一種使人類引起欲望的荷爾蒙,但多巴胺分泌過量會過度消耗體力和熱量,導致早死。】;當人經歷某些刺激(例如興奮,恐懼,緊張等),分泌出腎上腺素,能讓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氣),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瞳孔放大,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反應更加快速。乙酰膽堿在腦健康方面扮演一個核心角色,不同神經功能都需要乙酰膽堿,但它對大腦的某些部分尤其重要。(WWW.FWSIR.COM)例如,涉及記憶,學習和情緒等方面的大腦部分都需要使用乙酰膽堿。此外,選擇,思考到集中注意力等腦功能也需要它。交感神經的功能可被概括為“Fight or Flight”(戰斗或逃走)。交感神經主要作用于平滑肌和腺細胞。交感神經興奮會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心臟收縮能力增強、瞳孔散大和新陳代謝率上升等。副交感神經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縮小,心跳減慢,皮膚和內臟血管舒張,小支氣管收縮,胃腸蠕動加強,括約肌松弛,唾液和淚液分泌增多,男性生殖器的勃起等。客觀來說,多巴胺、腎上腺素、乙酰膽堿各有各的功能;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也共同支配大部分的器官受到兩者的,大部分情況下,兩者相互拮抗(例外:唾液分泌),因而可以實現對該器官的精細調節,實現內環境的穩態。為什么說“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多巴胺的伙伴,腎上腺素”而“性格內向的人對多巴胺卻是高度的敏感”?這種需求和敏感性是天生的嘛?是人體組織結構造成的嘛?那人的內向和外向就是天生的了?內向還是外向不是性格的不同,而是人腦組織結構(對外界的刺激反應)的不同?另外,這種大腦的應激性的不同,是怎么產生的呢?天生的么?跟遺傳有關系么?還有,這種應激性是否可以改變呢?如果不可以改變,那么是不是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就是不可改變的?如果可以改變,怎么才能改變呢?說實話,這部分沒讀懂。
之所以找這本書來看,還是因為母親的角色。我自己是個外向的人,孩子他爸內向。孩子給我的感覺應該是內向的,但我又不是很肯定。本來想借這本書來判斷一下的,似乎還是無法下結論。作者在書中說,如果性格內向的人在一個其他家庭成員的性格都很外向的家庭情境中長大,或是在父母雖然性格內向但感到不應該內向的家庭情境中長大,孩子們就會體驗到要作為一個“性格外向、好交際的人”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作為一個比較外向活躍的媽,我不想給孩子這樣的壓力。哪怕孩子的確是一個(很)內向的人,我也不希望強迫他改變什么。書中,作者給出了培養內向孩子的一些方法,我覺得都是值得嘗試的。包括:要求您的孩子注意一下,完整的觀點、解決辦法和印象是在什么時候變得清晰起來的;很重要的是要幫助您的孩子,對他們大腦的工作方式有足夠的認識;讓孩子尋找可以與他們談話的知識豐富的人;當您的性格內向的孩子還在小的時候,就要開始與他們談論:他們的身體和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對之加以管理。為了思考、感覺和行動,我們的身體需要能量。
雖然我覺得自己整體上是偏外向型的人(其實我們身邊很少絕對內向或絕對外向的人,一般都是“偏內向”或“偏外向”),但作者提出的一些精力管理的建議,對我也是頗為適用的。比如,要避免精疲力竭。如果您感到焦躁不安,學習一些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比如,要保持精力充沛,重要的是要知道您自己的高潮和低潮——什么時候您工作最有效率,在各個項目上分配多少時間等。 比如悅納自己,小步子地做事,找到自己的節奏和精力分配的方式等。
在工作、夫妻生活等方面,作者也給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看起來也很可行。
作者說:最重要的是,做真實的自己。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幫助他做最好的自己——這些其實對每個人、對每個孩子都是適用的。
最后,作者寫了幾句話送給內向的人,我覺得很好,摘錄在這里。
享受生活,
適當休息。
欣賞您的內心世界。
做一個真實可信的人,珍視您的好奇心。
享受心境的和諧。
享受獨處。
對生活充滿感激。
做您自己。
記著,讓您的光芒灑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