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
其實一天的時間可以過得飛快,手捧一本書,靜靜地坐著閱讀就可以。
今天我讀完了《呼蘭河傳》,盡是寂寞和冰涼,除了祖父和“我”之間有點溫情外,我感受到的盡是悲涼和凄愴。呼蘭河人的生活竟是那般:無知迷信的人、憨厚老實的人、無聊的看客們……還有被折磨致死的團圓媳婦,未出嫁就死去的翠姨,馮歪嘴子早逝的女人,難產死去的女人……不斷地死人,并且是女人。有種窒息般的壓抑感,泛著徹骨的寒意。我有點看不下去了。
文中有描寫春的句子,有寫年輕的姑娘們打扮的場景,但絲毫讓人感受不到一點春之活力和青春的朝氣,仿佛悲慘和苦難是既定的命運,受欺凌遭暴打是慣常的事情,死去也不過是伴隨點哭聲,打著白幡,埋在荒山,在世間留下一個長著枯草的墳墓罷了,或者說是小土丘也行。活著就是活著,不管是以什么姿態(tài)活著,死去就是死去,沒人在意,生與死就是這般尋常。越是這樣,越是沒人反抗,也不可能去抗爭,只有掙扎著死去,要么就屈辱地活著。所謂人性、愛、溫暖幾乎在這部作品里是絕跡的。
我想起了去年讀的《家》《春》《秋》,那是家族中不同命運的個體演繹的故事,《呼蘭河傳》是一個地區(qū)的人們演繹的故事,然而又都折射了更廣闊的地區(qū)的更多人們類似的故事。基調同樣悲涼,但前者有抗爭,有不屈的靈魂向舊社會和舊制度作挑戰(zhàn),(www.qiantimeigw.com)能讓人看到光明和希望,感受到還有一顆顆火熱的心在跳動。后者沒有,讓人感受到了太多的冰涼、絕望、灰暗和死寂,仿佛不能自由地呼吸
篇幅《生死場》及之后個別篇章,格調變了,人們是被逼迫,被壓迫得不能好好活著。日本人、地主們,泯滅人性的行徑逼得人們活不下去,逼得人們會認為早死晚死都一樣,逼得人們去自殺、瘋掉。于是,社會變得慘淡至極,看不到希望的光景,活不下去只有死,這是唯一的解脫,也是對命運無望和悲痛后的抉擇。
2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