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誰著史讀后感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引領者,也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包括西方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在內的十八世紀歐洲主流經濟學家都曾認為:中國代表著一條自然、健康的經濟發展和國民財富積累道路,這條道路可以通過分工的擴大、市場的發展、貿易的增加,推動形成一個健康、自然形態的世界經濟體系。
但近代百余年來,中國經濟卻落后于西方國家。韓毓海先生的《五百年來誰著史》一書使我對中國與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與互動有了初步了解。作者“以中國為本位”觀察和描述了近500年來世界歷史的變遷,他沒有進行簡單的史實堆砌與觀點呈列,而是分為“漫長的16世紀”和“漫長的19世紀”兩個階段加以解讀,緊緊抓住“國家能力”這一點,從社會組織、財政金融兩個層面對中西方500年間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尤其是國家能力的形成加以比較、分析、思考。作者認為,“近代歐美文明之所以興盛的核心原因是,軍事強權與金融強權基礎上逐步形成的經濟霸權以至于文明霸權”。
“在中華文明中,究竟是做一個‘大人’還是‘小人’,(www.qiantimeigw.com)并不是由權勢、地位和財富來決定的,更不是由性別和族裔來決定,而是由胸懷、擔當和視野來決定”,有目共睹,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迅速成為了一個經濟強國,世界大勢,浩浩蕩蕩,無論有多少險阻,人類始終在前進。回眸歷史,橫看東西,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的是真正的大國崛起,而非一時表象的“大國乍起”。百姓安居樂業,人民生活幸福,才有底氣說崛起,才有底氣談復興,而當今的中國正在一條健康的道路上,實現著可持續發展,并得到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