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細節讀書筆記
前些天讀了劉瑜的《民主的細節》,心里有些話想說一下。“民主”一詞對很多人來說一直是一很動聽的褒義詞,民主的崛起是勢不可擋的歷史必然趨勢。但也會有人說,權利集中可以提高效率,沒有那么多反面的聲音和不同團體之間的牽制反而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比如大躍進時期的“大煉鋼”,那“效率”另人瞠目結舌。然而從長遠來看,這種“高效”的結果是生產出了無數破銅爛鐵,直接導致了資源的低效利用從而導致了至少20年低效的農業生產。這些非理性的決策帶來了嚴重的人力財力和資源的浪費,同時破壞了民眾和政府之間的信任。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當權者都是非理性的,也不是所有民眾都是理性的,但是民主的意義就在于:通過不同思想觀念的碰撞,使理性有更多機會找到出口。
但是我想說,民主不是萬能的。民主不等于富裕。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這跟民主并沒有絕對的因果關系。美國為什么富裕?一是原始資本積累,二是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三是美元本位制度和發達的金融和國際貿易市場,四是無可匹敵的軍事政治影響力為其財富保駕護航。當然這只能解釋美國的資本家為什么這么富,而讓普通美國人同時得益的,靠的是其完善的工會和社會福利制度。完善的民主制度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絕不能說,有民主就一定能走向富裕。所以如果把我國有些地區的貧困和落后歸咎于現行的民主制度,這是不科學的。
民主也不等于自由。但如果把自由理解成為所欲為,那么美國是遠不如中國“自由”的。你既不能“自由地”打自家孩子、罵網友腦殘,更不能“自由地”叫別人“黑鬼”、罵同性戀變態。事實上,美國是個比中國更加繁文縟節的社會。因此,有了民主就能獲得富裕自由的想法純屬幻想,幻想天上掉餡餅。餡餅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那么,民主有什么用呢?劉瑜眼中,美式民主的精髓,不是自由,也不是簡單的少數服從多數,而是使政府和社會能夠”幫助人們幫助他們自己使錯誤決策得到糾錯,阻擊可能中的腐敗和強權,維護平等,以及保護弱者。這樣的民主,不能使人富裕,(www.qiantimeigw.com)卻能保障你的努力有合理的收益;不能使人為所欲為,卻能使你每個人獲得平等和最大限度的自由。
不過總的來說,西方民主確有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但是欣賞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國政治的偉大之處并不在于它的歷史多么的清白無辜,而在于作為一個“制衡機制”,它具有相當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從而能夠避免出現不可挽回的錯誤。
最后,我想說,民主之路是一條既長又艱辛又難以抉擇的道路,值得我們思考卻切忌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