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斷舍離》有感
曾經通過意象對話的覺察、體驗,領悟到現實空間的清理對于調節內在心靈的效果,也在對來訪者的工作中引導其通過感受與物品的關系而啟動了他主動整理、歸納、調節的意愿,并且因此而看到他在現實關系的互動發生了驚人的轉變--當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名《斷舍離》時,心中不由一陣悸動,斬“斷“不必要的物品的流入,“舍”去形同廢物的物品,“離”開對物品中的執著與依賴,讓“看得見的世界”與“看不見的世界”變得有序、和諧。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是懷著消遣和印證的心態,沒想持卷若珍,感悟頗深。它不是簡單的收納整理之術,而是引導人去面對與物的關系,覺察內心,回歸感受力,直面困境,激發選擇的動力與智慧。書的內容本來就讓人感覺到清晰、透徹和溫暖,可見這個“斷、舍、離”的修煉不是取利獲益的術,而是真正在作者自己的身上,顯現出了修煉的效果。如果用意象來描述我透過這本書看到的作者的內心,那一定是窗明幾凈,清爽透亮,沒有繁復多余,但并不單調匱乏,整體格局上透著美與細致。
“斷舍離”是一種尊重,不是簡單的舍棄與選擇,而是將物歸于其適當的地方,物盡其用。它所營造出一種“余裕”,是一種視覺感觀的舒適,更是內心具有彈性的需要,也為內在的美與自在騰出了必要的空間。“斷舍離”更是讓我去審視我們因物品的困擾而消耗的時間和能量,(www.qiantimeigw.com)通過主動的清理,而非被動的接受,對自己承當起必要的責任,把注意力不要只放在缺失的地方,而是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斷舍離”更是相信和接納的態度,把內心開放給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一邊看書,我一邊也在對照自己對物品的態度,腦海里閃過那些堆砌經年、閑置許久卻總是不被處理的物品,也想起了好多從來不用但卻一直被認為是“不能棄”“不舍棄”“不敢棄”“不愿棄”的東西,看來是時候要“斷舍離”了,好好去體會與這些物品的關系,審視與它們曾經或正在發生的鏈接,選擇用一種適當地態度對待它們------我想我的此舉,不是因為書的立場所激發起的一種暫時沖動,而是內在的聲音告訴我,我有清爽、和諧、舒適、自在、美好的需求,我有意愿把那些“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適”釋放出來,我需要看到自己面對當下的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