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臨近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應屆生在自己的檔案戶籍歸屬問題上很是疑惑,尤其是未落實就業單位、準備考研、參加國考、出國深造的這部分大學生,都不得不面對檔案和戶籍如何安置,才不會對自己以后就業產生影響的這類問題。
2002年,針對大學生畢業后短期內,因種種原因無法遷移檔案和戶籍的現象,國家教育部規定了,高校可以就未落實就業單位等情況的大學生免費保管二年的政策。
因此,很多大學生選擇了把檔案和戶籍留在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按照國家教育部的這項規定,畢業生需要與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簽訂檔案、戶籍留校協議,即可暫時由學校免費保管,在兩年的免費保管期內,如該生落實單位后,學校將發放《報到證》,該生持《報到證》及《戶口遷移證》將戶籍和檔案將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如在二年內沒有落實工作單位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同時學校將不發放《報到證》。
這種檔案管理方式對大學生非常有利,在校保管期間,就業指導中心會為大學生們提供就業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等與落實就業單位有關的服務,而且不收取額外費用,學生自由度較大,安全性高,同時二年內還可以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參加公務員考試,以及參加考研等選擇。
這樣的方式雖然延長了大學生的擇業期,但這期間該生仍舊是學籍檔案,而不是人事檔案,與學校也無人事隸屬關系,無法出示有關該生的任何人事關系的證明,更不能在一年之內辦理轉正定級,工齡會晚一年至二年,評職稱會無資格等。這也是此種檔案和戶籍安置方式唯一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