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保險法司法解釋三最新解讀

思而思學網

最高人民法院26日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指定受益人后,還可以變更受益人,該司法解釋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該司法解釋共26條,從六個方面對保險法中保險合同章人身保險部分的爭議進行了解釋。一是明確人身保險利益主動審查原則,防范道德風險。二是細化死亡險的相關規定,鼓勵保險交易。三是明確體檢與如實告知義務的規定,維護誠實信用。四是明確保險合同恢復效力的條件,維持合同效力。五是規范受益人的指定與變更,保護受益人的受益權。六是規范醫療保險格式條款,維持對價平衡。

保險法新司法解釋出臺 沒告知有病不再是擋箭牌

11月26日上午10時,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有關情況。《解釋三》在人身保險利益主動審查原則、細化死亡險的相關規定 、體檢與如實告知義務的規定 、保險合同恢復效力、受益權、醫療保險格式六個易產生爭議的方面進行了解釋。

防范道德風險

據了解,《保險法》自1995年頒布實施以來,先后經歷三次修訂,其中2009年對《保險法》保險合同章做了較大改動,推動了保險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但受制于各方面原因,《保險法》中保險合同章所占的比重輕,相關規定較為原則,未能滿足保險市場發展和保險審判實踐的需要。這也是這次進行保險法解釋的初衷,并且本次修訂主要針對人身險方面有爭議的地方進行解釋。

有的保險公司在承保時未主動審查死亡險的訂立是否符合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必須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合同,需要經過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但在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公司卻以保險合同違反以上規定為由主張保險合同無效并拒賠。

記者通過查閱保險法解釋三了解到,這次保險法解釋里就提出了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審理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時,主動審查符合上述規定,防范道德風險的意識,以更好地保護被保險人。

明確體檢與如實告知義務規定

“人身保險公司在承保特定險種時會安排被保險人進行體檢,以更好地控制風險。被保險人根據保險公司的安排進行體檢后,投保人是否仍需要如實告知,成為了許多人身保險理賠時,最具爭議的一點。實際由于因體檢問題出現的保險拒賠很常見。有些保險代理人單純為了提高業績,沒有核實投保人身體健康情況就急于上保險。也有投保人故意隱瞞病情,抱著僥幸心理,但是在理賠時,遇到拒保的情況。”青島泰康人壽產品培訓師蔣先生表示。

隨著保險業的繁榮發展,保險糾紛案件數量呈連續增長態勢。司法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一審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數為41752件,2015年前10個月的案件數即為91555件。在糾紛的焦點問題就是因為違反誠信原則造成的糾紛。

“通過這次保險法解釋的出臺明確了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根據保險人要求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體檢,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不能免除,鼓勵最大誠信;保險人知道被保險人的體檢結果仍同意訂立保險合同,構成棄權,不得再以投保人未就相關情況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為由要求解除合同,否則有違誠信。明確了體檢如實告知的義務,出現糾紛時,就能明確了是誰的責任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蔣先生表示。

續交保險費不影響保險效力

這次保險法解釋還有其他幾個亮點。《解釋三》規定,投保人提出恢復效力申請并同意補交保險費的,保險人原則上應予恢復效力,除非被保險人的危險程度在中止期間顯著增加。明確保險合同恢復效力的條件,維持合同效力。

其次,《解釋三》借鑒國外相關做法,規定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變更受益人,自變更受益人的意思表示作出時就生效。同時,為了保護保險人的合理信賴,變更受益人沒有通知保險人的,出現了糾紛視作合同無效。規范受益人的指定與變更,保護受益人的受益權。

《解釋三》規定同時規定,被保險人未在保險合同約定的醫療服務機構接受治療的,保險人可以拒絕給付保險金,但被保險人因情況緊急必須立即就醫的除外。

“通過這次法律解釋,使得日常容易產生糾紛的點,明確了保險雙方的義務和劃歸了責任,對解決這糾紛時,提供了法律依據。有時,在理賠時,投保人覺得保險公司有霸王條款,保險公司確認為投保人有騙險嫌疑。規定模糊不清造成了對保險行業的信譽有一定的影響,通過這次法律解釋,可以有效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蔣先生表示。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