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高級工和初級職稱工資有什么差別
首先,事業單位是政府落實某些職能而派出的“衍生物”,過去曾和政府的行政機關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這種關系所顯示出來的弊端,越來越阻礙著上層建筑的發展。隨著機構改革的逐漸徹底。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將逐漸脫離關系。
其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依據某種屬性來分類,可分為: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
專業技術人員有職稱的,其大小由專業技術等級來界定,比如員級、初級、中級和高級職稱等。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取得職稱資格的,我們管這類人叫職員或行員。職員分六級,如果不太懂,可打個比方,比如其中六級職員相當公務員中的辦事員,五級職員相當于科員,如此可類推。行員分七級,七級行員最低。屬這種員的同志,我勸他們要多多加強業務知識學習,以便可通過考試,早日取得技術職稱,這對你們有大大的好處。
事業單位的工人,分為普通工人和技術工人。其中,技術工人的技術職務可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共五種。普工,我們把他們分成一至十六種等級的,當然,十六級最高。
是普工的,要盡量向技工靠攏,這也是要通過考試和考核來轉變的。
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何為工人,何為專業技術人員?打個比方你就知道了:這好比過去是干部身份的,即為技術人員,過去的工人身份的即為工人了。有一點要注意,沒有技術職稱的,不一定就是工人,反之也成立。
最后,談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問題。
第一,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人事部財政部關于工作人員工資實施方案的文件所包括的對象為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有人說,公務員加工資了,這也就意味著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同時加工資了,機關和事業加工資一定是同步的。只有公務員加工資,他們(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想不到加,這是完全錯誤的。
第二,事業單位的技術人員的工資,實行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工資制。不同的行業,技術職稱的名稱叫法不一。但每種職稱的等級和檔次完全類似。具體可參閱國辦發[2001]70號文件。
第三、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沒有職稱的職員或行員實行職(行)員等級工資標準,他們與有職稱的相比,同比工資要低。
第三、事業單位的工人實行技術工人技術等級工資標準或普通工人等級工資標準。
另外說明一點,公務員工資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誰高誰低的問題。
這涉及到政府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工資關系問題。
第一、機關單位的普通工人(屬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的普通工人的工資同比完全一樣。
第二、機關單位的技術工人(屬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的技術工人的工資同比要低。
第三,機關單位的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有技術職稱)的工資同比要低。
第四,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沒有職稱的,其工資不可同機關單位的公務員同比。
第五,以上能相比的依據是:“干部比干部。工人比工人”
總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平均同比公務員工資要高
以上信息僅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