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略謀劃是管理創新靈魂
戰略謀劃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戰略管理關乎企業的發展方向。思想觀念的陳舊和落后是企業管理創新的最大障礙。許多企業領導還沒有形成現代企業管理的意識,沒有認識到現代管理模式對企業效益的巨大作用。企業領導要切實認識到管理創新在當前經濟競爭形勢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科學管理—興國之道”的思想。
今后企業的競爭主要是圍繞培育和形成核心競爭力來展開。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知識經濟興起所帶來的外部環境深刻而巨大的變化,企業管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戰略創新方面下功夫。企業戰略創新首先是指企業戰略的制訂和實施要著眼于全球競爭。今后企業的競爭態勢將是國內競爭國際化和國際競爭國內化,因此,任何企業的戰略都必須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業戰略的制訂和實施要在捕捉外部環境機遇的基礎上更多地立足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核心競爭力也叫核心專長,就是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優勢資源。培育和形成核心競爭力必須適應企業外部的環境因素,如顧客價值,競爭者和替代品的變化。
二、管理創新的多重性人才是關鍵
創新經濟學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企業家是最具有創新能力和影響力的人,他們不墨守陳規,不遵循循環流轉的軌道,卻常常創造性地改變這種軌道。目前企業管理創新效率不佳與企業家缺乏不無關系。因此,要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必須注重企業家隊伍建設,培育和造就一個主導管理創新前沿和領導市場競爭潮流的“企業家階層”。
1、在責、權、利一致的原則下,完善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一套科學、公正的考核、晉升體系,使經營者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掛鉤。
2、引進競爭機制,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使企業家這種生產要素,過市場機制合理配置。
3、建立企業家人才交流市場、資格認定系統、繼續教育培訓機制等,以促進我國企業經營者職業化。
4、調整組織結構的目標,通過破除傳統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層的結構,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機構,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種緊縮的橫向組織,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
5、通過建立臨時性組織來擺脫原有組織形式束縛,實現靈活性與多樣性的統一,以增強企業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能力。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知識量的僅僅是獲得知識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它高度重視建立職業化的企業家隊伍后,使企業管理成為企業家們衷心共有的目標、價值觀和經營使命。
三、控制好成本是管理創新的關鍵
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目標,市場價格企業不能左右,控制成本的主動權卻在企業自身。沒有一個成功的企業,是管不好成本的。相反,管不好成本的企業,沒有一個是成功的。講提高核心競爭力,人才、技術、設備固然重要,但關鍵的還是看你的成本,成本往往是沖定企業興衰的關鍵。
要多渠道、多方式控制成本。依據市場導向,建立“市場開發、生產運行、財務管理”“三位一體”動態成本控制體系,切實把成本、費用控制的責任和指標落實到單位、崗位、人頭,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降低成本、降低費用機制,不斷擴大降低成本的廣度和深度,實行“成本一票否決”制。
四、管理創新需要構建“文化”氛圍
企業要實現管理創新,需要靠文化滲透,需要建立一個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業文化。知識經濟的競爭,必須改變傳統的以物為本的企業文化,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立人本文化,首先要注重情感管理,即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通過塑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
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即重視培養人,提高員工的知識和技能素質;重視激勵人,運用物質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激發人的積性和創造性;重視使用人,給員工提供發展的機會和創新的舞臺,使個人的才華能夠得到充分施展。
為此,要培育企業強烈而持久的創新價值觀,形成強烈的創新認同感;構建企業管理創新的軟環境,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設計創新文化禮儀以及創新文化網絡,宣傳創新的價值觀念并以此感染員工。
五、思路與制度創新促進管理創新
企業曾推廣和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管理方式、方法,其中不少仍然需要我們堅持。但目前管理的內涵和實質發生了變化,必須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1、轉變觀念是前提;從靠工作量、增加投資來完成生產任務,切實轉變到以效益為中心,以效益求發展上來;在資金籌措上,從眼睛向上轉變到多渠道、多方式籌措;在資產管理上,從強調帳面資產管理轉到實物資產管理上來,“座失”和“流失”同樣可怕。
2、集中財權是重要手段;集中財權才能使企業資金不出現紊亂和失控現象,使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要實行資金統一管理,做到收入進 “一個門”,支出走“一個口”,審批要“一支筆”,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控制資金外流,確保收入及時回收,使生產經營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3、加強資產管理是重要途徑;一是對固定資產實行有償使用,對閑置不用、利用率低、淘汰報廢的設備進行調劑,或者按程序進行拍賣、租賃,盤活存量資產。二是建立資產經營責任制,確保資產保值增值。三是嚴格控制購置新的資產,不斷優化資產結構,不斷提高資產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