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企業怪相,開始在中國大、中、小企業蔓延:
官僚氣,牛哄哄,不稱職蔓延;日子富了,團隊沒有激情了,職業精神沒了,失去目標了;概念盛行,說了就等于做了,強調了就等于落實了;開會沒有交鋒了,彼此相敬如賓,一團和氣;決策過程拉長了,每個人都有固定的思維定式,每個人都固守著自己的“底線”,惟獨看不見做事的“底線”,很難形成共識……
有一種傾向把此類問題歸結為社會環境和風氣。這種推諉或認同毫無價值。這是一種逃避!抱怨延緩了這個問題的解決。這是個企業自身的問題。
已知的東西過于強大,會窒息人自由的思維,難以看見實相。惟有設身處地以企業人的身份覺知企業中的問題,如其所是地透視企業家所遇到的誘惑、機遇和挑戰,才有可能得出有價值的判斷和認知。
企業家從零開始奮斗的時候,他們有目標、有主張、有信念,而且他們大多數是業務或技術專家——不是專家就沒有辦法把企業凝聚在一起?墒钱斊髽I規模上來以后,專業成了他們的奢望,他們的時間開始被“更重要的事情”占據了。他們意識到要有所轉變,意識到不能再延續以前的行為方式了,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以致不得不屈從于慣性的支配。
成功前的準備功課
成功帶來了財富和權力,卻同時也把他們推向了陌生的、煩人的、無意義的“形式虛耗”,比如:宴會、論壇、采訪、評比等等。企業成功后,有些人被閃光燈簇擁著,漸漸向著明星化的方向發展了。殊不知,在閃光燈的閃爍中,他已經淪為沒有根的浮萍,脫離了自己的專業,跌進了“成功的陷阱”。企業家身份狀態的變化,影響的不只是個人的肚腩,影響最為直接的是公司員工的生命狀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公司氛圍或場域。
即便企業家還是先前的生命狀態,他的身影還是勤勤懇懇在一線上奔忙,但是隨著公司的變大,他是否有意識地調整了自己公司的股權和激勵?是不是把企業的發展跟每個人的發展結合在了一起?是不是把企業夢想與員工個人夢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企業創業階段,個人夢想和欲望是開創事業的根本動力。當企業有了大的發展,當公司開始從為錢掙扎已經到了很大的積累時,企業家有沒有捕捉到員工的眼神?有沒有以心比心地去思考一下企業的發展給他們帶來了什么?是否該有相應體制和機制上的變化?
任正非還在公司很小的時候,就想到了內部股份制,讓大多數人持有股份;胖東來超市,在經歷幾個起伏后,就開始讓員工薪水比同行業高2-3倍。這都是在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的軌道上。
在體制、機制和文化上有了突變,還需要根據人性以及性格類型,建立行之有效的啟發性文化。如果這個層面沒有解決,那么員工照樣可以在受外界不測事件的影響下,而對工作產生懈怠情緒。
美國少校工程師愛德華•墨菲發現,人們傾向于不勝任。如果事情有一種可能會搞糟,就一定會有人出來把它搞糟。鬼使神差,最不想出現的結果必定會出現。教育工作者勞倫斯•彼德發現,一個人在一個組織中,總會達到他晉升的天花板,這個極限就是不勝任。員工并不是懶惰,而是能力達到了邊界。
做企業就必須對這些心理問題有辦法!
《員工為何心不在工作上了》相關文章:
1.讓員工自己明白他是為了誰而工作
2.讓員工超負荷工作 得不償失
3.解決員工懶散問題的“良方”
4.為什么員工越來越不信任領導
5.80后員工為什么不幸福
6.如何判斷員工的穩定性
7.怎樣讓“隱形員工”現形
8.解決員工消極怠工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