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來小學作文1
為了慶祝元旦,我們學校舉行了游園活動。校園里洋溢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
活動的項目豐富多彩,趣味盎然,有“送小球回家、摸彩球、猜迷語、擲飛鏢。我最喜歡的就要數咱班的活動“套圈”了。活動剛開始,教室里就熱鬧非凡,同學們把教室圍得水泄不通,隊列排得就像一條長龍。游戲正式開始了!只見有的同學擺好標準的弓步,身體拼命地向前傾,投出的圈直奔終級大獎。有的同學連套了幾次,還是一無所獲。還有的同學像狙擊手似的,虛著眼睛,瞄準目標,猛地一套,獎品就輕而易舉地到手了。我越看越想玩兒,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獎品接二連三地被套走了,巴黎鐵塔、海綿寶寶,都有了自己的小主人。現在,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挑戰終級大獎。那名同學摩拳擦掌,深深地吸了口氣,滿懷信心地拿起圈套起來。一連幾次,圈都像一個調皮的小孩似的,四處亂竄,落在了終極大獎的附近。他不甘心,一次又一次地套著。正當所有同學都絕望時,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那圈竟準確無誤地套中了終級大獎,手機歸他莫屬了!全班同學都傻了眼,這結果仿佛令人難以置信。
頓時,教室里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有的同學欣喜若狂地歡呼道:“噢!這同學太幸運了!”而有的卻嘟著嘴,心里似乎暗暗想到:哼,你搶走了我的手機沒關系,還有游戲機等著我呢!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終于到我套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我踮起腳尖兒,像扔飛碟似的一套,哈哈!我獲得了第一件戰利品——“萬花筒”,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
歡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游園活動圓滿結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元旦的由來小學作文2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為法定節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采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做“元旦”。
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于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于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元旦的由來小學作文3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
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元旦的由來小學作文4
今天放假了,是因為明天就是元旦。元旦的來歷是什么呢?下午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由我來告訴大家吧: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元旦在古時候稱為元日,據說“元旦”最初的稱呼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顓頊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而后來的夏、商、周、秦、漢各個朝代對元旦的規定各不相同。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哦!原來每個節日都有來歷,以后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了解節日的來歷。
元旦的由來小學作文5
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為一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
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后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
(1).2022年幼兒園元旦晚會節目主持人串詞(三篇)
(2).元旦晚會舞蹈節目串詞大全通用(精選五篇)
(3).小學生慶元旦晚會節目串詞大全(精選兩篇)
(4).幼兒園小班元旦親子游戲活動方案(精選四篇)
(5).元旦猜燈謎活動內容簡述 元旦猜燈謎大全及答案簡單
(6).公司元旦放假通知范文大全簡短(二篇)
(7).幼兒園大班元旦大型活動策劃方案(三篇)
(8).小學班級元旦美食節活動策劃方案范文(三篇)
(9).2021年幼兒園小班元旦游園活動方案范文(五篇)
(10).元旦文藝晚會主持詞開場白和結束語(五篇)
現在,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等的不同,過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樣,如,陰歷的祖先埃及歷,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則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這也使世界更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也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
辛亥革命后,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公歷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