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青島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實施意見

思而思學網

 青島農村養老保險有哪些政策?有哪些內容值得我們關注的呢?大家對此是否有所了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

各區(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和省政府《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09]13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意見。

一、基本原則和任務目標

(一)基本原則

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堅持保障水平與全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機制;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堅持政府主導和城鄉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城鄉居民普遍參保。

(二)任務目標

2010年在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和已納入國家新農保試點的城陽區、即墨市先行推開,其他區(市)將按照國家新農保試點步驟推開。

二、參保范圍

本市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三、基金籌集

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保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標準分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區(市)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繳費方式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另行制定。市政府依據國家、省規定或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所屬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成員繳費給予補助,具體補助標準由集體經濟組織民主確定。集體補助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

1.基礎養老金。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確定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加發1%的基礎養老金;A養老金由市、區(市)政府負擔,其中已納入國家新農保試點的區(市),按國家規定享受中央財政補助,中央財政補助后剩余部分由市、區(市)政府負擔。有條件的區(市)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部分的資金由各區(市)政府負擔。

2.繳費補貼。市、區(市)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繳費即補。各區(市)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準和辦法由區(市)政府確定。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市、區(市)政府按個人繳費標準第五檔代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

四、建立個人賬戶

政府為每個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資助,市、區(市)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政府繳費補貼部分在個人賬戶中要單獨記錄。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五、 養老金待遇確定

(一)養老金待遇。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基礎養老金按照不低于國家和省規定標準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資金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二)享受養老金待遇條件。

1.年滿60周歲、按規定繳費、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具有本市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2.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具有本市戶籍的老年人,可自愿補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也可不用繳費,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凡不繳費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46~59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應不少于實際年齡到60周歲的剩余年數,允許達到60周歲時補繳,但補繳后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

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45周歲(含)以下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15年。

(三)待遇調整。根據國家、省規定和我市經濟發展情況,適時調整養老金計發標準和基礎養老金標準。具體調整方案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提出,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六、基金管理和監督

(一)基金管理。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單獨記賬、核算,按國家有關規定保值增值;饘嵭惺屑壗y籌。

財政部門要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編制政府補貼資金預算,確保對參保人補貼及時到位和基礎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二)基金監督。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基金監管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居民養老保險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業務流程,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籌集、上解、預算、劃撥、發放進行實時監控和定期檢查,定期披露基金籌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財政、監察、審計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杜絕擠占挪用,確保基金安全。各區(市)要每年在村(居)對參保繳費情況和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

七、制度銜接

開展居民養老保險,要妥善處理好與“老農!敝贫群臀沂械胤叫罗r保制度以及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

(一)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后,已參加“老農!薄⒛隄M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可直接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已參加“老農!、60周歲以下且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可繼續領取原待遇,達到60周歲時直接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也可停止領取原待遇,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繳費和計發待遇,個人賬戶合并。已參加“老農!边未達到領取年齡的人員,應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繳費和計發待遇,個人賬戶合并。

(二)居民養老保險與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按照國家、省規定執行。

(三)居民養老保險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八、經辦能力建設

居民養老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區市管理、分級經辦。全市實行統一制度和政策、統一信息系統平臺和相關業務流程、統一編制和實施預算、統一待遇調整、統一基金管理。

(一)加強經辦服務能力建設。要建立市、區(市)、街道(鎮)、村(居)四級經辦網絡,健全市、區(市)兩級工作機構,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增加人員編制。街道(鎮)和村(居)要有專人負責居民社會保險工作。要充分運用現代管理和服務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將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從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中開支。

(二)強化規章制度建設。要按照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總體要求,制定和完善居民養老保險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業務流程,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基金稽核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參保公示和查詢制度,建立和完善參保人檔案管理制度。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要加大投入,建立與國家、省統一的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實行全市聯網。積極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九、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各級財政、公安、殘聯等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區(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報青島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實施。

延伸閱讀:青島建檔立卡為農村貧困人口發放養老金3158.9萬

記者從青島市人社局獲悉,目前,全市5.08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協調財政資金幫扶農村貧困人口參保繳費補貼累計8154萬元,為農村貧困人口支付各類醫療保險待遇1.12億元,發放養老金3158.9萬元。

建檔立卡 貧困人口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市社保經辦部門走村入戶開展實地調查,對未參保貧困人口進行了精準識別精確統計,共梳理未參加養老保險人員信息4萬多條,未參加醫療保險人員信息5萬多條。落實好財政扶貧補助資金,自起按照每人每年100元標準全額補貼貧困人口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和2017年分別按照實際繳費檔次和最高繳費檔次全額補貼貧困人口參加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資金用于貧困人口社保繳費補貼累計支出8154萬元,符合條件的41094人參加了居民養老保險,60周歲及以上人員參保率達100%,50577人參加了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我市社會保險全面覆蓋了所有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真正實現了“應保盡保”。

多層次醫保體系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貧困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喪失勞動能力或罹患大病慢性病,無法通過就業實現脫貧,需要社會保障兜底。為此,我市建立了“基本醫保+大病醫保+補充醫!钡亩鄬哟吾t保體系,并與社會救助緊密銜接。這一體系既保基本又保大病,既保范圍內又保范圍外,提高了重特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減少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政府全額補貼參加居民醫保,可按照最高檔次享受包括住院、門診大病、門診統籌、大病保險、特藥特材保障、長期護理保險等醫保待遇。

在大病醫保方面,享受起付標準減半、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政策,大額補助起付線由1.8萬元降至0.9萬元,特病補助起付線僅為1500元,報銷比例達到了70%以上,年最高保障額度達到了60萬元。在補充醫保方面,對于重特大疾病患者使用醫保范圍外、臨床必需、療效確切的高值藥品耗材及其他服務項目進行精準保障,現已將40種特殊藥品耗材和精準診療項目納入補充醫保范圍,報銷比例達到了80%。

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醫保范圍外費用 “零起付線”報銷70%,年保障額度達到20萬元。我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2.38萬人享受基本醫保統籌待遇9775.9萬元;890人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971.6萬元;為4483名貧困人口支付統籌范圍外補充醫保待遇486.3萬元,其中享受補充醫保特藥特材保障125人,支付待遇163.4萬元,享受補充醫保大額保障4436人,支付待遇322.8萬元。

整合養老保障政策提升惠民實效

自起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養老保障,由財政按照每人每年100元標準兜底補貼,個人還可按照繳費檔次高低享受每人每年30元、60元、100元不等的政府代繳補貼。重點保障60周歲及以上老年貧困人口。貧困人口超過待遇領取年齡未能參保或斷保的可享受一次性補繳政策,即按照每人每年100元標準由財政給予一次性補貼。對重度殘疾人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給予政策性傾斜。由市區兩級財政按照每人每年500元代繳不超過15年的保費,并根據繳費年限按照每人每年60元標準享受政府代繳補貼。四是逐步提高居民基礎養老金。我市第三次提高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基礎養老金達到了每人每月150元,這一標準目前在全省最高,并將根據本市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各級社保部門切實做好參保登記繳費等經辦服務工作,通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設立經辦服務專窗、開辟綠色通道等方式為貧困人口參保提供便利條件,并確保達到領取待遇年齡人員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共為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發放養老金3158.9萬元。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