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觀念變革正在發生
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老人晚年更喜歡和子女住在一起,生活由子女來照顧,或者把保姆、護理人員“請進來”到家里。但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觀念正在悄悄地發生轉變,“走出去”到機構養老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正在發生轉變的還不僅是養老觀念,還有與之休戚相關的養老事業。如今,養老已經不再是一張床和一碗飯就能簡單解決的了,甚至是先進的設備和優美的環境亦尚不能滿足。“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已經意識到了‘養老’應該有更多方面的滿足,而非簡單的溫飽。”長期接觸和研究養老機構發展的廣州市社會福利服務協會秘書長鐘仕雄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一方面是老年人的需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先進國內外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養老不僅可以創新,而且應該創新,必須創新。”
養老床位猛增 入住率不足7成
雖說,傳統養老觀念正發生轉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國人的習慣還未動搖。在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況下,居家養老更受青睞,如果還有完善的社區服務給予支持,便是理想。但是,如果生活不能自理了,甚至臥床不起了,那還是入住養老院更合適。
在西方國家,入住機構的老人比例大概為5%;在亞洲,這個比例大概為2%~3%;中國的比例為3%~4%。
近年來,中國的養老機構發展得比較快,養老床位數亦呈逐年遞增的態勢。據中山大學人口研究所閻志強于發表的《廣州人口老齡化與養老機構發展分析》的數據稱,廣州市共有養老機構154個,養老床位25930張,入住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19316人,入住率達74%。到了6月,廣州市的機構養老床位達34036張,不足兩年時間里,廣州市的養老床位增加了近萬張。而廣州市的養老床位還在增加,在剛剛完成編制的《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2015-2020年)》里明確規劃新增床位5.1萬張,預計到廣州市養老床位達到5.6萬張,2020年超過7.2萬張。
“67%的入住率中,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而民辦養老院的實際入住率卻不足6成。”鐘仕雄指出。
養老機構的多元化探索
養老床位迅猛增加,市場競爭亦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
有的養老院正在探索更全面的醫養結合,讓醫療服務更有效地進入老年群體;有的養老院正與社區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更有一些老牌的養老院不甘人后,重本改造舊有環境……廣州市內多家養老機構的經營者正探索著變革前進的路。
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松洲街的白云博愛養老院,是一個集養老院、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社區醫院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機構,它被稱為“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以及醫養結合的大合體,受惠的不僅僅是養老院里的老人,還有轄區范圍內的老年人,只要有需求,在“一碗湯”的距離里便可尋求上門服務。而南國頤景老年公寓則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白云分院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如此醫養結合吸引了過百老年人正排隊等候入住。
還有良典養老院的推陳出新,友好老年公寓在院內重本打造的老年人康復治療醫院,以及一些休閑型的養老機構……“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廣州市內養老機構的發展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鐘仕雄認為。
人才招聘也創新
護理員招工難的現象,在全省乃至全國普遍存在。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廣州市社會福利服務協會今年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
“一方面一些邊遠的山區就業困難,另一方面我們迫切需要養老護理人員,于是我們聯合當地的人社、民政部門招聘護理員,并在當地培訓、實習”,鐘仕雄介紹道,“經過培訓和實習,讓應聘者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到底能否勝任并接受這份工作,從而決定是否來到廣州工作。”這一探索解決了以往因盲目招聘,護理員在工作中發現不適應很快流失的問題。
護理員緊缺,養老管理人員亦甚為緊俏。對此,市福利服務協會將目光投向了年輕一代的管理人才,“我們與廣州市中醫藥大學約定于九月份新開設一個‘養老及社會服務管理’的本科班,該班的學生每個月有6~10天時間到養老院去實習,從實踐中學習養老院的管理服務工作。”
各地新政大力扶持養老事業
近年來,中央逐步對養老產業做出政策性指導,旨在加大養老問題的市場解決力度。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
近幾個月來,鐘仕雄走訪調研了國內一些城市的養老服務機構,發現各地政府均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給全國各地的養老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江蘇、浙江省對接納一定比例的殘障人員的養老機構免收殘障金;到非營利性的養老機構就業的大中專生,給予2~4萬元的就業補貼和培訓費;對政府“兜底”服務的群體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其入住機構的問題。
“而上海又調整了新增床位的補助標準,按照新增床位的星級水平給予3~8萬元的補助。還有天津市對從事養老服務行業的人員發放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約合千元。這與廣州市的政策不謀而合。”鐘仕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好消息,養老護理員即將獲得政府補助的崗位津貼。雖然具體的資金來源以及津貼標準還未最后確定,但目前該項工作已經擺上了日程,養老護理員的發展前景看好。另外,廣東省人民政府近期內亦將出臺《關于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多方面扶持和推進養老產業的發展。
涉老政策掃描
養老金“十連漲”
不強調“傾高”
今年是我國連續第10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與2005年調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調整后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893元。
據了解,國家人社部今年有一項統一政策,要求養老金調整時重點向低收入群體和高齡群體傾斜,并進行相對力度較大的調整。同時,不再要求各地必須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再進行單獨的政策傾斜。
老人意外險為老年人護航
去年底,全國老齡辦等24部門聯合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2015]97號),根據97號文“倡導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保險”的要求,各省市開始根據自身實際出臺老年人意外保險。
其中,廣東“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已經于今年5月1日起開始推行,在廣東生活的老人均可購買此項保險,乘公交車、坐地鐵、逛公園時發生意外傷害時均可獲得理賠。
四城市試行“以房養老”
6月23日,《中國保監會關于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發布,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宣布自7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四城市開展試點。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并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
失獨家庭老人生活補助上調
去年底,國家衛計委等5部委發出通知,自起,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提高到:城鎮每人每月270元、340元,農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并建立動態增長機制。中央財政按照不同比例對東、中、西部地區予以補助。符合條件的計生特困家庭成員將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
新規令保險退出銀行
為攬業務,不少保險公司借助銀行網點推銷保險,存款變保單、理財變保單等銷售誤導現象屢屢出現。而老年人是被誤導的主要對象。
但從4月1日起,保監會和銀監會聯合發布的銀保新規,將銀保渠道保險產品的猶豫期從10天延長到15天。監管部門還從銀行扣費環節作出了詳細規定,避免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存款變保單。
銀保新規要求,保險公司在劃扣首期保費24小時內,要以保險公司的名義,向投保人的手機發送通俗、簡練,便于投保人閱讀和理解的提示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