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何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發言稿
治國之要,首在用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圍繞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這條主線,提出一系列選人用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干部路線,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選人用人思想,為做好新時期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根本遵循。
一、堅持好干部標準,樹立正確用人導向
我們黨長期堅持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和德才兼備的干部標準,不同歷史時期,對干部德才的具體要求又有所不同。1937年,毛澤東同志提出黨的干部應該具有的“性格和作風”,實際上是對干部標準的初步論述。之后,毛澤東同志還提出了“才德兼備”“又紅又專”等標準;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國”重要思想,要求領導干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胡錦濤同志強調選人用人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培養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隊伍。
著眼于我們黨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好干部“二十字”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同時,又向各級領導干部提出“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作風要求,強調縣委書記要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提出的“二十字”標準和一系列要求是相互貫通、有機統一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核心要素。新時期的好干部標準,與黨一貫堅持的干部標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體現出新的時代內涵,是干部自我修養的標桿,是組織選人用人的衡量尺度,是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的根本遵循。
二、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發揮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
用人權是最重要的執政權之一,“黨管干部”的核心是保證黨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絕對領導。我們黨一路走來,在干部管理的具體環節上雖然多次調整,但黨管干部原則一直沒有改變,這是我們的事業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反復強調,必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發揮好黨組織在選人用人工作中的領導把關作用。
一是必須加強黨委(黨組)、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的權重,解決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等問題。一針見血指出了一段時期干部工作中出現的“四唯”問題的要害。就解決唯票問題,指出,推薦票只能作為用人的重要參考,不能作為用人的唯一依據。領導班子、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最了解干部的德才和實績,他們在推薦干部方面的權重應該適當加強。就解決唯分問題,指出,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范圍和規模要合理,不宜硬性規定競爭性選拔比例,更不能搞什么“凡提必競”。就解決唯GDP問題,指出,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就解決唯年齡問題,指出,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優化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并不意味著提拔任用每個干部都要是年輕的,也不是每個班子都要硬性配備年輕干部,更不是不同層級領導班子成員任職年齡層層遞減,要使班子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備。
二是必須公道正派選人用人,讓用人風氣真正純潔起來。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仍然是干部群眾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公道正派上出了問題。選人用人上只要堅持公道正派,其他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問題,再好的制度也難以落實,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選不出來。要著眼于黨的事業發展需要選人用人,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堅決整治“關系網”“潛規則”等不健康因素,嚴肅整治違反黨的組織人事紀律行為,對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決不姑息,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官”是“干出來的”,不是“跑出來的”,使用人之風真正純潔起來。
三是必須按照規矩選人用人,嚴格選拔紀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黨委(黨組)集體討論作出任免決定,或者提出推薦、提名的意見,不準利用職務便利私自干預下級或者原任職地區、單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要敢于堅持原則,有那么一種只問是非、不計得失的氣節,不為人情關系所縛,不為歪風邪氣所擾,不為個人得失所困,敢于為好干部說公道話,讓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讓那些阿諛、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真正沒市場、受懲戒。
三、立體看人,精準識人
指出,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對干部要立體考察、透視甄別、切片化驗、會診辨析,把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一要近距離接觸干部。考察識別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時,并注意重大關頭、關鍵時刻。要多到基層干部群眾中、多在鄉語口碑中了解干部。要觀察干部對重大問題的思考,看其見識見解;觀察干部對群眾的感情,看其品質情懷;觀察干部對待名利的態度,看其境界格局;觀察干部處理復雜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看其能力水平。
二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要注重干部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對那些勇擔當、有本事、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個性鮮明的干部,組織上一定要為他們說公道話;對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的干部要終身追責。
三要健全考察機制和辦法。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深入了解。如對各級各部門黨組織負責人特別是黨委(黨組)書記的考核,首先要看抓黨建的實效;對貧困縣黨政負責同志的考核,要提高減貧、民生、生態方面指標的權重。
四要知事識人、用當其時。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崗位,一定要從工作需要出發,以事擇人,不能簡單把職位作為獎勵干部的手段。要堅持從事業需要、工作需要出發,認真分析不同崗位的具體特點、工作要求和任職條件,該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什么人合適就用什么人,做到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如果只看資歷、論資排輩,搞平衡照顧、將就湊合,就會既損害事業發展又影響干部成長。
四、階梯式培養、遞進式歷練,優化干部成長路徑
多次強調,優化干部成長路徑事關干部隊伍的良性發展,并深刻指出:“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對此作了一系列深刻闡述。
第一,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培養干部,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加強宗旨意識、公仆意識教育,補足精神之“鈣”。干部還要認真學習各方面知識,豐富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打牢履職盡責的知識基礎。
第二,強化干部實踐鍛煉。好干部除了要加強學習,還要加強實踐。要積極為干部鍛煉成長搭建平臺,將干部放到不同層級、不同崗位、不同職務上鍛煉。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錘煉人。
第三,經過必要的臺階。不能“唯臺階”論,但必要的臺階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現在這個時代是行不通的。早熟的果子長不大,拔苗助長易夭折。干部多“墩墩苗”沒有什么壞處,把基礎搞扎實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實踐也表明,沒有經過必要歷練,“火箭式”上升的干部,是靠不住的、也成不了事。
第四,從嚴從實管理干部。管人就要管思想、管作風。把“認真”作為干部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要用好談心談話這個優良傳統,定期、經常、主動地與領導干部談心談話,對有問題反映、有傾向性問題的,要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
五、調動干部積極性、提升工作精氣神
熱情關心干部、調動干部積極性,是高度關注的問題。指出,由于成長經歷、社會環境、政治生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干部隊伍也存在種種復雜情況,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積極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為官不為”。這個問題極為重要,現在看來也十分緊迫。
“為官不為”主要有三種情況,即能力不足而“不能為”、動力不足而“不想為”、擔當不足而“不敢為”。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指出:一是把嚴格管理和熱情關心結合起來。既要求干部自覺履行組織賦予的各項職責,嚴格按照黨的原則、紀律、規矩辦事,不濫用權力、違紀違法,又對干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讓廣大干部安心、安身、安業,推動廣大干部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作為、敢于擔當;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以正確用人導向來激勵干部干事創業。要充分調動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兩個積極性,搞好正面引導,加強責任追究。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三是做到“三個區分開來”。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改革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保護那些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他們更好帶領群眾干事創業。
篇二:如何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發言稿
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作風建設要求,是新時期干部的實踐準則和奮斗方向。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們要用好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覺踐行“三嚴三實”,不斷堅定理想信念、修身養德,做一名對黨忠誠、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一、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做到對黨忠誠
對黨忠誠,是黨的事業順利發展的堅強政治保證。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就是要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絕對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不管面臨什么艱難險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風大浪,都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在當今紛繁復雜的社會形勢和價值多元的社會環境下,不少黨員干部淡薄了理想信念,在關系黨和國家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上不夠清醒堅定,信謠傳謠,陽奉陰違;忘記了為民服務的宗旨,貪圖安逸,追求享受,不思進取,怕苦怕累,做什么事都提條件、講代價;降低了做人為官的標準,把職權當特權,把公權當作私利,以權謀私,徇私枉法。這種種現象和身邊發生的一些反面案例,都警示著我們一刻都不能放松主觀世界的改造,任何時候都要經受住考驗,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要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加強對的學習,加強對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悟透深刻內涵,擰緊思想“開關”,筑牢精神高地,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要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終擁護黨、緊跟黨,始終保持政治清醒,敢于擔當,面對大是大非問題敢于亮劍,面對困難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擔當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為官有為,努力為黨工作、向黨負責。要以焦裕祿、楊善洲等先進典型為榜樣,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于黨,永不背叛自己的入黨誓詞和神圣使命。
二、強化宗旨意識,始終做到為民履職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員干部無論在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工作,都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都應該是群眾利益的堅實代表,自覺踐行為民宗旨,真正深入群眾,真心融入群眾,真誠服務群眾。要帶著對群眾強烈的感情,破除保守僵化,墨守成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小進即滿的陳舊觀念和錯誤認識,堅持為民用權、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務實求效,用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闖勁,把工作往實里抓,往深里推,往細里做,求實績,不庸懶,以實干換來口碑,讓人民放心,讓群眾滿意。作為一名政協工作者,要銘記“履職為民”的宗旨,探索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的新路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做到參政為民著想、協商為民謀利、監督為民維權、建言為民述情,用心建言謀發展,盡心盡力惠民生。
三、牢記黨的紀律,始終做到遵規守紀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對于一個政黨來說,紀律是生命線;對于一個黨員來說,紀律是高壓線。我們應時刻牢記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要嚴明政治紀律,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做到省委提出的“六個絕不允許”,堅持落實黨章規定的“四個服從”,按照黨性原則要求處理問題,堅決反對自由主義、分散主義、好人主義、個人主義,共同維護嚴而有序、依制而行的政治秩序。要嚴明組織紀律,強化組織觀念和紀律意識,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按照權限、職責和程序辦事,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報、政令暢通。要服從組織決定,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涉及重大問題、重要事項,第一時間向組織和上級請示報告,不超越權限辦事,不搞先斬后奏,更不搞非組織活動,堅決抵制和反對目無組織、自由主義,擅作主張、我行我素等惡劣行為。要嚴明工作紀律,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堅決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在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要嚴明法治規矩,增強對法律紀律的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紀律紅線不可逾越,強化依法辦事意識,自覺在法治的軌道上、紀律的框架內想問題、干工作。
四、堅守道德底線,始終做到清正廉潔
廉潔從政是黨員干部的道德底線。黨員干部貪污腐化,就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背叛。常言道: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時刻繃緊拒腐防變之弦,不斷端正品行、修身立德。要強化品德意識。做一個好官首先要做一個好人。要銘記自己是黨的人,是組織的人,沒有黨的培養不可能成長進步,用感恩之心踏實工作,干而有為。要公道正派,樹立容人容事、不記恩怨的雅量,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情操,聞過則喜、虛懷若谷的胸襟,推功攬過、與人為善的氣度,堅持原則、遵守規矩的品格。要增強警惕意識。隨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警惕意識,時刻牢記天上掉餡餅之時,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時,時刻牢記教訓就在眼前、誘惑就在身邊、陷阱就在腳下、成敗就在手中,時時處處想著黨的紀律,時時不忘國家法律,自覺堅守黨紀國法,遠離腐敗。要樹立名節意識。堅持慎獨慎微,“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把牢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從嚴從實要求自己,珍惜名節、防微杜漸,真正做到廉政與勤政于一體,干凈與干事于一身。
篇三:如何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發言稿
好干部的評判標準,最終要落實到“為民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上。筆者認為,要爭當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只有堅持做到“三要”,始終從群眾視角看問題、從群眾利益想問題、從群眾期盼解決問題,才算得上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一要站穩踐行群眾路線的堅定立場。群眾路線,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實踐。能否踐行群眾路線,是對干部黨性作風最直接最現實最有力的考驗,不但考驗內心深處“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價值指引是否篤定,更考驗身體力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實踐遵循是否踏實。當前,少數黨員干部脫離群眾、疏遠群眾甚至害怕群眾,面對群眾時緊張、推進工作時忐忑、碰到問題時擔心;慰問群眾時常常露臉,處理問題時屢屢出缺;上面有要求就下去住幾天,群眾有要求就出去躲幾天。種種亂象,究其根本,都在于沒能自覺站穩群眾立場,有意無意間漠視甚至顛倒了“群眾是公、自己是仆”的關系。
二要明確踐行群眾路線的黨性責任。尊重群眾,才能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才能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才能贏得群眾。“為民服務”需要心貼心的理解、實打實的行動,倘若流于形式、走了過場,讓群眾“有困難找黨”、“有困難找政府”的貼心信任變成“望穿秋水等不來”、“千呼萬喚不出來”的焦急等待,群眾怎么可能還會發自內心地信任你?又如何指望群眾在關鍵時刻“頂”起來?要想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必須時刻把踐行群眾路線作為推進一切工作的方式方法、作為事關黨執政基礎的黨性責任,在推動發展中有效汲取群眾智慧、集聚群眾力量、筑牢群眾基礎。
三要養成踐行群眾路線的高度自覺。群眾路線是“紅寶書”,自覺踐行群眾路線是“活字典”,知曉內容不代表掌握精髓,需要黨員干部在行動中慢慢摸索、不斷積累。對待群眾的利益訴求,黨員干部不能懵懵懂懂,更不能不懂裝懂,既要找準自身定位又要善于主動換位,耐心傾聽、熱心關注、全心解決,真正做到群眾需要時“現身”而不“變身”,“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尤其是對于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更要“三思而后行”:其一,思眼下的群眾利益;其二,思潛在的群眾憂慮;其三,思將來的群眾關切。經過這樣一種“瞻前顧后”的透徹思考,切實把服務群眾的好事做實、實事做好。當然,自覺踐行群眾路線,需要經歷一個端正立場、改造世界觀、鍛煉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的長過程。要想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必須透過群眾對當前發展、社會和諧、民生保障的關注點,尤其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找準自覺踐行群眾路線的著力點,以持續不斷、務實管用的惠民舉措,贏得群眾“心貼心”的信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