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防暑降溫費不等于高溫津貼,下面我們來看看2017北京防暑降溫費吧!
根據北京市安監局、衛計委、人力社保局和市總工會聯合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北京市按照相關規定將繼續在6-8月份發放高溫津貼,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溫津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同時,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錢物不能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市人力社保部門介紹,露天作業如交巡警、快遞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工人;室內作業如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都有可能享用到高溫津貼。
防暑小誤區:
一:中暑后喝大量白開水
很多人中暑后會喝大量的白開水,雖然在中暑時喝白開水可以補充水分,但是,人在失水狀態下,喝下太多的白開水,就會產生“排出去”的反應,結果反而又回到失水狀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喝些淡鹽水或者鮮果汁。
二:室內空調保持低恒溫
很多人認為,在高溫天氣,在室內把空調開得越低越舒服,因此,不管外面溫度多高,室內溫度一直保持在很低的一個“恒溫”。可是,事實上,空調開得過低,會使室內室外溫差過大,容易使人中暑。這也是很多銷售人員中暑的原因,因為他們經常要在溫度很低的空調環境和室外的高溫環境之間來回切換。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使人逐漸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不至于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居室溫度的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攝氏度到5攝氏度之間。
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費區別
高溫津貼顧名思義,是為在高溫下工作的人提供的津貼,是工資的一部分,只能以現金發放,不得借故以實物如飲料等發放。
而且高溫津貼不是所有人都能領取,只有那些在35℃以上高溫天氣下從事室外露天作業,或者雖然人在室內,但工作場所溫度在33℃及以上的職工,才能拿到高溫津貼。
防暑降溫費是福利的一種,目的是“防暑降溫”,對工作環境是否高溫沒有特別要求,可以以現金發放,也可以以實物如飲料等發放。只要用人單位愿意提供這項福利,每個工作人員都可以領取獲得,不像高溫津貼那樣有嚴格的溫度要求。
除特殊工種外,不少國企事業單位或公務員,夏天所發放的東西或現金,都屬于防暑降溫費,而非高溫津貼。
溫馨提示:以上補貼標準如有變化,以官方最新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