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1
今天,學校老師給我們上了堂《形勢與政策》課后,我對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認識了什么是《形勢與政策》,弄清楚了他們關系,我想這形勢就是我們面臨無形的推人前進的壓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們的按照客觀事實制訂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吧!它們的關系就是互補互促進的關系吧!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陣地,是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豐富“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改進“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高校培養目標為依據,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大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它的草本任務是通過適時地進行形勢政策、世界政治經濟、國際關系草本知識的教育,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及時了解和正確對待國內外重大時事,使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有堅定的立場、有較強的分析和適應能力。
基本形勢和熱點問題對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淪,對于掌握形勢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勢是變化的,但在一個時期內,形勢的發展有其規律性和必然性,如當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國之間的關系、國內改革開放的總趨勢等,在一段時間乃至更長時期都是相對穩定的,把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中相對穩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規律性的內容進行歸納,可以構成基本形勢的框架。
熱點問題是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有時形勢(尤其是國際形勢)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發生突然性的較大變化,由這種變化引發的、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的問題,我們稱之為熱點問題這一部分內容業然也遵循形勢發展變化的大趨勢和總的變化規律,但由于時問的不確定性、突發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響。因而在一段時期內有其自身的特點。
首先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杰”,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杰”。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斗,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里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柜?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云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例如神舟六號飛天成功。這都是值得我們高興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取得積極進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發展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如旱災害,森林退化,空氣污染,黨的十六大五中全會提出,“十一五”時期必須統一規劃,實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發展就要了解國際局勢,當前國際處在深度復雜的變化之中,總來說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流。
國際形勢總體穩定,我國又是WTO的成員國,給我國經濟發展和我們大學生就業提供了難得機會,同時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大學生要抓住機會。但是我國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如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在的孩子還沒有上學念書,有的人還過著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還不過百元,還沒有擺脫貧困,這就需要我們大學生努力投身中去,要不斷努力創新,實現現代化建設。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形勢,但這并不表明我國大學生絕對過剩,數據統計說明,美國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數占全國總人數的比重為25%和23%,而我國僅為5%,顯然我國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學生就業困難其實原因有二:其一我國高校畢業生增長速度超過了社會新提供的比較理想的崗位的增速,從而導致大學生就業競爭加劇,獲取同樣崗位難度與過去相比明顯增大,例如有個高校輔導員崗位竟然有1000多個大學生去競爭。第二,一些大學生擇業時“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選擇性的怪圈子。所以要從根本改變大學生選擇性失業問題,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更好地符合國際形勢趨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開設《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2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學期我們的形勢政策課學習了《當前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當今世界形勢十大關系分析》這兩講,通過這兩節課老師的講述,我對當今國內國際形勢又有了新的認識,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下面我想談一些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講是《當前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著重總結了我國“十五”計劃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對“十一五”規劃做了分析和展望。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在過去五年,我國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經濟方面,無論是貿易額,還是生產總值,我國取得的成就都異常喜人,空口無憑,看看教材上的數據支撐就足以使人信服。在科技方面,我國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科技實力節節攀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國的“神舟”號系列飛船,從2001年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到2003年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再到2005年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表明了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有的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以及“神舟”背后無數的工作人員都成了我們心中的英雄。
新的“十一五”規劃不再是“計劃”,這充分反映了我國現在正在全方面去除計劃經濟的殘留,全面與市場經濟接軌。展望“十一五”,綜觀國內外發展環境,形勢一片大好。在第一講里,老師還講了教材上沒有的問題,主要有國民幸福度的問題。最近聯合國已經把國民幸福度確定為衡量國家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可以與GDP齊名。在我國,各大城市的媒體紛紛就國民幸福度展開調查,結果得出我國各地人民普遍幸福感較高,尤其農民比城市人更覺得幸福。其實我感覺這也和我國“十五”以來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有關,國家富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安居樂業了,自然幸福感就高了。
第二講是《當今世界形勢十大關系分析》,主要講解了自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的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的一些新的變化。這段時間概括起來就是舊格局解體走向新格局的過渡時期,或者說是處在由二極世界向多極世界過渡時期。學了這節課后,我感覺世界并不是完全和平的,雖然世界大戰不會再次爆發,但小規模局部的戰爭也會不停地發生。雖說多極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會被撼動。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無可爭議的唯一超級大國,它認為應該由它來主宰一切國際事務,因此它向全世界推行它的價值觀,美國的外交處處凸顯單邊主義,全然不顧其他國家的想法,并時刻推行它的強權政治。這也許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美國以種種借口打擊了它認為邪惡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國家,并還一心想除掉朝鮮和伊朗等“心腹大患”。美國與我國也有很深的矛盾。1999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三名杰出的新聞工作者殉職;20xx年,美國的飛機駛入中國的領空,我國的飛行員王偉去攔截,被美國的飛機撞到,墜入海中,以身殉職。在這兩件事上,美國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我們,總說是“意外”。
可是究竟是不是意外,我想明眼人應該能看個清楚,就更不用說美國對純屬我國內政的問題的粗暴的干涉了,它的企圖任何人都應該看得很明白。鑒于以上原因,我們國家一定要努力發展高科技,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世界形勢中處于不敗之地,才能振興我們的民族。“科教興國”戰略正是如此。上面的“神舟”號飛船成功的事實,已經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了祖國的未來,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養和期望。
以上就是我對這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的一些心得體會。有些看法可能還很膚淺,希望老師不吝賜教。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3
現代化建設時期就需要現代化建設人才,我們這代是社會建設的接班者,但同時有更多的聲音在對我們提出質疑。我認為凡事要以身作則,不管幾零后,都是一樣的。不論別人怎么評價關鍵是自己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人刮目相看,自古都是如此,與時代無關。時勢造英雄,什么樣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的不僅僅是愛國熱情,還要具備現代建設需要的各種素質。
善于把握學習機會,有時間的人不能成功,擠時間的人才能成功。有學習才有選擇權,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走進教室。不是社會發展太快,是我們思維反應太慢,為什么我們思維太慢,是我們沒有跟上學習。一個人不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人活在21世紀,思想在20世紀,究竟學什么?不是只學會打工的技術,而是要學創業的本領。
控制脾氣,能忍則忍。古人說:小不忍要亂大謀。脾氣來了,福氣走了。心理學家總結四種情商的結局:
1)有能力有脾氣的人–懷才不遇
2)有能力沒脾氣的人–春風得意
3)沒能力有脾氣的人–一事無成
4)沒能力沒脾氣的人–貴人相助
與他人合作,善于利用團隊。適當的時候,懂得利用巨人的肩膀,21世紀是英雄退位團隊進位的時代,抱團打天下已是趨勢,誰擁有人群,誰擁有市場,
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傷害的人難成大事。面對社會的壓力,沒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很快會被淘汰。百折不撓千錘百煉是中國人發明的詞。
對新生事物反應敏銳,眼光長遠,觀念更新。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都與巨大的商機掛鉤。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又都在一片反對懷疑拒絕中悄然來臨。21世紀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趨勢有關,但趨勢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來判斷的。誰抓住趨勢誰就抓住了未來。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4
馬上大四的我們有時候總有一種“老年”的感覺,看到過兩級新生的到來,每次好像都會從那些新來的師弟師妹身上看到自己剛入學時的影子。整個校園都是新鮮的,處處都想去探索一番,事事都想去嘗試一次。似乎很有開始享受的準備。當那種新鮮感過去之后,就開始發現大學生活不是和高中所期待的那樣舒服。在沒上大學之前,我們憧憬著,期待著,努力著。而當我們熟悉之后,突然有種失望涌上心頭,我們疑問為什么大學生活會和想象中的相差如此之大。
在收到高考通知書后,我就開始憧憬自己的大學生活,覺得要做什么,什么好多的事情。到現在,三年過后,回頭看看才發現很多那些美好的愿望都已隨風飄遠,留下的只是一段段殘缺的夢。有時候拿出大一時自己所做的職業規劃,看到自己還在堅守著那個夢想,而且自己的經歷也基本上符合了規劃時的路線,心里還能有些許欣慰。
“說到不如做到”,有這句話應該是說明很多時候大家只會說到,而做不到。我在想每年那么多畢業生,畢業時會有多少不后悔自己那四年的大學生活的。我現在都后悔,后悔自己沒多看些書,后悔自己沒把握更多的鍛煉機會,后悔自己沒有聽師兄師姐的一些建議。有時候會想,我要很好的提醒那些師弟師妹一定要怎樣怎樣。這會不會是一個循環?一屆提醒下一屆,下一屆做不好,又提醒再下一屆···生活就是這樣,只有體驗過了才有有深切的體會。無論是好是壞,都要自己承擔。
我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管理者,我覺得自己過去好像無緣無故的就浪費掉了很多時間。平時的生活學習沒有一個比較長期穩定的計劃,基本上都是一天安排一天,而且有很大的隨意性,對自己是相當的寬容。有時候發現有好多的事情該去做,可是無頭無尾,不知該做些什么,然后就費掉了很多時間。
“一寸光陰一寸金”什么大道理每個人都懂,只要你不是弱智。我們更多的不是進行說教,講一大堆空洞的道理,每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喜歡聽別人的說教。需要做的是引導,大家最缺的是什么?不是想法,是執行力!現實是一種什么情況,這個人講一堆道理,那個人講一堆道理,大家已經聽得麻木了。更多的應該放在如何引導大家去執行上。
再說說人際交往。生活當中肯定要有幾個朋友,不然會孤獨致死,除非他是自閉癥。人際關系本來應該是一個很平常很自然的一個社會關系。但是,現實生活目前的社會人向其中加入了太多的功利性。就像“人脈”這個詞,無論是師兄師姐還是老師,都會經常談到。本來多交朋友該是追求“天涯若比鄰”的感覺,而太多的人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充滿了功利的交所謂的朋友。我想這些人應該算是“勢利眼”吧。過分的強調它的重要性,讓它更多的充滿了功利性。這是不是教育的一個失敗?在學校都經常聽到同學的抱怨說“黑幕”,為人師表啊!!!
人與人交往最重要是一個“禮”字,特別是*的“禮尚往來”。無論知識水平如何,為人處事都要“禮”字當先,這是一種尊重和禮貌。現在大學生很缺少的就有禮儀。我想這也跟我們生活的群體有關,大家都是同學朋友,那些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一出學校就不行了,甚至丑相百出,遭人鄙視。
看了那段關于談當代大學生缺少什么的視頻。當代大學生缺少什么?缺少心態,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缺少對社會對集體的關心。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力好像很高似的,擺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對別人指手畫腳,對這個不滿,說那個不對。縱然你能力真的很強,但也該在工作學習中體現出來,而你體現的是什么?是一顆輕浮、焦躁不安的內心。有能力的人多的是,關鍵還是一顆平常心。
想起那天的實習面試,本來很緊張,擔心會問什么問題。結果當天卻是很簡單,三個問題有兩個問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堅持。當然這個和他的工作性質有關,但是沒有幾個工作會輕松的吧。能吃苦也是一種素質和能力。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我想這和自閉患者差不多吧。社會越來越復雜,或者說社會一體化越來越強,各個方面都是有著某種聯系的,并不是要多精深,而起碼是需要有所了解,有自己的思考。一個沒有思考的人,就像一個木頭或者說木偶,只能機械重復的工作。無法提高集體的水平和質量,甚至連自己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不了。這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總之,無論如何我們總是要去適應社會,環境我們沒有能力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我想到在一次班會上我只講的那一句:不要將來為今天的所作所為而感到后悔!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無論經歷什么,我們都要對自己負責,承擔那些失敗與挫折。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5
經過這幾天學習形勢政策課及查詢資料,使我感觸很深!
首先,我上網聽了20xx年x月25日由國家民委辦公廳劉寶明副主任所作的“形勢與政策”專題講座,為我們開闊了視野,增強了信心。他滔滔不決的話語,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國家高干所具備的良好素養和出眾能力。在這里我們不僅享受著因知識的積淀所帶來的無限歡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贊美他,是因為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容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常言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又曰:“北人學問淵綜廣博,南人學問清通簡要。”出生南方屬地的劉博士更是見學精要,這充分體現在其講演過程之中。對2005年關于民族方面的八件大事的精辟敘述,以及對國家民族政策的有力詮釋,都體現出作為一名民族工作者精深的專業素養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而對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就業形勢的獨到分析和良好的建言,更增進了我們的感激之情。但是,正因為這些,我們在感慨之余不禁產生了幾許遺憾。(不知是否正確請諒解)
第一、全國的貧富差距在繼續拉大,特別是廣大的西部民族地區長期貧窮落后,并看不到縮小差距的跡象,這對于全國所有的民族工作者來說都負有責無旁貸的責任。用現今國家上通行的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基尼系數來計算,雖然統計的口徑各不一樣,結果也存在爭議,但查看大多報刊、雜志上散布的各個計算結果,可以肯定,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國際警戒線,關于這一點,大家是有共識的。可以說,如此巨大的貧富差距主要來自東西部,特別是西部廣大的農村地區貧窮落后。
第二、政府的宏觀經濟目標是保持幣值的穩定還是要促進充分就業?當一國的就業壓力大到連作為“精英”的大學生們都無法獲得工作時,我們是否考慮過是不是我們的機制出了問題?抑或我們的指導思想有偏差?我們有一個通行的想法,那就是把大學生作為人才引向西部,幫助當地建設和致富,但這樣做會產生幾個問題。一是把他們引到西部會加重西部地區的就業負擔,對本已嚴重的就業形勢有如火上焦油。廣大的西部地區學歷不高這是事實,中專或大專文憑的工作者比比皆是,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們擁入西部,不但會擠掉他們的飯碗,還會給現在正就讀的中專或大專學習者以致命的打擊,而一旦沒有了工作,脫貧致富、小康等各種目標的實現談何容易。二是把他們引到西部能否該政策的實現預期效果值得商榷。我們都知道,人們在作投資時總要考慮回報,而一旦投資產生無回報或低回報時,便會引起撤資或在下一階段無法融資,大學生到西部去很有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投資”現象。所以說,在政府無法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的情況下,將就業壓力轉移給西部地區未必是明智之舉。
第三、過分強調民族性與特殊性,是否會掩蓋某些問題的存在和延緩擱置解決現存問題的良策?
1)再就是我感覺我們國人缺少那創新精神,記得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是關于索尼創始人的經歷。索尼,是個很為人知的大品牌大公司了,但多少年前他不也是像雛鳥一樣嗎?她從一個小小的工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靠的是創新,是過硬的技術!當索尼還是小工長的時候,老板就聘請許多研究人員參與研究,只要他們有所創新就讓他們做,不管出多少錢,結果如何!從錄音機創新到隨身聽多么巨大的進步啊!中國人缺少的就是這個,就是這種精神!不創新,哪來新產品?哪來祖國的繁榮?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也是大家值得思考的一個大問題!動手能力較弱的中國人只會學前人遺留的,而很少會在他們的肩膀上站的更高,望的更遠!
2)我們大學需要社交能力,也就是會說話,這樣到社會上能很好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能夠很好的了解社會這樣我們大學生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3)我感覺我們國人太認錢,很多有能力的大學生博士生很多都在外國,根本沒有我們錢爺爺的愛國精神,他好不利己,為了國家的強大,放棄了榮華富貴,為我們國家作貢獻;而切我們國家的設備也不是很高,有很多有用人才在我們國土根本發揮不出來他們的真正水平,這樣我們又會失去很多人才。
第四、對現在專業學生就業分析:
1);注重知識積累的同時重視能力的培養。觀察了用人單位,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知識上的過關,還有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師范類專業的學生,他們需要的不但是豐富的知識來具備教師的資格,還要有更好的能力,這個能力就體現在講課的方面,講課的好與壞正是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的第一步篩選,那么做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技術尤為重要,那技術就體現在平時的實驗中,應重視起來!
2);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積極的心態,就比如剛開始覺得實驗蠻好玩的,但做久了,開始感覺到實驗的煩瑣和時間消耗過多,從現在開始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去思考。在實驗中獲取知識,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3);學習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應該盲目的隨大流,對于學習要有針對性,我們現今大學生都缺乏信心和耐性,這樣就會使很多大學生失去發展,同時也增加了社會就業問題的難度。
4);善于總結。我有較好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這些都歸于我經常做總結的好處,在做每一件事情的當時也許注意不到的問題在事后發現后應該及時總結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更正,同時還能獲得更多的東西。
5);創造自己的可取點勿杞人憂天。每年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就業率非常的不樂觀,那么在其中想獲得自己理想的職業的時候就要具備自己的與眾不同點。不應太悲觀,要努力出擊,讓自己更為優秀,適應社會的需要。
總之,我們大學生的就業與我們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構件和諧社會,必須有人才的發展空間,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并不表示我們無所作為,只要我們本著情為民所系、力為民所用的心態,為國家為自己能更好的發展,增強我們的創新精神、有毅力耐心,腳踏實地,刻苦專研,我們的必定會欣欣向榮!不斷向前蓬勃發展!
以上是我目前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是他可以見證我以后的成長,從中獲取動力。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6
大二下學期算是結束了,在上了4個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后,我對這門課有了更加深層次的認知,使我了解到了“形勢”與“政策”各自的含義,理清了其中的關系,使我整個人都升華了。“形勢”就是當今社會賦予我們青年一輩的使命;“政策”就是要求我們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擔負起自我的使命。它們的關系猶如“權利”與“義務”一樣,是互相促進的。
剛開始,我覺得這是一門不怎樣需要花費精力的課程,但是之后我明白我錯了,《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是大學對學子進行思想教育的主力課程,沒有任何一門課與它一樣要陪伴我們四年,而《形勢與政策》做到了。
《形勢與政策》課是根據新世紀新階段面臨的新狀況新問題,注重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的針對性,著重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進行我國改革開放和的形勢、任務和發展成就教育;進行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活動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進行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系的狀況、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對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國政府的原則立場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形勢觀、政策觀教育。
記得其中《形勢與政策》的幾節課,我們觀看關于中國夢的視頻,在那里我就簡短地談談觀后感吧。
“中國夢”首先是民生夢,他最終的目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實現中國夢,需要不斷地發展經濟,民生這一塊尤為重要,這是中國夢的基礎。自改革開放以來,實現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始終是國家努力的重要目標。中國社會發展的歷程,正是在滿足人民不斷提升的精神與物質需求,這種發展方向也會不斷的被堅持下去。事實勝于雄辯,這些年來,不管是人民收入的持續提高、社會養老保險機制的逐步建立,還是醫療、教育等方面地的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透過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民生夢漸漸實現,這種變化人民看在眼里,感受在心中,但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夢需要更好地實現。
我們能夠自豪的說出“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這樣的話,因為我們已經屹立于世界之林了。但是,這卻并不代表我們已經能夠稱之為“強國”了,中國海域所面臨的問題,國際反動勢力的虎視眈眈,都說明我們任重而道遠。所以要實現強國夢,我們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中國夢”還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國家是否富強是根據這個民族是否復興決定的,民族的復興是人民能夠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的保證。“民族復興”是指相比與近代中華民族的落魄與落后,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歷史為參照,過去的輝煌與近代的落魄比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使中華民族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為整個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在這天的中國,不論你是何種出生,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只要你踏實做事,努力拼搏,不怨天尤人、抱怨社會不公,你的努力終將得到回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古人的話放在這天同樣適用,所以,我們大學生應當用心進取,打造出自我的魅力,實現自我的夢想。這同樣說明,“中國夢”還是個人夢。
如今的世界,更像一個“地球村”,“中國夢”的含義已經超越了在中國這個國家層次上的好處,到達了國際層面。在國內,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每個人的夢;在國外,中國夢是世界夢,是與世界共同進步的夢想。
以上是我對中國夢的理解與體會。而《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更是使我們對中國夢的理解加深了。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已經在許多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我們軍事實力的提升――殲—20的研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有了極大地進步,人均小康的目標也已經達成,但是這種快速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如環境的污染,人民精神禮貌的建設等,所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十分重要的。當今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國際形勢總體相對穩定,在這種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們大學生也有了很多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當代我們大學生要努力學習,把握住機遇。
這些年來,我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但這并不是因為我國大學生太多,就我個人觀點,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其實有二點:其一,雖然我國大學畢業生不算多,但是每年的畢業速度卻超過了社會能帶給新職位的速度,從而導致畢業生競爭加劇,對同一個職位競爭難度相比過去更大。第二,一些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有著“眼高手低”的狀況,陷入了擇業與就業的惡性循環。而《形勢與政策》這門課能夠改變學生的這種意識,從根本上提高畢業生的素質,提高就業率。
高等學府要提高當今學子的綜合素質,務必加強他們的職責意識、大局意識,拓展他們的視野,而這些都是《形勢與政策》課應當教給學生的。這門課能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知中國,理解世界,能使我們在思想得到升華。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7
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和發展,因此,當前的國際戰略形勢是總體趨向緩和。但是,由于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而導致的局部沖突仍然時起時伏,國際戰略形勢依舊復雜多變。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的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與日俱增。我國在對外關系上,仍然是主張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進入新世紀后,我國面臨一個新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要隨時準備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謀求和平與發展,集中精力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科學地對待人生環境,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這是大學生對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承擔社會責任的第一步;此后,我們要用我們的能力來回報家庭、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點:認清大學生的歷史使命:首先,大學生們應關心祖國和民族的命運,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繼往開來,為中國沿著方向前進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我們要多關心時事,了解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方面的信息。我們要能夠心懷祖國,而不是僅僅紙上談兵、在文字上、在演講臺上大發愛國之情,我們要付諸行動。
第二點: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順應人民群眾的需要。只有扎根基層,投身到西部,積極的到偏遠貧困地區支農等。積極培養自己地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投身社會經濟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第三點: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作為當代大學生要順時代潮流而動,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積極迎接科技和知識經濟的挑戰。作時代的弄潮兒。我們要敢于挑戰時代、挑戰自我,要以強者的姿態于世。我們更要能夠實事求是的工作和學習。少說空話,多干實事。
同時,我們還要有全球意識,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古跡,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和諧與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們要有地球公民意識,要開闊視野,拓展心胸,拋棄一些偏見。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時,悅納別人對自己實事求是的批評。
對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認清形勢,肩負責任:首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同時,深刻意識到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負著自身的歷史使命。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全國各族青年,代表著我們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代表著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的宏偉事業需要你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你們手中實現。”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8
通過認真學習形勢與政策后,加深我對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的形勢與政策認識,使之達到一個全新臺階、新高度,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短缺的國家。長期以來的粗放型經濟增長雖然實現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在資源環境上卻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單位GDP能源消耗持續上升。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大規模進口國外資源和大氣污染的加劇又使我國面臨著巨大的國際壓力。
通過觀看這次的視頻后,我認為造成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資源供給總量不足,國內保證率低。比如:我國水資源總量不足;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國內保證率低,開采成本高、品位差。近年來由于國內礦產資源消費大幅度上升,礦產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目前鐵礦石、氧化鋁、石油、銅礦資源平均有50%依賴進口。由此,這幾年也實施“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政策。
第二,以煤為主的一次能源大量消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一次能源自給率雖然占90%以上,但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的近70%。
第三,國際上要求我國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排放的壓力明顯增加。我國對國外資源需求的增長推動了全球資源需求總量上升。
第四,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快速發展客觀上推動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快速成長。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城市化和國際化在快速發展。在此階段,正是能源消耗強度和環境污染程度明顯增加的階段。
面臨現在的環境與資源形勢,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在產業政策上。應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形成一個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體系。進一步推動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等行業的企業兼并重組;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有序發展替代能源。
在投資政策上。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節約能源消耗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在信貸政策上。建立健全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
在稅收政策和價格政策上。積極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完善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促進資源的節約和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