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片《被圍獵的權力》學習心得體會一
一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夠圍獵領導干部,拿捏的就是少數人“吃頓飯沒關系”“收幾張卡能如何”的僥幸麻痹心理,用的就是像“抹蜜的捕蟲袋”這樣的拉攏誘惑之策。許多違紀案例都表明,難以發現的是溫水煮青蛙的陷阱,不好提防的是“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的問題。
最近,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被圍獵的權力》謂火遍了大江南北,之所以受到熱烈追捧,與其反腐主旋律的定性不無關系。而反觀電視劇中的反面人物,趙德漢、丁義珍、高育良等,我們發現很多干部一開始是好的,但還是抵不住一些奸商的“圍獵”,從而在“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喪失立場和信仰,進而落入商人的圈套?梢哉f,“圍獵”在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而之所以能達成如此秘而不宣的默契,其契合點就是雙方利益。官員抵擋不住各方面的誘惑,商人聞到了權力的“肉香”,你來我往都是尋求自身利益的滿足,而在雙方盆滿瓢盈、肚滿腸肥后,受害最深的無疑是國家和人民。
很多落馬官員表示,自己曾遭遇過“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既然濕了鞋,我就洗洗腳”的尷尬。一些媚權之人設好“美好”的陷阱,阿諛奉承,把官員哄得昏昏呼呼,進而趁機拉關系、套近乎。有的官員一時“蒙在鼓里”,被糖衣炮彈“牽住了牛鼻子”,在不知不覺中走上腐化變質的道路;有的官員甚至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不僅私下授意、暗示,還縱容家人涉及腐敗,最后只能是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也不為過。由此可見,商人“圍獵”手段雖不見得有多高明,但麻痹性卻極強,一些干部雖懂得防微杜漸的道理,但在實際應用上還是難于抵制誘惑。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不能亂用。厲聲警示猶在耳畔,現實問題卻仍令人擔憂,我們看到,用權力交換金錢、用身份謀取利益的行為還是屢禁不止,這就需要用制度的力量扯斷利益鏈條、堵住“圍獵”缺口。
干部被“圍獵”是因為有利益的驅動,因此,黨員干部應心存戒心、手把戒尺,時刻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 這樣才能不入“圍場”,才能守住黨員干部的廉政本色。
警示教育片《被圍獵的權力》學習心得體會二
“我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卻腳踏兩條船,忘記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教訓,忘記了‘吃誰家的飯為誰家做事’的教導!闭憬『贾菔杏嗪紖^東湖街道黨工委原委員、辦事處原副主任李云忠在懺悔錄中寫道。
據法院審理查明,2001年至2015年,李云忠在擔任余杭區臨平東湖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余杭區住房保障辦公室副主任期間,多次收受好處費共計160萬余元。10月,李云忠因犯受賄罪,被余杭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
近日,杭州廉政網披露了李云忠案細節,曝光案件背后權力被“圍獵”始末。
從圍標開始的“圍獵”
“像我們管城建這一塊的,當領導時間不能太長,時間長了身邊總會有一批人跟著你,盯在那里,時間長了總有一天會盯壞的。”談起自己被“圍獵”的經歷,李云忠這樣說道。
2001年,可視為李云忠貪腐之路的起點。當時他擔任余杭區安溪鎮黨政辦主任兼工業園區主任。包工頭方立新因覬覦李云忠手中的權力,時常在李云忠周圍走動,知道李云忠喜歡打牌,就投其所好常常為他安排牌局。
時間一長,方立新就成了李云忠酒局、飯局上的?。十幾年間,不管李云忠的職務怎么變,方立新一直圍繞在他身邊。
因有了李云忠這個靠山,方立新順利地接到了一些小工程。2009年,當時余杭一高層公寓開始招投標,建筑老板周明明聽說方立新和李云忠關系不錯,就找到方立新,希望為自己搭橋牽線,承接點工程。
此時,方立新敏銳嗅到里面包含的商機,便找李云忠幫忙。而他自己則相當于一個掮客,從中撈取好處。
通過方立新的撮合,幾個人坐到了一起。周明明向李云忠提出,希望通過資格預審的方式進行招投標,這樣就能把他控制的幾家企業劃進入圍名單,從而方便其圍標串標,并承諾事成之后會支付相應的好處費。周明明答應,每中一個標段給70萬,周明明想中兩個標段,就得給李云忠140萬。
最終,在李云忠的操作下,工程采用了資格預審的方式進行招標,周明明掛靠的企業也“如期”投中了其中的一個標段,中標價格為9900余萬元。事后,周明明一次性給了方立新70萬現金,讓其轉交給李云忠。方立新私自截取了其中的40萬,將剩余的30萬交給了李云忠。
欲掩人耳目的“借款”
由于李云忠非常清楚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因此他并沒有急著吞下這筆錢,而是處心積慮地要為自己的斂財行為尋找一件看似合法的“外衣”,而用得最嫻熟的手段,就是打出“借錢”的幌子。
于是,他把這筆錢又放回到方立新那里,稱算作是借款,每年收取10萬元的利息。
事實上,李云忠的合作伙伴并不止方立新和周明明兩人,還有他的遠房親戚董建強,也參與其中。董建強是浙江某房地產公司總經理,2010年,余杭一社區農居點工程開始招投標,某建設公司負責人蔣衛軍知道董建強和李云忠關系密切,于是找到董建強讓其委托李云忠幫忙。
很快,李云忠又用同樣的手段,將蔣衛軍的企業納入了預審入圍名單,串標成功之后,蔣衛軍把40萬元錢交給了董建強。其中的20萬,由董建強以裝修借款的名義交給了李云忠,并出具了一張假借條。
幻想著一次次如法炮制,不僅能規避組織調查,還能賺取利息,李云忠得意于自己的“小聰明”,斂財的貪欲也由此一發不可收拾。從一開始的半推半就,到欲拒還迎,再到坦然接受,直至主動索要,李云忠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在違紀違法的路上越走越遠。
2010年,李云忠老家造房子,他讓周明明負責建造,混凝土等材料由方立新提供,而其中大部分的建房款都由方立新墊付。
然而,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最終并沒有讓李云忠真正“安全”。2015年1月,周明明被有關部門調查。李云忠害怕自己的事暴露,開始四處找人“還錢”,甚至補假借條,串口供,試圖掩蓋罪行。但最終依然逃不過“東窗事發”。
作為多年分管城建的領導干部,李云忠本是招投標制度鏈上的一個“把關人”,然而他卻監守自盜,放棄職守,主動打開了制度的圍欄,幫助投標人完成圍標。李云忠此前認為,他是在合理地運用“政策上的漏洞”,殊不知有漏洞的不是政策,而是自己的思想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