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黨員重走抗聯路心得體會【優秀】

思而思學網

黨員重走抗聯路心得體會【篇一】

黃葉飄零,田間的鄉民,在秋收的季節做著收獲的活計;河水西逝,路上的車輛,在應該奔跑的路上奮力前行,一個頭發花白、面容清瘦的老兵,步伐堅定地走在烏斯渾河邊的公路上……2011年10月20日,世界徒步行走第一人鄭建偉,在參觀了八女投江殉難地遺址后,開始了他為期三年行程四萬公里的徒步抗聯路之旅。

紅色讀路者

今年57歲的鄭建偉是河南南陽人,1970年在沈陽軍區某部服役,1979年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83年轉業后在沈陽市工商局系統任職。從小就熱愛徒步行走的他,在部隊服役其間,負重行軍科目就成績突出,并于2008年的上海首屆徒步大會上獲得兩個單項冠軍。鄭建偉說:“徒步旅行,需要耐力、毅力和勇氣,但卻不乏一種人生的美好經歷。走在路上是十分美妙的:欣賞沿途風景,體驗風土人情,能夠更好地讓你感受到生命的絢爛。”

據鄭建偉介紹,產生徒步行走中國的想法,源自一個美國探險家。12年前,美國人亞瑟?布萊斯特在創造了徒步行走世界紀錄后,就計劃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刷新這項紀錄。時任沈陽市工商局常務副局長的鄭健偉,當即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

1999年7月1日,鄭建偉在天安門廣場出發,以“紅色路線”、“長征”、“華夏行”、“英烈故里”、“革命老區”等為主題開始了漫長的徒步旅行。他每天徒步行走40到50公里,累計行程18萬公里,足跡遍布我國2600多個縣、市(區)。12年中,他一共磨破了600多雙鞋,用壞了20多個包,寫下旅行筆記170萬字,沿途收集革命文物、老兵日記、報紙書刊2000多件,光為各地部隊作報告就有2200多場。2008年,鄭建偉正式被吉尼斯世界總部和國際徒步聯盟聯合認定為“世界徒步行走第一人”。

追尋抗聯足跡

鄭建偉出身軍人世家,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因作戰勇敢屢獲軍功而由正連職晉升為副團長。雖然身處和平時期,軍人強烈的使命感,驅使他要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力量。鄭建偉徒步行走全國的壯舉,得到了邵華、魏巍等老將軍的肯定。邵華接見他時說:在時下部分人自私自利拜金拜物的大環境下,需要有人奔走呼吁去召喚一種民族精神。魏巍親自為他題詞:壯志可嘉 祝你完成。

身為東北老兵,他早就想徒步行走抗聯路,尋找紅色足跡。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準備,最終確定了徒步行走方案:10月20日(八女投江七十三周年紀念日)啟程,大約三年時間步行4萬公里,八女投江殉難地是重走抗聯路的起點,也是紅色之旅的終點。旅程將走訪八位女英雄的故鄉,拜訪健在的抗聯老將軍、老英雄,沿途義務宣講抗聯精神,收集革命歷史文物。他認為八女精神就是為實現夢想而頑強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沒有人不珍惜生命的。八女英雄為了樸素美好的生活夢想,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堅貞不屈、慷慨赴難,是國家的脊梁、英模的典范。一個國家必須有民族精神來支撐,一個社會必須有公平正義去鼓舞。抗聯精神就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核心價值觀和人生觀。

夢在遠方,路在腳下。鄭建偉是一個有激情、有夢想的人。他深刻地認識到競技體育和紅色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要素,而他正在用矯健的步伐去詮釋毅力和勇氣,用步槍點射般的節奏宣講犧牲和奉獻精神。此刻,一個東北老兵正迎著飄零的落葉,形單影只地默默獨行,同時也享受著沿途的無限風光。

黨員重走抗聯路心得體會【篇二】

為紀念建黨96周年,弘揚東北抗聯精神,6月23日,延吉市總工會全體黨員干部來到汪清縣東光鎮小汪清抗日根據地遺址,開展了重走紅色抗聯路活動。

當日,市總工會全體黨員干部來到東滿抗日英雄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為革命先烈敬獻鮮花,市總工會黨支部副書記盧平秀在現場講述了黨的歷史。隨后,在小汪清抗日根據地遺址,汪清縣東光鎮的工作人員為大家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東滿地區黨的建設、政權建設、小汪清蘇維埃政府的建立和解體過程。全體黨員干部通過重走抗聯路、拓展訓練、吃抗聯飯等方式,銘記歷史,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今后,要繼續發揚和繼承革命先輩無私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不斷增強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緬懷先烈的愛國熱情轉化到實際工作中去,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