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干部正風反腐心得體會【篇一】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高度總結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成效,科學分析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形勢,明確提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體現了中央領導集體憂黨興黨的責任擔當,彰顯了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頑強意志品質,突出了“嚴”“新”“全”“實”等特點。
一是要保持政治定力。要以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勇氣和決斷為示范、為標尺,始終保持出重拳正風反腐、懲治腐敗的立場不變、態度不變、力度不變,在黨中央、中央紀委和省委的領導下,堅持不懈地把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引向深入。
二是要嚴明紀律規矩。要深刻領會中央“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重要意義,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要嚴格落實黨紀黨規,自覺做政治堅定的“明白人”,做遵規守矩的“帶頭人”。特別是臨近春節,更要潔身自好,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覺抵制“四風”問題,不該去的堅決不去,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要的堅決不要,不該送的堅決不送,樹立紀檢監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推進工作創新。要結合形勢任務要求,不斷加大對反腐倡廉特點規律的研究,強化學思踐悟。既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履職擔責,更要推動工作創新,深刻把握、分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轉變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標準和質量,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要把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事關全局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全面學、深入學、長期學,并把重要講話和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精神作為即將召開的省紀委九屆八次全會的重要內容進行專題傳達學習,認真學習領會,把握精神實質,堅決貫徹落實。
紀檢干部正風反腐心得體會【篇二】
當前,反腐敗斗爭已形成壓倒性態勢,但反腐敗斗爭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沒有變。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力度不減、節奏不變。而其中一項重要而具體的方法論,就是“堅決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減少存量,得講究政策策略和方式方法。“應有針對性、靈活性,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堅決嚴肅查處腐敗問題。”在清華大學教授程文浩看來,今年是換屆之年,選好人、用對人對我們黨來說至關重要,換屆期間容易出現腐敗問題,應堅決防止“帶病提拔”,以實際行動打破“屆末之年反腐敗可以收官”等疑慮,也讓圖謀腐敗者在帶電的高壓線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
遏制增量,全會工作報告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方法??“充分發揮反面教材的作用”。“懺悔錄是最好的開展黨性教育的活教材。”中央紀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在1月9日七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編輯了嚴重違紀違法中管干部的懺悔錄,具有很強的警示作用。黨建專家認為,應當通過把違紀干部的懺悔錄印發原案發單位的方法,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領導干部把自己擺進去,對照檢查問題,查找癥結、堵塞漏洞。
“拍蠅”
加大對“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的整治
“遼寧綏中縣網戶鄉新立村村委會原主任楊井仁侵吞占地補償款問題。楊井仁與他人串通,侵吞占地補償款1.5萬元。楊井仁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被追究刑事責任。”2月8日,中央紀委官網通報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68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蒼蠅”雖吸血不多,但其害如“虎”,“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專門對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出部署。當前,脫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針對扶貧領域的突出問題,應重點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絕不能放過在群眾“救命錢”上動心眼、下黑手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特別提出加大對“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的整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胡作非為、欺壓百姓,影響基層政權穩定和群眾安居樂業,是農村地區的“害群之馬”,應下重拳鏟除這些“毒瘤”,保證農村穩定,著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巡察是巡視工作向市縣延伸的有效方式,也是實現監督全覆蓋的重要途徑。目前,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15個副省級城市已開展市縣巡察,巡視和巡察有機銜接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為此,今年應乘勝追擊,繼續擴大巡察覆蓋面,參照點穴式、巡查式、回訪式等巡視工作做法,深入探索常規巡察、交叉巡察、專項巡察等方式,加強對問題反映集中縣鄉的督查,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
紀檢干部正風反腐心得體會【篇三】
“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推動形成全面從嚴治黨良好環境;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堅決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把握和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深化紀律檢查、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組織和制度創新;圍繞堅持黨的領導、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充分彰顯政治巡視利劍作用……”日前,北京市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落下帷幕,仔細盤點,不難發現,首都正風反腐成效頗多。
糾正“四風”問題馳而不息。近幾年,“四風”問題得到有力整治。但鞏固作風建設成果、防止反彈回潮任務還很重。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過去的一年,北京市緊盯隱形變異問題,抓住關鍵時間節點,明察暗訪“節日病”,集中曝光典型案件,形成了強大震懾。數據顯示,,北京市查處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市委實施意見466人,“小官貪腐”440人,成績可圈可點,讓我們看到了首都堅持首善標準,毫不松勁狠抓作風建設的態度,也釋放出持之以恒糾“四風”的強烈信號。
“打虎拍蠅獵狐”毫不手軟。底,西城區政府原常務副區長蘇東,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這只是北京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的一個縮影。,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3216件,增長22.5%。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625人,增長17.8%,其中,廳局級37人,縣處級503人,鄉科級524人。追回“百名紅通”人員1名,緝捕、勸返其他“紅通”外逃人員2名、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6名……系列數字的背后,體現的是北京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保持高壓態勢毫不放松,毫不手軟的良好成效,彰顯的是首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
巡視“利劍”作用再顯。巡視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支撐和重要手段。,北京市巡視工作堅持問題導向,以“一托三”的方式完成三輪巡視,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一年里,各巡視組接待群眾來訪113人次,受理來信來電2872件次。移交問題線索1365件,其中,移交市紀委724件,移交市委組織部17件,移交被巡視黨組織624件。根據巡視移交的問題線索,就立案查處干部25人,其中,局級干部5人、處級干部16人、科級及以下干部4人。首都巡視工作的全面推進,正在讓震懾常在、警鐘長鳴,真正發揮了“利劍”作用。
紀檢監察體制創新不止。首都正風反腐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紀檢監察工作組織和制度的不斷創新。,北京市深入推進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出臺系列規章制度,實現了派駐監督全覆蓋,讓派駐監督“探頭”作用得以更好地發揮;與此同時,還落實提名考察辦法,強化了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積極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成立監察委員會,探索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新法規、新舉措,為首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