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把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精神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用黨代會精神推動各項工作。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有關第十三次黨代會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篇一:有關第十三次黨代會心得體會
歷史發展、地理區位和大自然,給今日武漢留下了許多令人艷羨的資源稟賦和積淀,比如產業基礎、科教人才、區位交通、發展空間、生態稟賦、大都會氣質等。這些是武漢歷史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趕超發展可以大加利用的潛力和優勢。
目前,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都在加速轉型,武漢被各方面看好,底蘊在于這些優勢,在于它們在轉型發展中的競爭力更加凸顯。例如,制造業的回歸和升級,我們有工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創新發展,我們有科教人才優勢;區域協調發展,內需拉動,我們有位處“天元”和長江中游的區位交通優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我們有水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
黨代會報告為復興大武漢注入生動內涵,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正是站在時代發展前沿,站在國家發展大局,對武漢發展潛力和優勢重新認識、重新謀劃。
現在,武漢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和在城市競爭格局中的位勢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優勢的后勁和動力在減弱,優異稟賦的潛力尚未被充分認識和利用。比如,傳統支柱產業面臨升級壓力,新的支柱產業仍在培育之中;大學生和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活力還未被充分激發;水資源還主要是作為自然稟賦而存在;缺少帶動引領城市邁向國際化大都會的亮點區塊。
復興大武漢,必須牢牢抓住優勢,大力釋放潛力,重塑新優勢,使潛在的資源變成現實的生產,使稟賦的優勢變成經濟的優勢。
重塑新優勢,布局謀劃上登高望遠,行動落實上腳踏實地。要把握當前和未來經濟發展的規律趨勢,以更高遠開闊的視野和思路,改造傳統,激活資源,打造新亮點,給歷史和自然積累下來的這些大好稟賦賦予新的內容、新的質量、新的活力,成為城市全新的核心競爭力,能在未來很長時期支撐帶動武漢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比如,傳統產業優勢,要變成制造業升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聚的優勢;九省通衢的優勢,要變成通達國際的能力;大學生數量第一的優勢,要變成創新創業圣地的優勢。
我們還要看到發展的資源要素處于激烈的流動競爭之中,有的優勢也并非我們獨有。以武漢目前的競爭地位和發展態勢,必須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敢于競爭,奮力拼搏,才能盡快重塑實現趕超發展的新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篇二:有關第十三次黨代會心得體會
這次大會,將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攬,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對成都工作的總體要求,科學謀劃成都新一輪發展的戰略路徑,系統回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中心城市,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一重大問題。
在這次黨代會召開前的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在成都發展的重要關頭,省委書記王東明對成都寄予更高期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省委省政府對成都發展格外看重,寄予厚望,王東明書記先后40多次到成都調研考察,提出了“繼續一馬當先,發揮首位城市帶頭引領輻射示范帶動作用;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為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引擎;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提高全方位對外開放水平;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城市經濟綜合實力;推動城市建設管理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科學發展水平;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努力提高民生福祉;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持續用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等一系列重要要求,為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具體部署中,展現出對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進程寄予厚望,也充分體現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如何在具體實踐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到任成都當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范銳平在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和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有兩條清晰的脈絡可循――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對成都的城市能級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對成都的發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變革,對成都的治理體系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塑,對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質是一次全方位的提高。完成好這“四大戰略任務”,必須加強對標學習、加強規律研究,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指導新的實踐。
成都,是四川的成都,也是全國的成都,更是成都人民的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必須堅決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攬,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對成都工作的總體要求,必須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價值追求貫穿到城市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才能更好地推動城市爭先進位與人民生活品質改進提升相得益彰,真正把成都建設成為人才向往、市民熱愛的幸福城市。
這,是一座城市面對人民的重托,發出的鏗鏘誓言。
篇三:有關第十三次黨代會心得體會
今天,肩負著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的期待與厚望,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們滿懷高昂的政治熱情,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這 次大會,是在成都發展新階段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將系統總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成就與經驗,全面系統部署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 和主要任務。開好這次大會,對于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思想新戰略,認真落 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斗,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砥礪奮進、接續奮斗,成都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在以*同志的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團結帶 領全市人民,勇擔歷史使命,搶抓戰略機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順利完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 的各項目標任務。五年來,成都發展取得的成就,是以*同志的黨中央正確指引、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堅強領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歷屆市委力 同心、持續奮斗的結果,是全市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結果。
成 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回顧五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既要堅定發展信心,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 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擔當歷史使命,自覺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工作大局下找準定位,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保持定力,科學 作為,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把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動實踐,對成都的城市能級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對成都的發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變革,對成都的治理體系是一次全方位的完善,對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質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責任。旗幟就是方向,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來對表看齊、統一行動,旗幟鮮明講政治,切實增強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不辜負中央和省委的信任和關懷,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待。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樹立更高標準,擔好歷史使命。成都是四川省會城市、首位城市,承載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使命,擔負著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時代重任。中央和省委對成都發展寄予厚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省委治蜀興川總體部署,提高謀劃工作的站位和境界,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 略、主動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主動服務省委“三大發展戰略”,搶抓歷史機遇、積極奮發有為,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 家中心城市,為全國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堅定發展新理念,開創發展新境界。“建 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中心城市,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擺在全市黨員干部群眾面前的重大歷史課題。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刻把握經濟 發展規律、城市發展規律、現代市場規律和管黨治黨規律,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國 際影響力和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市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鞏固發展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事業成敗,關鍵在黨。我們必須嚴格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不斷提高管黨治黨科學化水平,旗幟鮮明懲治腐敗,持續用力正風肅紀,堅決有力刷新吏治,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執政骨干隊伍。
不忘初心,奮勇前行。我們堅信,全市人民將在新一屆市委帶領下,更加緊密地*同志的,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定會譜寫成都發展 新輝煌。我們堅信,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各位黨代表,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行使權利,積極履行職責,發揚民主、暢所欲言,一定會為成都發 展新征程描繪好藍圖、制定好路徑,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一定能開成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的大會,載入成都發展的光輝史冊。
篇四:有關第十三次黨代會心得體會
武漢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繪就,天時地利已俱備,關鍵在于“人和”,在于全市上下提起精氣神,狠抓落實,齊心協力,迅速形成拼搏趕超的濃厚氛圍。這是一種精神狀態,更是一種干事作風。
抓落實,首先要抓作風;抓作風,需要以改進機關作風開局。全市上下能不能一股勁,最重要的就是各級黨政機關有沒有一種好風氣、好作風。各級黨政機關,是公權力的行使者,是全市工作的發動機。機關作風好,能服務好社會,也能帶動社會方方面面;機關作風差,既服務不好社會,也一定會帶壞方方面面風氣。各級機關里的領導干部,更是黨風政風的“關鍵少數”。打好機關作風建設組合拳,掃除作風之弊,破除發展障礙,提高服務效能,才能為武漢趕超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確保市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取得實效。
現在強調抓作風,絕不是老調重彈。機關作風之弊,有老問題,也有新問題。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作風建設,帶來了機關作風、干部作風的新面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些作風上的頑疾尚待根除,服務不到位、進取不積極、工作不落實、擔當不主動等“新衙門作風”也開始露頭。例如,只微笑不辦事,不貪不占也不干;安于現狀,盲目樂觀,缺乏憂患意識和緊迫感;政策缺乏針對性,不解決實際問題;當“太平官”,怕擔風險不愿改革,怕出事寧可不干事等等。
這類“新衙門作風”,是基層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新熱點,也是拼搏趕超發展的絆腳石。踏上新征程,譜寫新篇章,必須向“新衙門作風”宣戰,大膽亮丑,及時發現及時革除,以免傳染,攪混一池水。
革弊是為了樹新。武漢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藍圖的宏偉和艱巨,需要更加積極、更敢擔當、更能拼搏的新狀態、新作風。形勢是“不進則退、慢進亦退”,機遇是歷史最好,黨代會報告多處出現“世界級”,沒有一種奮力拼搏、誓要成功的勁頭,沒有一批甘于奉獻、善于作為、精耕細作的干將,復興大武漢的新征程就會格外曲折危險。
機關作風問題,有體制機制原因,但主要還是人的問題。改進機關作風,要從領導干部帶頭抓起,要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正反激勵,讓想干事的有機會、敢干事的有舞臺、會干事的有作為、不干事的撤下來。
抓作風絕不能擺姿態、重拿輕放。真抓實干,首先要真抓作風,魄力要大,手段要硬,制度要嚴,用力要持久,要防止下不了手,防止抓一抓就反彈。要有決心,抓到積弊禁絕,抓到人人奮進,抓到行政軟環境全國領先,抓到群眾滿意。
作風彰顯形象、作風成就事業。作風過硬,任何艱難險阻都可以克服;真抓實干,復興大武漢的宏偉藍圖就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