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墻意識”成為了西城的一個品牌,更應成為國家的一種精神。下面是樹立和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快來圍觀吧。
樹立和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篇一】
近日,有一個詞組走紅網絡等媒體,這就是“紅墻意識”。她是北京西城區干部群眾在長期工作生活當中逐漸形成和培育出來的一份特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其的核心要義就是“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
這里也許有人會說,北京西城區緊靠“紅墻”,轄區內有中央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654家,部級以上中央單位120家所以必須有“紅墻意識”;而我們這里沒有“紅墻”怎么向他們學習?我說這是不折不扣的機械性思維!縱觀有關西城區“紅墻意識”的報道,筆者認為起碼對管理者提出兩個方面要求:第一,轉變角色,變管理為服務;第二,根據屬地實際需要主動服務好、服好務。
在“兩學一做”主題教育中,要求在每個黨員爭做合格黨員基礎上,要體現出基層黨組織的整體作用;因此,建立服務型黨組織仍然是一項重要內容。人們常說“管理就是服務。”首先,在為人民服務宗旨下,黨員干部和組織要擺好自己的位置,即:做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要從思想上不斷堅定服務工作理念;而不是站在服務對象的對立面高高在上地指手畫腳。要懂得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應該做到什么程度。其次,想屬地服務對象所想,急屬地服務對象所急。鑒于西城區的特殊地域位置,需要信念上的絕對忠誠、態度上的敢于擔當和標準上的首善。其它地區的服務上,同樣有一個信念、態度和標準問題;只是具體內容等問題有區別罷了。這里必須強調的是,以上三者不是由管理者主觀臆斷,而是由屬地和屬地服務對象的需要決定的!
同時,各級黨組織的服務,不是被動、機械、一般性質的簡單服務;而是要在宣傳、組織、引領的基礎上,圍繞黨的整體工作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負責,以落實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的健康發展這一黨組織的根本任務和目標。今天,要圍繞非首都功能疏解開展工作;“封墻堵洞”拆除違章是“紅墻意識”的具體體現,也是對黨員是否合格、基層黨組織是否發揮出整體作用的一次考驗。
樹立和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篇二】
西城區轄區50.7平方公里,中南海就坐落其間。緊靠“紅墻”的特殊區位,決定了它特殊的使命和責任,也逐漸讓其形成獨有的“紅墻意識”。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期間,西城區始終堅持將“紅墻意識”貫穿其中。在群眾中,有“西城大媽”這樣熱愛黨、熱愛祖國,愿為黨和國家貢獻力量的“熱心腸”;在黨員干部中,有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彎下身子傾聽民聲的領導干部。這些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入常態化建設,西城人更是用他們特有的“紅墻意識”鞏固著已經形成的良好態勢,改善著一息尚存的漏洞死角。“紅墻意識”不僅僅架起了黨和人民的橋梁,更體現出了動真碰硬的黨員精神。自1999年西長安街街道正式提出“紅墻意識”這一詞,就成為了西城區全體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意識紅線。為民謀利、為民解困,任何工作都不能落于人后,不斷用“更好”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不要陪同、不聽報告,騎上自行車就去了。人民群眾有困難,一個電話,相關部門立即執行,趕往現場勘查。同時,“紅墻意識”也體現著人民群眾愛黨愛國的情懷。“和我們是街坊鄰居。”一位“西城大媽”對記者說。一句玩笑話背后,既是西城特殊區位的體現,也是群眾維護和諧穩定政治責任的體現。這些身穿紅馬甲、臂彎紅袖標、頭戴小紅帽的“西城大媽”,2015年幫民警破獲多起惡性案件,2017年提供各類違法線索萬余條。
金色琉璃、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紅墻,一側連接著中央黨政機關,一側連接著地區干部群眾。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西城區人們,都有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黨和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起這一抹最特別的紅。
樹立和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篇三】
學習“紅墻意識”,要對黨絕對忠誠。古語道,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誠為天下倡,突出了忠誠的重大意義。作為黨和國家的黨員干部,對忠于黨忠于人民是必備素質和基本要求。然而,在金錢權利的誘惑下,我們黨內依然存在濫竽充數的黨員干部,他們不僅不履行黨員義務,還違反黨的紀律,對黨忠誠更無從談起。在當前面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黨員干部更應該樹立“紅墻意識”,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領悟系列重要精神講話,養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嚴謹,做到心無雜念、德無雜質、行不亂章。
學習“紅墻意識”,要盡顯責任擔當。責任是信念之基,擔當是力量之源。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買紅薯。在其位謀其政。為官一日,責重山岳,擔重千鈞。廣大黨員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要勇于擔當,大膽負責,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真正為百姓服務,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不能推卸責任。要心懷“但愿蒼生俱溫飽,不辭辛苦入山林”的使命感,“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責任感,“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在挑戰中把握機遇,真抓實干,久久為功,真正讓“紅墻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學習“紅墻意識”,要堅持首善標準。“和我們是街坊鄰居。”西城大媽的玩笑話背后,既體現了西城特殊的區位,又體現了群眾維護和諧穩定的政治責任。學習“紅墻意識”要牢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首善標準,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斷創新,以最高的服務水平、最嚴格的工作標準為黨和國家交出滿意的答卷。
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紅墻意識”成為了西城的一個品牌,更應成為國家的一種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要將“紅墻意識”根植心中,激發心中使命感與責任感,身體力行,以“水滴石穿”的韌勁擼起袖子加油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