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發老同志帶領群眾歷時30余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充分發揮咬定目標、苦干實干精神,踐行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下是CNFLA小編精心整理的心得體會,一起看看吧。
向*楷模黃大發學習的心得體會【1】
為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向先進典型學習,爭做合格黨員,1月3日,構皮灘鎮組織全鎮干部職工在鎮政府四樓會議室認真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跡。
黃大發同志的主要成就
1995年前的草王壩因為缺水,全村種的是包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飯,只能吃包谷沙,無水、無電、無路,男人娶不上媳,光棍村的名聲不脛而走。
1959年,23歲的黃大發被推選為草王壩大隊長,黃大發立誓:決心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于是,他義無反顧地開始了這段艱苦卓絕的修渠歷程。
沒有任何修渠技術,測量靠豎起幾根竹竿用眼睛瞄;沒有水泥,溝壁直接糊上黃泥巴;沒有起重設備,就在腰間拴根草繩下到擦耳巖用錘子鑿。不知道什么叫導洪溝、分流渠,洪水一來,溝渠和草王壩人的心被沖得七零八落。修修補補十幾年,水就是進不了草王壩。修渠失敗,黃大發沒有選擇蠻干。他暗下決心學習水利技術。三年時間,在積累了大量修渠知識后,黃大發要重啟修渠計劃。經過專業測繪和精心謀劃,修渠項目再次得到縣、鄉政府支持,從當時并不寬裕的財政里劃撥6萬元資金和38萬斤玉米。
1992年春天,水渠動工。每天,兩百多人的隊伍跟著黃大發扎進深山修渠,施工隊負責在前面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著挑土方砌堡坎。
過年了,大家都想過個閑年,卻看到黃大發帶著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沒錢買,黃大發赤腳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藥,腳板磨破皮,雙腳血淋淋的。就這樣,春去冬來,風餐露宿,三年時間,草王壩人勒緊褲腰帶,用雙手硬生生鑿出了絕壁引水的奇跡!大渠竣工,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這條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歷時36年完成。
水通了,黃大發又帶領群眾開展“坡改梯”。在黃大發和村兩委的努力下,群眾正逐步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全村現有核桃5200多畝、柚子650畝、海椒2000畝,牛羊養殖大戶超過30戶。2017年底,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6500元。
黃大發的先進事跡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認為,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跡,是貫徹落實關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的鮮明體現。他以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責任擔當,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踐行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詮釋了的深刻內涵,展示了貧困地區基層干部帶領群眾克服困難、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堅強意志。他不愧為基層黨員干部的優秀代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時代楷模。
我們要全面深入學習和踐行黃大發同志不忘初心忠誠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善于學習苦干實干的奮斗精神、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清廉品德。要牢記宗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爭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優秀黨員,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鎮干部職工要深入學習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跡,緊密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自覺履行黨員干部職責,堅定信念,爭做脫貧攻堅排頭兵。
向*楷模黃大發學習的心得體會【2】
“真正實干的好干部!”
《這位當代“愚公”,在懸崖峭壁上鑿出7千米水渠,現實比神話傳說更震撼!》,4月19日,來自中國日報網的雙語新聞,早早突破10萬+的閱讀量。網頁的下面,好評如潮,點贊無數。
“感動!看得我眼睛都濕潤了,跟他們比起來,我們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還能叫苦嗎?”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發鑿渠。”
“感動中國就應該是這樣普通而偉大的平凡人。”
4月18日起,中國的主流媒體把目光都放到了貴州遵義,聚焦到老共產黨員黃大發同志身上,和他帶領村民歷時36年懸崖絕壁上鑿出的生命水渠上。
18日,新華社發布長篇通訊《為了鄉親,他在峭壁鑿出萬米“天渠”》;19日,人民日報以《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為題對黃大發事跡進行報道;20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黃大發:一生只為一清渠》為題,作了長達4分50秒的新聞報道。
幾天來,國家級的報紙、網站、電視臺,都陸續對黃大發老支書的事跡進行各具特色的報道。
“大發渠”的新聞報道在播州區引起強烈反響。全區黨員干部和80多萬人民群眾,自發地掀起了向老支書學習、向老支書看齊的熱潮。
“黨員干部必須裝著人民,那才是人民的好干部,才能走到人民的心中,才能把事辦到人民的心坎上。”和平(鴨溪)經濟開發區的干部魯迅雷,在參加單位組織的集中學習后,由衷地感慨道:黃大發一生只為一道渠,幾十年,堅持不懈,精神可嘉,由衷敬仰,這就是一個基層黨員的信仰,寧靜致遠,沉默有聲。
“再學習,再宣傳,全區再次掀起‘大發渠’精神學習熱潮。”中央級的新聞報道還在持續,學習老支書精神的高潮火熱掀起,讓“大發渠”精神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堅強精神動力,也正在播州區這片熱土落地生根。
向*楷模黃大發學習的心得體會【3】
近日來,各大中央媒體對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跡進行了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他被譽為當代愚公。黃大華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書,從60年代開始,歷時36年,他帶領全村群眾,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繞過三重大山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千百年來該村滴水如油的歷史。讓人稱奇的是,在沒有現代化設備和高級技術團隊的參與修造下,該渠經過評估,質量過硬,設計合理,可以這樣說,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工程“奇跡”。
黃大發憑借忠誠的信仰、驚人的毅力、憑借開展群眾工作的出色能力帶領基層黨支部和村民,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是讓人敬仰“當代愚公”,是我們廣大黨員的一面旗幟,值得我們廣大干部學習。
學習黃大發同志善于團結群眾。
他深知只有團結全村每一個人,才能解決村里的難題。他把群眾當親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講話、信得過的方式辦事,真正做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工程途徑三個村,十余個村民組,根據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戶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傳說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類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黃大發45年的要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當選,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擁護。
學習黃大發同志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
在當代大環境下,修造這樣一個水渠也許算不上一個大工程,但對于閉塞貧困的小山村來講,要成功卻要面臨重重困難,包括資金、技術、人力等各個方面。黃大發同志堅持黨員干部帶頭干,遇到困難自己先上,面對艱險從不退縮。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術而失敗,黃大發明白光靠蠻干是不得成功的,主動申請到鄉鎮水利站跟班學習。幾乎半文盲的他,從零起步,一個字一個字地摹,一張圖一張圖地學習,最后變成了專家。黃大發有著難以想像的決心和毅力,他36年來一件事,一輩子一個目標,帶領全村鑿出一條生命渠,讓鄉親們吃上白米飯,過上好日子。
脫貧攻堅的路需要千千萬萬個黃大發,需要千千萬萬個新愚公,需要他們一心為民、不畏艱險、志拔窮根、克難攻堅的共產黨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