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作為重要的議題,無疑是對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和反腐工作的總結和繼續深化,也是制度層面鞏固反腐敗實踐成果的體現。從嚴治黨也是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然舉措。下面思而學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貫徹學習十八屆六中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篇一:貫徹學習十八屆六中心得體會
歷史在見證,人民在期待。2017年10月24日至27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全面系統的戰略部署,將在黨的建設光輝歷程中,鐫刻下時代經緯,引領邁向更加廣闊的新天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黨中央滌蕩“四風”,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鐵腕反腐,黨心民心為之一振;強調“四個意識”,加強黨的團結統一,維護堅強領導核心;踐行群眾路線,倡導“三嚴三實”,推動“兩學一做”,深化黨內教育,鍛造合格黨員……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氣。作為一個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只有把“五個必須”貫穿全面從嚴治黨的全過程,才能擔負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民族復興夢想的使命。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加強思想建設。思想建設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開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些人蛻化變質,一步步走向腐化的泥潭,往往是從思想上的病變開始的。重視思想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開展了一系列黨內教育,目的就是為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魂”,防止思想決堤。全面從嚴治黨首先嚴在黨員思想上,要從理想信念、黨性修養、理論學習、警示教育等方面抓起,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牢牢抓住思想教育這個從嚴治黨的根本,讓廣大黨員保持高度警惕,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襲,把握正確的思想航向。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強化制度建設。*同志指出:“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制度”。2015年10月,*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這是黨的十八大后全面落實從嚴治黨重要舉措,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離不開制度保障,“嚴”字不能停留在紙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一旦法規制度成為擺設,就會產生“破窗效應”,對任何觸犯法規的行為,必須嚴格依照法規制度,以“零容忍”的態度進行懲處,不留“暗門”,不開“天窗”,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以違者眾而放任,不折不扣地將法規制度落到實處,積極營造人人遵守制度、敬法畏紀、按規矩辦事的氛圍,使全面從嚴治黨深入人心。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嚴肅黨內生活。*同志指出:“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從古田會議首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到延安整風建立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礎,再到改革開放之初制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95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中,錘煉黨性、砥礪品格。嚴肅認真的黨內生活,增強了黨的團結統一,提高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如果黨內政治生活的大熔爐長期不生火,變成了沒有溫度的冷灶臺,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功能。黨內政治生活松一寸,黨員干部隊伍就散一尺。只有嚴肅黨內生活,才能讓錘煉黨性的熔爐真正熱起來。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嚴明黨的紀律。*同志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政黨,靠什么來管好自己的隊伍?靠什么來戰勝風險挑戰?除了正確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外,必須靠嚴明規范和紀律。”紀綱一廢,何事不生?紀律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保持黨的戰斗力的基本條件,從近年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來看,違法必先破紀,干部走向腐敗,大多是從突破紀律、破壞規矩開始的。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樹立規矩意識、增強紀律自覺,筑起紀律和規矩的堅固防線,堅決在法紀之下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開展工作,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終做遵規守紀的表率。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以“釘釘子”精神,一著不讓抓好規章制度落實,使黨紀黨規始終成為帶電“高壓線”。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落實治黨責任。“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全面從嚴治黨是黨員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責任,各級黨委及其書記必須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進一步深化“責任不明確、責任不落實,就做不到從嚴治黨”的思想認識,將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主動把責任記在心、扛在肩、抓在手,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無往不勝。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強力問責倒逼責任落實,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督促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在其位、謀其職、擔其責,真正使管黨治黨嚴起來、實起來。
揚帆起航,正當其時。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必將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走向新境界、新高度、新成就,必將鍛造一個更加堅強有力、更加蓬勃向上、更加團結奮進的共產黨,使我們黨始終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
篇二:貫徹學習十八屆六中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再一次堅定了我們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和信心,黨的建設迎來了又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作為政府聯系內外、促進交流發展重要平臺的政務服務工作,必須要把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有機結合起來,以更高的高度、更寬的視角、更新的思維,對政務服務工作進行全面的審視,從而賦予政務服務工作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一、更新觀念,理清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工作思路
思路決定出路。新形勢下,政務服務工作一定要著眼大局,找準位置,突出自身優勢,以大服務促進大發展,有效發揮政務服務工作展示資源優勢、樹立形象的窗口作用和對外交往、促進經貿合作的平臺作用。
1.要在圍繞中心干工作上著力。從政務服務工作的本質特征和職能任務上看,政務服務工作所做的事,應該是領導想的事和本地區發展的大事,政務服務工作無小事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因此,政務服務工作只有圍繞中心干工作,才能準確把握政務服務工作的定位,提高政務服務工作的地位和影響力。近幾年來,我們珠海市接待辦,牢牢把握珠海市呈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深刻領會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意圖,始終關注珠海市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堅持圍繞中心干工作,開展全方位、多功能、綜合性的服務,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各級的充分肯定。
2.要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上用勁。政務服務工作是聯系內外,加強溝通的中樞和對外交往、經貿合作的平臺。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好這一優勢,有效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應作為檢驗政務服務部門工作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標志。作為政務服務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政務服務工作的中樞特性、參謀助手特性、信息中心特性,通過細致周到的服務,積累豐富的信息和社會資源,以人氣聚財氣,促進地區之間的友誼,加快信息之間的傳遞,為領導間的互訪,招商引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3.要在融入文化品位上深入。在政務服務工作中,文化最能展示一個城市的歷史沉淀和底蘊以及改革創新的精神風貌,從而賦予政務服務工作豐富的內涵和活力。因此,在政務服務工作中要努力體現區域資源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和廉政文化。堅持突出地方性、體現特色性、富含人文性,融文化于政務服務當中,大力開展文化性的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展示本地區文化實力,提升政務服務工作的內在價值和品味。
4.要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上從嚴。新形勢下,政務服務工作必須要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重要內容和底線,這是體現政務服務工作講政治的重要方面。政務服務部門要組織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熟悉相關規定的內容和要求,努力增強遵紀守紀、按制度辦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政務服務工作中,為領導把好關,嚴守底線,厲行節約,規范政務服務,做到熱情而不鋪張,高雅而不奢侈,精致而不寒酸。
二、勇于探索,創新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政務服務工作機制
牢牢把握住政務服務工作運行機制中的關鍵環節,探索和創新工作方式,工作載體,使政務服務工作不斷體現時代氣息,實現政務服務工作效能的不斷提升。
1.制定周密細致的政務服務方案。力求從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各方面體現本地區特色,把本地區的亮點、發展戰略、資源優勢、優惠政策列入手冊,在選擇參觀路線和考察點時,務必體現一些優秀成果,讓來賓關注我們,了解我們的投資優勢,把更多的客商吸引到本地區的經濟建設上來。
2.建立聯動合作的辦公機制。近幾年,我們珠海市接待辦,在內部設立值班室的基礎上,與市委辦、市府辦等重要部門和上級部門以及接待點建立了對接合作機制,形成了政務服務工作的中樞和指揮平臺,從而打破了條塊分割,各自為主的局面,建立起統籌聯動、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參與、共同服務的大政務服務格局,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政務服務工作的效能。
3.形成信息模塊化辦公網絡。多年來,珠海市接待辦非常注重檔案建設、信息采集和接待點調研工作,建立了多個信息模塊,并及時充實和完善。在實際工作中,這些信息模塊的建立,為我們及時了解掌握來賓的情況和意圖、選取考察點、制定政務服務工作預案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依據,增強了政務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特別是在制定政務服務預案時,通過各信息模塊和網絡辦公,節省了大量的工作量和時間。
三、加強學習,提升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政務服務能力
政務服務工作能不能做好,關鍵還是要靠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打造過硬的政務服務隊伍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能力。
1.要加強業務能力的培養。每月要固定時間,集中政務服務人員加強學習培養,一方面,加強學習教育,強化政務服務人員的政治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保密意識、規范意識、節約意識、廉潔意識七個意識,提高政務服務人員政治素養。另一方面, 加強業務培訓,使政務服務人員掌握并精通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情況以及人文歷史、資源優勢、發展戰略、區域特色、政務服務業務等各方面的知識,確保政務服務人員成為本專業的行家里手。
2.要加強參謀輔政能力的培養。要教育引導政務服務人員,善于廣泛收集整理各方面的信息,充分發揮耳目和外腦的作用。在政務服務工作中,要先謀而后動。做到心里有事、手中有活,眼里有人,做到拾遺補缺,及時補臺,為領導分憂解難,確保政務服務任務順利圓滿。
3.要加強協調能力的培養。政務服務工作往往涉及很多領導、部門和人員,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必須要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要教育政務服務人員強化協作意識、大局意識、細節意識,加強與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聯系,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暢通請示報告和協作機制,在政務服務工作中,要腦勤多思考,嘴勤多追問,眼勤多觀察,善于及時協調各方力量解決問題。
4.要加強服務能力的培養。要教育引導政務服務人員把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作為政務服務工作的追求,樹立全心全意服務的思想和細致周到的工作作風。特別是對待政務服務對象,態度要真誠,對人要熱情,工作要細致,服務要周到,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到主動,超前,個性化。
5.要加強情商的鍛煉培養。政務服務工作相對繁瑣復雜,必須要善于與人打交道,具有良好的耐心、熱情、風度和心理素質,因此,沒有良好的情商是無法勝任政務服務工作的。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情商的學習培訓,使政務服務人員充分認識到良好的情商在現實社會和政務服務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相關知識,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以及與不同人員打交道的技巧,同時,可借鑒企業的做法,開展情商拓展培訓,努力打造一支文明禮貌、不亢不卑、言行得體、善于交際、大方端莊的過硬的政務服務隊伍。
篇三:貫徹學習十八屆六中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8875.8萬黨員(截至2015年底)的超大型政黨,其成員總數超過德國等歐洲大國人口。作為的領導核心,要領導和治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國家,黨首先必須嚴格淬煉、鍛造自身,以全面從嚴治黨來保障和推動高效治國。從這個意義上講,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內監督,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確保黨的純潔性、先進性、革命性,不僅關及黨自身的生死存亡,也關及民族偉業的興衰成敗。
十八大以來,以*為黨中央十分重視黨的建設,在按照“五位一體”總布局推進、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過程中,始終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戰略之魂、軍帳之帥。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效抑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黨風、政風、軍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堅持鐵腕反腐,以極大的政治決心和政治勇氣嚴懲貪污腐化分子,達到了齊黨心、穩軍心、得民心的巨大政治效果。通過強調“四個意識”、倡導“三嚴三實”、推動“兩學一做”,加強了黨的團結統一、提高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強化了黨內學習教育、嚴肅了黨內政治生活、凈化了黨內政治生態。
誠然,在我們為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歡欣鼓舞的同時,必須冷靜思考一個更加根本、更加長遠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如何建構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從而確保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持續、有效推進?鑒于黨的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法治國家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改革和完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將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做法、措施、經驗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的制度化水平。
十八大以來,以*為黨中央十分重視黨內制度建設。
從制定“中央八項規定”,到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到出臺《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在短短4年內,中央創設或修訂的黨內法規超過50部,占現行150多部中央黨內法規的三分之一多。黨章是黨內根本大法,是黨內政治生活的總規矩,基此創設的全部中央黨內法規與黨章一道構成了黨的制度體系,它們和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優良傳統、優良方法共同構成了黨的政治規矩,全體黨員務須嚴格遵循。
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受市場經濟以及形形色色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部分黨員同志的理想信念變得淡薄、黨性觀念變得淡漠,“黨內政治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比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講黨性講關系、不講原則講圓滑、不講正氣講‘和氣’,把批評和自我批評變成‘表揚和自我表揚’。二是隨意化。一些黨組織不按章辦事,黨內政治生活不及時、不堅持、不規范,黨內情況不通報不反映,黨內政治生活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三是平淡化。開會時看‘出勤’而不講效果,討論時也發言而不管質量,習慣念報紙、讀文件,照本宣科走過場,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嚴正指出:“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制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愿、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的“七個有之”高度概括了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
十八屆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這一重大歷史課題,為全黨制定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必將進一步完善黨的政治規矩。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對于每一名黨員來說,既是行動指南,也是行動鐵律,是任何一名黨員參與黨內政治生活不可逾越的政治紅線;黨內監督條例,既是黨內法規之一,也是監督黨內法規貫徹、執行情況的法規,是連接黨內法規和黨內政治生活、政治實踐的制度紐帶。因此,制定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修訂黨內監督條例,不僅會進一步完善黨內政治規矩,而且必將使得各項政治規矩有效地運轉起來。
總之,十八屆六中全會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的創制成果,必將對建構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確保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持續有效推進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而將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進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鍛造堅強的領導核心、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