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講話謀振興闖新路心得體會【黨員篇】
昨天上午,合肥市委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會,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在會上發言中指出:“在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觀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集中展示時,對科技人員說,合肥這個地方是‘養人’的,培養出了這么多優秀人才,是創新的天地。這體現了對科教事業的情懷,以及對創新寄予的希望。這對合肥來說,是巨大的鼓舞。鼓勵安徽省要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那么,合肥就是‘排頭兵’。”
關于創新,吳存榮坦言,“合肥要向深圳學習”。目前,合肥雖然在構建幾個大科學平臺,但是還需要擴大創新主體,利用合肥“養人”的優勢,與國內知名的高等院校加強合作交流,鼓勵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市場創新,吸引創新人才,在招商引資時盯緊新一輪大規模產業轉移,尤其是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合肥要大力發展‘沒有天花板’的產業,例如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并根據產業發展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為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搭建服務平臺、積極招才引智。”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吳存榮要求,合肥要結合城市的定位補短板,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要素水平;結合城市功能布局,去產能、去庫存,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而在談到最近很“熱”的房地產市場問題時,吳存榮表示,一定要防止房地產大起大落。“合肥市委市政府已經在著手研究調控的措施,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影響城市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吳存榮強調,合肥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下好民生幸福共享棋,尤其是在教育、醫療、生態環境保護、交通、扶貧攻堅等方面,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做好“兩學一做”工作,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堅持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2、學講話謀振興闖新路心得體會【黨員篇】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是解決矛盾問題、促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是開展一切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創新是過程和手段,實事求是是目的和歸宿,任何有價值的創新,都只能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組織工作的政治性、導向性很強,組工干部要帶頭尊重實際、尊重規律,察實情、重實用、求實效,以實事求是的作風推進組織工作改革創新,帶動形成正確的創新方向。
一、創新不是無基礎的空想妄想,思路的謀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貼合實情需求
建“空中樓閣”,搞“大躍進”,不是創新。實踐證明,脫離實際,空想妄想,拔苗助長,不但不能促進工作,反而會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給事業帶來“創傷”。在創新思路的謀劃上,要牢牢把握本地的具體情況,按照有利于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有利于服務群眾、有利于提高滿意度的原則,深入調研、冷靜思考、科學謀劃,不能忽視現實、盲目跟風。一要充分考慮基層基礎。拔苗助長只會走入歧途,其結果往往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實踐中,一些創新工作從形式看很好,但卻沒有長久的生命力,甚至“胎死腹中”,就是因為脫離了工作基礎,使創新目標成了遙不可及的“烏托邦”。要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推進組織工作創新,把握好時機、力度和節奏,根據工作基礎區別定位、分類謀劃,形成全面進步、梯次成長的良性創新機制。二要充分考慮承受能力。創新離不開人力、物力、財力、精力作保障。程序越搞越復雜,增加工作成本,加重基層負但,投入和成效不成正比,只會引起基層的反感和抵觸,更談不上工作成效。創新思路的謀劃,要把握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避免人為“復雜化”的傾向,堅持效率、效益相統一,統籌考慮,審慎出臺。三要充分考慮現實需求。需求就是導向。背離形勢要求、背離群眾需求的創新,只會被時代所拋棄、被群眾所拋棄。要克服“閉門造車”的不良傾向,準確把握上情、下情、民情,堅持從實際需求出發謀劃創新,使創新工作適應形勢發展、符合群眾意愿。
二、創新不是無原則的蠻干盲進,方法的制定必須堅持實事求是、遵循客觀規律
搞“永動機”,“闖紅燈”,不是創新。違背規律和規則,創新將成為脫韁的野馬、失控的車頭,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推進創新心要熱、頭要冷、步子要穩、方法要得當。一要探求規律。毛澤東同志講:“不論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做事情是如此,創新也是如此。要多學、善思,把組織工作規律研究透,才能干明白、有創新、得實效。二要尊重規律。“永動機”之所以搞不成,就是因為違背了“能量守恒”的科學原理。在制定創新方案時時,要對創新設想進行規律規則相容性檢查、措施方法可行性檢查、功能價值合理性檢查,這樣才不會空耗心思、取得實效。尊重規律,集中表現在遵守規則上。組織工作的政策性、原則性很強,要積極改革創新,但象“黨管干部”這樣的原則、底線任何時候也不能突破、違背。三要應用規律。認識、掌握了規律,不用也是白費。如干部培養,要把握干部成長規律,嚴格按照干部成長的階段性、順序性、差異性的特點開展工作,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只有善于應用規律,按規律辦事,創新工作才能在實踐中獲得成功,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新不是無實效的標新立異,目標的定位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解決實際問題
搞“名詞翻新”,“新瓶裝舊酒”,不是創新。刻意制造“轟動效應”,亂提所謂“新思路”、“新口號”,名曰改革創新,實為嘩眾取寵。創新始于問題的提出,終于問題的解決。不能為創新而創新,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研究和解決問題作為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要發現問題。看不到問題就談不上解決問題。要了解真實情況、發現深層次問題,不能滿足于坐在機關打電話、聽匯報、看材料,必須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認真調查研究。要深入持久地開展組工干部下基層活動,不走“固定路線”,不打招呼,不亮身份,多聽勤走善問,與一線干部、基層群眾零距離接觸、無障礙交流,讓深層次問題“浮出水面”。二要正視問題。發現問題是基礎,正視問題是態度。對存在的問題、出現的矛盾麻木不仁或忽視漠視,破解難題、創新發展就會成為“紙上談兵”。要有“揭傷疤”的勇氣,敢于直面問題、正視問題,這樣才能贏得創新主動權,及時把握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最佳機遇期,創造性開展工作,避免問題和矛盾的進一步演變和惡化。三要解決問題。創新不是目的,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創新成效到底如何,群眾是否真正滿意,最終要看問題解決得怎么樣。要采取“部長領銜、項目化管理”的方法,對組織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影響形象的突出問題,通過實施“部長項目”、“科長項目”、“科員項目”,制定方案,明確目標,限定時限,落實責任,從而引導全體組工干部集中精力攻堅破難,推動工作的創新、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