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決定作為,狀態決定形象。在這個干事創業的時代,全市上下都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開展懶政怠政“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專項治理活動,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住成效,以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風清氣正,帶出整個城市的精氣神。下面是關于怠政懶政四個不為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
“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讓全面小康圖景化為現實,就得有奮發進取的狀態,就得有務實重干的作風。
市委決定,今年在全市開展懶政怠政“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專項治理活動,旨在解決一些干部存在的作風不嚴不實問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強化各級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和政治生態。
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近些年,我市深入開展“三治三提”作風建設專項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明顯增強,辦事效率得到提升,機關作風持續改善。但也有部分干部存在在其位不謀其政,思想滑坡消極懈怠、本領恐慌能力不足、責任缺失不敢擔當、紀律松弛作風渙散,“庸庸碌碌守攤子、平平安安占位子、渾渾噩噩混日子”等“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四個不為”問題,是作風建設路上的“攔路虎”、阻礙改革發展的“絆腳石”,必須予以清除。
堅決整治“四個不為”,是推動改革發展的需要。在許多地方和部門,改革之所以有序推進,事業發展之所以風生水起,得益于領導干部殫精竭慮地謀劃、各級干部“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而在有的地方,改革發展之所以“濤聲依舊”、“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正在于有令不行、有責不擔,“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開放招商、項目建設、中心城區發展,每向前一步,都會碰到復雜難題、觸及一些矛盾,沒有好的作風工作如何順利推進?
堅決整治“四個不為”,是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實在在干活做事,是我們黨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一貫要求,也是各級干部應當踐行的基本準則。如果門難進、臉難看的“機關病”不治,群眾就不會高興;如果踢皮球、打太極、事難辦、事不辦等情況存在,群眾就不會滿意;如果黨員干部刁難敷衍、不在狀態、庸懶散,群眾就會有怨言。
堅決整治“四個不為”,是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的需要。古人云,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破除“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不良作風,就難以樹立全新氣象、嶄新面貌、優良政風。整治“四個不為”,就是在講認真上下功夫,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在立破并舉、扶正祛邪上下功夫,確保作風建設力度不減、溫度不降、常抓不懈,進而形成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把群眾期盼的良好作風變成常態。
延伸閱讀:全市開展懶政怠政“四個不為”專項整治方案
為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踐行“三嚴三實”,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切實解決當前部分黨員干部“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簡稱“四個不為”)問題,切實營造“崇尚實干、狠抓落實”的政治生態,市委決定,在全市深入開展懶政怠政“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專項治理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開展“四個不為”專項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三查三保”活動和作風紀律集中整頓活動,廣大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明顯增強,辦事效率不斷提升,機關作風持續改善,有力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但也有部分黨員干部難以適應新常態,存在著在其位不謀其政,思想滑坡消極懈怠、本領恐慌能力不足、責任缺失不敢擔當、紀律松弛作風渙散,庸庸碌碌守攤子,平平安安占位子,渾渾噩噩混日子等“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問題,嚴重侵蝕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損害干部隊伍整體形象,影響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要牢牢把握“一個定位”“兩個率先”“三個標桿”“四個永城”“五個路徑”“六個更加”的總體思路,確保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須抓住干部這一決定性因素,扭住作風這一根本性保障,切實解決“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問題,進一步推動廣大黨員干部作風根本性轉變,著力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迸發干事創業激情,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大舞臺,讓不干事、不能干、干不成事的人沒有市場。
二、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密結合“4+4+2”黨建制度體系建設,以解決“四個不為”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促進各部門各單位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推動各級黨員干部主動擔責、履職盡責,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解決“中梗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不斷鞏固和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永城提供強大動力。
三、工作目標
(一)解決思想消極、精神懈怠問題,實現人員高素質,工作有激情,治理“不想為”;
(二)解決本領恐慌、能力不足問題,促進服務高質量,辦事高效率,治理“不能為”;
(三)解決責任缺失、不敢擔當問題,增強責任擔當意識,主動履職高效作為,治理“不敢為”;
(四)解決履責不力、失職瀆職問題,強化教育懲處監督,運用執紀“四種形態”,治理“不作為”;
通過“四個不為”專項治理,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為群眾、為企業提供快捷高效優質服務,營造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流發展環境,推進作風建設、為民服務長效機制落地生根。
四、治理范圍及對象
專項治理范圍: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其所屬機構,市管各企業和學校,以及工、青、婦等各人民團體,具有或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的單位或組織。
專項治理對象:上述部門和單位中的領導干部、工作人員,重點是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系密切的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和重點人員。
五、重點任務
(一)推進簡政放權。堅決砍掉各類無謂的證明和繁瑣手續,最大限度簡化辦事流程,“無底線”壓縮辦理時限,推進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進駐辦事窗口;完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推行網上辦理和網上咨詢;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收費,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加快建立市、鄉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二)開展項目化督查。把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重點項目和重要工作進行量化分解,實行項目化管理,落實項目推進責任制,按照時間節點進行項目化督查。對重點項目建設、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涉農資金使用、“十大民生工程”重點開展集中督查行動,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進展緩慢、審批推諉扯皮、執法監管不力、資金違規使用等問題。對未能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對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放任不管、推進不力的,責令限期整改,追究責任。
(三)推進落實三項清單。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清單確權,規范用權。制定權力清單,劃定權力邊界;厘清責任清單,明晰部門應承擔的責任;建立負面清單,明確本部門本單位禁止事項。依托“互聯網+”,搭建政務服務網上運行平臺,公開公示三項清單,實現網上曬權、網上行權、網上監督和網上惠民。
(四)持續推進干部輪崗交流。加大部門間、科室間干部輪崗交流的力度,探索創新輪崗交流機制,規范輪崗交流的對象、條件、方式、年限、程序等,激發干部活力,解決干部長期在一個單位、一個崗位,缺乏工作熱情和動力,因循守舊、懶政怠政,甚至利用關鍵崗位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問題。
(五)清理“吃空餉”和“空掛工作關系”。嚴肅編制、組織人事、財經工作紀律,推進編制、組織人事、財政制度改革,強化公職人員工資及工作關系規范管理,嚴明紀律,堵塞漏洞,鞏固擴大“作風紀律集中整頓”成果,澄清公職人員工資和工作關系底數,加強和規范全市公職人員人事編制和經費管理,建立規范完善的人事和工資管理機制,解決財政供養人員長期脫崗“吃空餉”和弄虛作假在事業單位空掛工作關系等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
(六)強化首席服務官和效能十二項制度。嚴格落實首席服務官制度,全程服務落地項目。按照“小機構、大服務”的管理模式,明確責任分工,提高服務效率。推行政務公開、崗位責任、人員去向告知、首問負責、AB崗、一次性書面告知、通知書、并聯審批、服務承諾、限時辦結、超時默認和責任追究制度,強力推行“零停留”辦公、“零差錯”辦理、“零關系”辦事,推進行政事項辦理提速提效。
(七)開展百家點題。選取100家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對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點題。相關部門要認真查找工作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建立臺賬,公開承諾,限期整改,整改結果公之于眾,接受社會監督。
(八)組織萬人評議。走群眾路線,讓群眾參與,請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組織社會各界對重要部門、關鍵科室懶政怠政、“四個不為”情況進行排序式民主測評,評議結果全市通報。對評議結果后三名的職能部門、后十名的科室主要負責人給予誡勉談話、調離工作崗位、免職等處理,部門和科室列為重點監控單位。
六、方法步驟
“四個不為”專項治理活動為期一年,分三個階段進行。明查暗訪、懲治追究問責貫穿始終。
(一)動員部署、學習討論階段(2-3月)。一是層層召開專項治理活動動員會議,廣泛深入發動。二是各鄉鎮各單位制定活動方案,采取集中學習、自學、專題輔導等方式深入學習,提升思想認識。三是開展“四個不為”專項治理大討論,圍繞“四個不為”問題,以“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為主題開展思想大討論,自覺做到“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四是開展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專題教育培訓,把《永城市作風紀律集中整頓活動學習讀本》,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為重要內容,組織知識測試。五是開展公開承諾活動。每名公務人員都要簽字背書,保證“不讓工作在我這里貽誤、不讓辦理的事項在我這里積壓、不讓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辦事人員在我這里被冷落、不讓不良風氣在我這里出現、不讓單位形象在我這里受損害”。
(二)查擺剖析、整改提高階段(4-9月)。各鄉鎮各單位及每名人員要結合工作職能、崗位職責和工作實際,突出問題導向,深入查糾存在的“四個不為”問題。一是逐人、逐事、逐項查找問題,敢于揭短亮丑,敢于正視不足,敢于觸及矛盾,把問題找準、找深、找透。二是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入查找本部門本單位存在的工作落實不到位、執法監管不力、影響工作成效的體制機制等問題,并幫助每位黨員干部查找問題。三是通過網絡調查、走訪、座談、發放問卷等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四是對查擺出的問題,要建立問題臺賬,在深刻剖析根源的基礎上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逐項整改、逐一銷號。
(三)建章立制、總結提升階段(10-12月)。堅持把解決問題與建章立制緊密結合起來,以“實際、實用”為原則,著力構建四項長效治理機制,營造優良的干事創業環境:一是健全目標責任管理機制。按照法律規定和“三定”方案,在制定“三項清單”的基礎上,把職責法定化、責任具體化,科學劃定責任,明確工作流程,做到責任清晰、任務量化、落實有度、評估有據,促使黨員干部忠誠履職,依法行政,高效服務。二是改革干部管理機制。探索完善干部能上能下配套制度,暢通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渠道;探索干部試錯免責機制,對符合中央精神、改革方向的實踐探索,允許失誤,著力消除怕觸紅線的“不敢為”思想負擔;促進干部輪崗交流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引導干部 “為官有為、為官作為”,“有為才有位,有位要有為”,不讓干實事者吃虧。三是完善績效管理考評機制。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和績效考評體系,量化工作指標,績效真正掛鉤,獎懲真正兌現,把考評結果作為晉級晉升、評先評優、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切實解決干與不干、干好與干壞一個樣問題,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四是建立“四個不為”監督檢查懲處問責機制。制定“四個不為”監督檢查和問責辦法,明確監督檢查內容、方法、形式及問責范圍、問責情形、問責程序,推進“四個不為”治理常態化。
(四)明查暗訪、懲治追究問責貫穿始終。紀檢監察機關要在治理“四個不為”活動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監督執紀,嚴格查辦案件,著力組織開展明查暗訪、懲治追究問責,并貫穿整個活動的始終。一是明查暗訪。采取各種形式,攜帶微型設備,不打招呼、不定時間,開展經常性、高密度、全覆蓋地明查暗訪。鄉鎮、市直紀委(紀檢組)監察室每周要對本部門及二級機構明查暗訪一遍,市紀委監察局每月要對全市市直單位和所有鄉鎮明查暗訪一遍,明查暗訪實行半月報告和零報告,下大力氣發現“四個不為”等懶政怠政問題。二是暢通渠道。開通“四個不為”問題隨手拍微信舉報平臺,設立網絡舉報專區,設置舉報電話,在媒體公開投訴地址,廣泛接受群眾反映。三是執紀問責。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四個不為”行為,要保持高壓態勢,每個月快查重處一批“四個不為”案件,做到問責從重、一案雙查、一案雙究,讓干部不敢懈怠。四是通報曝光。對典型案例通報不留情,進行點名道姓曝光,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警示效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市委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有關市委常委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任成員的市“四個不為”專項治理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紀委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督導檢查組、監督問責組和宣傳報道組,分別由成員單位負責。辦公室半月召開一次碰頭會,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匯報會,聽取工作進展,研究部署階段性任務。全市各級各部門也要切實加強領導,制定具體方案,健全工作機構,扎實推進專項治理活動。
(二)落實兩個責任。全市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要高度重視“四個不為”專項治理活動,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負總責,以上率下,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督查,決不允許敷衍應付、當“甩手掌柜”。要一級抓一級、級級有責任、層層有壓力、逐級抓落實。市紀委監察局要立足職能定位,認真履行監督責任,把明查暗訪、懲治追究問責之劍抓在手中,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敢于動真碰硬,嚴肅查處懶政怠政“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問題,對開展專項治理敷衍應付的,按“四個不為”一并處理。
(三)強化督促檢查。專項治理活動辦公室要注重對各級各部門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針對各階段工作任務定期不定期組織督查,查看目標任務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單位和開展活動不力的單位進行重點督查,加強工作指導,推動活動順利開展。各鄉鎮、市直單位專項治理進展情況實行一月一報告,逾期不報的,按“不作為”進行問責處理。
(四)營造濃厚氛圍。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在廣播、電視、網絡開辟專題專欄,及時報道,深入宣傳;要注重正反典型的宣傳,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