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于29日下午在北京閉幕。作為我國邁向全面小康社會征程中的一次關鍵性會議,五中全會充分體現出以*為黨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對“十三五”進行戰略性、全局性、整體性科學謀劃的高超智慧,勾繪出全景式戰略圖譜,是全面建成小康的一次最新布局,必將指引我們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奮勇前進。
提出“六個必須”發展原則:
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綱”與“魂”
公報指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顯了我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則,也凸顯了改革發展成果要與人民公平共享的基本宗旨。”張占斌分析認為,這六大發展原則相得益彰,彼此支撐,是“十三五”時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綱”與“魂”。
明確新的五大發展理念:
將生態環保放在空前的高度
改革發展,理念先行。會議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張占斌談到,公報將“創新”放在突出位置,既突出了創新在“十三五”時期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也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遙相呼應,以創新創業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他指出,“美麗中國”首次寫入規劃,又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這既與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納入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一脈相承,也將生態環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這是公報的重要亮點。
首次提出貧困縣全部摘帽:
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會議明確指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我們注意到公報用了‘決勝階段’這個詞,表明了我們黨奪取全面小康社會勝利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張占斌向記者談到,曾多次指示要精準扶貧,十三五規劃明確了扶貧目標:在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些重要論述都是首次提出。
強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緊迫性:
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保持和增強戰略定力。”張占斌認為,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部署,要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的新紅利。公報進一步強化了體制機制創新的緊迫性,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突出了一批國家戰略措施:
構成“十三五”全景式的戰略圖譜
“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一批國家戰略工程保駕護航。”張占斌最后談到,在公報中,明確提出了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二○二五》,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強調要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等等。張占斌認為,這些戰略框架清晰而明確,構成了一幅“十三五”全景式的戰略圖譜。
范文二: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最主要的是它是第一年百年目標的決勝階段或沖刺時刻,能否實現“雙中高”的發展目標是決勝的關鍵。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均是前所未有,實現這一目標困難重重,國內面臨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風險釋放,國際則面臨經濟持續低迷和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雙中高”目標,十分不易,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最大的困難也得克服,最重的挑戰必須積極應對。這就是通過科學、前瞻的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化風險、化挑戰為機遇,高質量地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最大的特點是第一次系統全面地提出了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發展的新理念框架,即堅持五個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革命。
五大發展是理念創新,也是重大的戰略方向和舉措。新常態下的發展最大的挑戰是在舊的發展動力明顯減弱的情況下如何培育新的發展動力,如何使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歷史性突破,使經濟增長的協調性顯著提高。解決這兩大問題,必須確立和堅持踐行創新發展和協調發展的新理念,只有創新發展,才能實現由數量擴張式的外延增長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內涵增長轉變,創新發展的理念和戰略的實質就是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擺脫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和要素投入的發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源素質提高的新發展模式;而只有協調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長期累積的結構性矛盾,從根本上化解經濟下行壓力,化解各種經濟社會風險,協調發展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根本舉措。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必須對我們的日益嚴重生態環境挑戰和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予以重大關注和戰略安排,這就是系統全面地提出綠色發展的理念和戰略。中國的發展,特別是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要有全球視野,著眼于全球視野來解決各種發展難題,并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就是開放發展,開放發展是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的最成功的經驗之一,開放不僅能促進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而且能促進體制創新,促進改革,實施新的更全面更高層次的開放戰略,是我們的不二選擇。共享發展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落腳點和出發點。
發展的理念和戰略確定以后,最主要的是行動,加緊行動。我們欣喜的看到,這也十三五規劃建議的一個突出特點,重視行動,行動是關鍵。五中全會公報中我們看到了六大“行動”的表述,十分有新意。如要推動創新發展,必須堅持不懈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互聯網+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是創新的主要領域,必須加緊行動予以全面推進,形成發展的新趨勢和潮流。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需要更多的國家和大從的行動,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浸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大規劃國土綠色行動,海灣整治行動。而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不僅要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而且號召社會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建議》還提到一個更令人驚喜的行動計劃,那就是向貧困全面宣戰,基本消滅困難,提出我國現代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