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談到,學習、思考、實踐、感悟是一個學而思、思而踐、踐而悟螺旋式上升,循環往復的過程,永無止境。
中紀委網站設置的“學思踐悟”專欄想必就是貫徹王岐山的講話精神。該專欄至今已刊登四個專題10多篇文章,暫且不說這些文章字里行間滲透的規律性認識和要求,以及對紀檢工作有著怎樣的指導意義,單就其傳遞的思想觀點和工作方法而言,也給人很多有益的啟示。這正是我每篇必讀,每讀必有所獲的原因。
“學思踐悟”專欄文章語言精練而頗具張力,意蘊深厚而回味無窮,讀來不僅朗朗上口、十分過癮提氣,而且總是發人深思、予人啟迪。
如文章講,“主體責任是政治責任,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牛鼻子’”、“有權必有責,有責就要敢擔當”、“改進作風必須抓細節、抓具體,用問題倒逼,看住一個個節點,以點帶面、逐步深入”、“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德法相依,相輔而行”、“定位準才能責任清、責任清才能敢擔當”。如此精彩的論斷在“學思踐悟”專欄文章里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這些論斷挖掘出了事物內在的因果聯系,體現了嚴密的辯證思維和邏輯推理,蘊含了“內因決定論”、“矛盾論”和“量變引起質變”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方法論,對于我們做好各項工作都很有借鑒意義,要能活學活用且用好并不容易。
這兩年紀檢系統正風反腐成效明顯,贏得社會一片贊譽,取決于中央的思路準、方法對,“學思踐悟”專欄文章及時傳遞中央的思想、方法,指導地方紀檢工作,也功不可沒。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要想做好工作,又何嘗不需要時時事事學思踐悟!渾渾噩噩、稀里糊涂、虛頭巴腦是做不好工作的,唯有認真學習、思考、實踐、感悟,把握規律、找準方法、主動作為,方能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學思踐悟”系列文章(一)
定位準則責任清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中央紀委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根據黨章規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任務,與時俱進提出的工作要求。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有著鮮明主題,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心任務。“三轉”的實質是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找準職責定位,明確主責主業。
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定位準才能責任清。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由黨的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紀委的權力是黨章賦予的,這決定了它的地位、責任和權威。黨章第44條明確規定,紀委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這是我們職責定位的根本依據。
這些年,紀律檢查機關圍繞黨章規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但是,隨著工作領域的拓展,也干了大量分外的事,該干的事卻沒集中力量干好。參加了各種議事協調機構,把時間耗在文山會海上;熱衷于組建“領導小組辦公室”,搞檢查、考核、評比,有的還專挑旅游景點開會,以各種名義組織出國考察,滋生“四風”問題;對參與小金庫、“三亂”專項治理等樂此不疲,攬了不少不該攬的事。省級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竟有4600多個,有的參加了200多個。一個領導小組哪怕一年就開一次會,紀委還有精力干好自己的主業嗎?我們用了近兩年時間,把省級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減少至460個,清理比例達90%。職責不清、工作發散,就會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造成越位、缺位、錯位。
權力意味責任,責任就要擔當。責任清才能敢擔當。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分清責任,聚焦主業,把該擔的責任擔起來。如果只是把權力攬過來,結果卻負不了責,等到責任追究時你就慘了,那還不如攬得少點、把該干的干得好點。說一千、道一萬,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我們的主業,這方面干不好,別的工作干得再熱鬧也沒用。
“三轉”是中央要求、形勢使然。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問題依然多發,糾正“四風”、防止反彈任務艱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問題亟待克服。如果紀檢監察機關不能做到聚焦中心任務、守住職責定位,真正把監督責任擔起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難以落實。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改變慣性實屬不易,但是必須轉變。紀檢監察機關要摳住黨章規定的職責,聚焦聚焦再聚焦,不斷深化“三轉”,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聚焦中心任務、深化三轉之二
強化監督嚴格執紀嚴肅問責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的標題把“聚焦中心任務”放在首位,就是要求紀律檢查機關根據黨章規定和中央要求,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緊緊圍繞監督執紀問責,全面提高履職能力。這是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核心要義。
監督執紀從來都是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職責所在。早在1927年,面對白色恐怖,黨中央就決定成立中央監委,開啟了黨內監督的組織創新,舉起了監督執紀的大旗。從此,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始終堅持從嚴治黨,不斷強化監督執紀。改革開放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發展,取得重要成績。如果沒有幾十年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屆中央紀委的不懈努力,黨風廉政建設就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效,紀委必須履行好監督職責的定位也就不會這么明確。
與時俱進是我們黨的理論品質,黨的事業是不斷發展的,“三轉”恰恰是對過去的繼承和創新。把“三轉”放到歷史中去看就會發現,形勢發生了變化,我們的任務必然要變化。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里,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面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艱巨任務,我們就要有敢于監督、敢于紅臉這份責任擔當。
“三轉”就是要往監督執紀問責上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第36條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構,我們要善于把握形勢,根據現階段的任務,把黨章賦予紀委的職責具體化。監督執紀問責,這三者互相聯系、互相作用、渾然一體,體現了新形勢下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定位。紀委不能無所不管,必須緊緊咬住本職,聚焦中心任務,強化監督、嚴格執紀、嚴肅問責。
并不是說聚焦了,事就少了,或者沒事干了。恰恰相反,工作越聚焦,越深入,就越能抓出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明確職責定位,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清理議事協調機構,調整內設機構,把更多的力量壓到主業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執紀檢查,增強黨的觀念和組織紀律性,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扭住“四風”不放,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發動人民群眾和媒體參與監督,持續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緊扣“四個著力”發現問題,巡視越來越聚焦,震懾作用越來越大。對反映黨員領導干部問題線索大起底,規范線索管理、分類處置,嚴格審查程序和審查紀律,提高質量和效率。這些都體現了“三轉”要求,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
紀委是監督紀律執行的,維護黨的紀律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如果黨員領導干部都能夠守得住紀律,權力運行還會出大問題嗎?我們必須攥緊拳頭,把監督執紀問責的責任擔起來,不斷健全和強化黨內監督。
聚焦中心任務、深化三轉之三
轉方式無止境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改革創新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紀檢監察機關轉方式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勞永逸。深化“三轉”永無止境。要根據形勢和任務變化,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組織制度創新,改進方式方法。
轉職能必然要求轉方式,解決好走內涵發展還是外延發展、集約發展還是粗放發展的問題。過去我們的工作發散有余、聚焦不足,外延不斷擴張,管了大量不該管的事,而真正的本職和要害又沒有守住。現在,必須根據中央要求、形勢任務和實踐需要,轉變工作方式。
轉方式首先要創新體制機制、改進方式方法。過去有的干部開展工作,習慣于一抓到底、全面鋪開,搞上下一般粗,一些工作最后難免不了了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我們堅決改變這種做法,先從省一級抓起,以上率下,一級管好一級,一級帶動一級,層層傳導壓力。省一級的責任落實好了,市一級才能真正落實。沒有問責,責任就是空轉。開會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下一步,要突出問責。只有抓出幾個典型,追責幾個人,黨委、紀委才能緊張起來,真正把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下去。
轉方式要善于抓細節、抓具體,一步步把工作做實做深。有的干部喜歡大呼隆、大場面,一把抓、抓一把,造成許多工作只有聲勢、少有實效。要把作風建設打造成為亮點和名片,就必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中央制定八項規定以來,我們堅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看住公款送賀卡、月餅、煙花爆竹等一件件小事,以點帶面、小中見大,推動作風整體轉變。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發動群眾監督“四風”,加大執紀查處和公開曝光力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今后要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黨紀審查重點,執紀監督、強化問責,堅決防止“四風”反彈。
改革的本質是實施組織和制度創新。只創新方式方法,不改革組織制度,方式方法就無法固化,最終必然又回到原點。實現巡視、派駐兩個全覆蓋,就要靠創新組織制度。中央一級巡視對象就有280多個。按老辦法,10年也巡不完。我們聚焦中心任務,緊扣“四個著力”發現問題,加快常規巡視節奏,探索機動靈活的專項巡視,利劍作用就發揮出來了。派駐監督也一樣。中央紀委應派駐單位有140多家,已派駐的只有50多家。要實施單獨派駐與歸口派駐相結合,靠轉方式、調結構,實現派駐全覆蓋。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緊密相連,轉職能是核心,轉方式是關鍵,轉作風是保障。轉職能需要轉方式來支撐,轉方式要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前提。職能轉了,方式轉了,最終還要體現到作風轉變上。要深刻領會“三轉”的內涵,更加科學有效地履行職責、擔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