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既是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更是對焦裕祿精神的生動詮釋。“三嚴三實”為各級領導干部做一個好干部指出了一條正確的方向。我們踐行“三嚴三實”,就應該從學習焦裕祿精神做起,如何當好人民群眾的兒子?當好人民群眾的公仆?如何用焦裕祿精神鑄就我們的精神長城?下面,我先談談“三嚴”
(一)嚴以修身,把好理想信念 “總開關”。指出,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抓作風建設,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排在第一位。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不講政治,就等于沒有靈魂。講政治是對領導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每位領導干部都要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做一個明白人。*同志指出:“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
對理想信念是牢記還是淡忘、是堅守還是迷茫,這是檢驗一個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試金石”。理想信念是個綱,綱舉才能目張。社會思想觀念越趨多元化,越需要在多元中確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取共識,充分發揮理想信念的“定星盤”作用。說過,理想信念是“定星盤”,是“壓艙石”。我們向焦裕祿同志學習,首先就是要嚴以修身,堅定理想信念這個根本,做精神上“不缺鈣”的人。一是把修養黨性作為增“鈣”之本。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執政能力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員干部具有深厚的黨性修養,才能提高應對復雜局勢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經受住各種考驗和誘惑。二是把堅定信仰作為強“鈣”之要。一些黨員干部犯錯誤無非有兩條軌跡:一條是在政治上跑偏;另一條是在生活上走邪。兩條軌跡的交匯點,就是理想信念發生動搖。毛主席不是常說:狠斗私字一閃念?人們常講,人犯錯誤常常是一念之差。這個“念”,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而是受理想信念支配的。焦裕祿說:“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根基,是領導干部的精神家園,是拒腐防變的強大思想武器。在新的考驗面前,必須要保持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三是把端正品德作為固“鈣”之基。人品是處世之基,官德是為官之本。古人講,“百行以德為首”,“百行以孝為先”。康德說:“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我的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準則。”我時常在想,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和長輩都不孝敬,如何對組織、對領導、對群眾忠誠?這種本末倒置、違背常理情況的發生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自己心里有“小九九”,不就是貪權、貪利、貪錢、貪色嗎?所以,黨員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自覺做尚德、修德、守德的模范,以高尚的道德引領社會風尚,理直氣壯地堅持和支持正確的東西,毫不含糊地反對和抵制錯誤的言行,旗幟鮮明地批駁歪理邪說,使正氣得到鼓勵和伸張,讓歪風邪氣得不到滋長和蔓延。
(二)嚴以用權,固守為民服務“基本線”。在“三嚴三實”中,嚴以用權是關鍵。領導干部之所以有些權力,都是人民賦予了,關鍵在自我約束權力,自我控制權力,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在今年中紀委的三次全會上,強調,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這次在蘭考也提出了要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第一個關系就是人際關系,要求我們辦事、做人既要有人情味,又要按原則辦,特別是當個人的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地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地維護人民利益。當年,有個美國記者問毛澤東,“你們辦事,是誰給的權力?”毛澤東回答:“人民給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抗戰后期,美國派了一個軍事觀察團到延安考察后,得出一個結論:國民黨占有大片的土地,而共產黨卻占有大片的人心。毛主席說過,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用“延安作風”打敗國民黨的“西安作風”。
固守為民服務“基本線”,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要為民解惑,讓群眾安心。九零年,穆青等人發表《人民呼喚焦裕祿》時,在蘭考是澇、沙、堿 “三害”,在考察過程中,他也提出了“新三害”,就是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在座的各位想一想,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是不是也派生出很多“新三害”呢?在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一定要聚焦“四風”,找出危害群眾的一些思想和行為。要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用平等的心態聯系群眾,不高高在上,不以權壓人,把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民生問題擺在首位,從小事做起,從點滴抓起,聽群眾言,知群眾意,明群眾理,真正把愛民之心、為民之舉、富民之策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把事關群眾利益的每一個困難解決好,化解好。二要為民分憂,讓群眾放心。要把解除群眾的疾苦作為己任,關注群眾訴求,對群眾的來訪、來信,能辦的按規定辦,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說服工作,把群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決不能大而化之,一推了之。關于信訪問題,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總體來說是很好的,但是也還存在不少問題。一個信訪問題從小到大,從萌芽到發酵,從鄉鎮到縣城,從縣城到郴州、到長沙、到北京,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守土有責、首問負責、守土盡責,會有這么多、這么難嗎?所以,在這次群眾路線活動中,要將化解積案、為民辦實事作為考核的硬指標,把群眾利益自始至終貫穿活動和工作推進的始終。三要為民謀利,讓群眾舒心。要細心研究群眾工作,關注群眾增收致富過程中遇到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不要只在節日期間送點票子,做點樣子,要平時里多動腦子,拜群眾為師,以謙虛姿態問計于群眾,聽群眾言,為群眾增收致富找路子,讓廣大群眾共享到改革開放的成果,讓利于民,方便于民,不與民爭利。
(三)嚴以律己,筑牢廉潔自律“防火墻”。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將他律變為自律,變外在的規則為內在的價值,真正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公與廉,正是嚴以律己的結果。時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以廉潔奉公的作風、夙夜在公的勤勉,達致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境界。
一要懂規矩。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頭上三尺有神明”,共產黨人的“頭上神明”是什么?就是對信仰的敬畏,對法紀的敬畏,對組織的敬畏,對群眾的敬畏。有了這“四個敬畏”,就是懂規矩。毛主席講過一個故事“酸菜里面出政治”,資本家吃飯有五個碗,而我們解放軍吃飯就是鹽水里面放一點酸菜,但就這么點酸菜里面,都出政治、出模范、出人心。這次在蘭考問了一個問題: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同敵人作斗爭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的保護和支持,黨執政了是不是也能做到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呢?我們必須改進作風,只有這樣,才能牢牢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獲得人民真心的支持。我們經常說“魚水關系”,魚是離不開水,但水能離開魚。去年,在毛主席誕辰120周年時,各種思潮都在激蕩,我們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所以才能代表人民長期執政,有的學者就提出,歷史到了新的關口,人民可以重新選擇。在重新選擇的過程中,會選擇我們嗎?我們有這個底氣和能力嗎?所以,無論日常工作、生活,還是社會活動,我們都要把懂規矩與加強作風建設和黨性修養統一起來,在懂規矩、守規矩中增強改進作風和加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在改進作風和加強黨性修養中增強懂規矩、守規矩的意識。
二要守紀律。在去年的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說過一段話:“我們的政黨關鍵有組織紀律,組織紀律的核心是政治紀律,中國共產黨不是烏合之眾,不是私人俱樂部,必須嚴守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他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以蘇共為例,論證了黨的政治紀律的重要性,他強調,蘇共早年在有20萬黨員的時候能夠奪取政權,在有200萬黨員的時候能夠打敗法西斯,而在有2000萬黨員的時候卻丟失了政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治紀律被動搖了,誰都可以為所欲為,言所欲言,那還叫什么政黨?那就是烏合之眾。
三要常警醒。大家想想看,平時在我們身邊常嘮叨的是什么人?無非是父母、愛人和老師,這三類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心。如果你不是父母的兒女,你不是愛人的配偶,你不是老師的學生,他們會嘮叨你,會關心你嗎?所謂的嘮叨,就是常警醒,也是社會學里面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溫水煮青蛙。如果一開始就是很熱的水,青蛙馬上就會跳出來,如果是冷水慢慢加熱,青蛙不知不覺就會死掉。所以,辦公用房和公務用車都不是小事。當年,一個蘭考縣委副書記向焦裕祿提出,要把辦公室重新裝修一下,焦裕祿提出了一個問題:“坐到破椅子上就不能革命了嗎?”他說:“災區的面貌沒有改變,群眾生活還很困難,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連想也很危險。”現在,有的同志提出“八項規定”管得太嚴,我看不是太嚴,是習慣了當溫水里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