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開學的第四天。我發現女兒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早早地準備上學了。當媽媽的都知道,一般孩子都有一個早晨睡懶覺不愿意起床和起床后磨蹭的習慣。往往是大人追在孩子的屁股后面一個勁兒的催促,才不至于上學遲到。以前我們都認為是孩子習慣不好,可是通過這幾天的觀察,我發現根本的原因竟然與孩子愿不愿意上學有關。當孩子渴望上學,自然不再磨蹭。看到女兒從心底里喜歡上學了,我感到由衷地高興。
今年女兒剛換了新的班級,我對于她忽然喜歡上學感到非常的驚奇。開學的第一天晚上,女兒興奮地和我說:“媽媽,謝謝你幫我換了一個新班。我們今天晚上沒有作業。”雖說,“沒有作業”并不是我“煞費苦心”給她調班的原因,但是看到女兒很快的認同了新班級,我很高興。以前的周末作業,女兒能拖則拖,能不做就不做。可是這周的作業不但積極完成了,而且書寫明顯比以前認真,所以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并且因為能夠早到校,還被分配了一項“開門”的任務,學到了“不用鑰匙開門的本領”,上學的勁頭更足了。沒有什么比看到孩子愿意上學、學生熱愛課堂,更讓一個媽媽、一個老師感到高興的了。很好,真的很好!于是,最近我總在想:小學,我們到底要教給孩子什么?是知識,還是學習的興趣?
看過北大的校長做的一個演講:《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不置可否。但是女兒最近對待學校和學習的態度的轉變,卻讓我覺得:不愛學習,學習自然是痛苦的;熱愛學習,學習就是快樂的。那么如何將不快樂變成快樂的事情呢?在參與學生學習的三方中,有學生的努力,有家長的努力,更需要老師的努力。如果三者在一個點上恰巧形成了合力,那么這個點就是最好的教育。當然尋找這個點是件費勁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機緣巧合。也許,參與教育的三方努力許多年而無果。也許其中的兩方經過努力,恰巧被第三方點化。但是有一件事情非常肯定:便是三方缺一不可。
女兒在小學的前五年,一直對學習興趣缺缺。我一直再做各種努力讓她愛上學習,可是始終不得法。其實女兒也在努力,甚至對學校和學習產生了恐懼癥:一聽說上學,就會緊張的擠眼睛。我試圖緩解她的緊張,卻不得法。我和她的各科老師關系都挺好的,也經常溝通,我們一起做著各種嘗試和努力,但收效甚微。就在開學前,我們出去吃飯。女兒本來狀態挺正常的,可是一說到開學,馬上進入擠眼睛狀態。我只能無奈嘆息。
開學前,六年級部由于各班人數太多,要從各班抽調部分學生組成新的班級。由于女兒上課不專心且愛說話,我便想給她調到一個新班改改她說話的習慣,卻不料這一無心之舉卻反而“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她的新語文老師覺得她是個寶,學習很有潛力,(當然也有可能她相對班級其他同學來說是個相對較弱的學生,)便開始重點培養她:女兒膽小,不自信,說話聲音小。老師便讓她收發作業,喊“起立”;作文寫的好,便讓她在講臺上給大家朗讀作文。(當然,還有其他的許多工作和努力是我看不到的。)自此,女兒就像變了一個人:早晨早早到校,不再等我這個“磨蹭”的媽媽;作文的篇幅達到了1000字左右;書寫很干凈,認真;學習的勁頭十足。
說心里話,真的非常感謝語文老師的付出。因為我和女兒努力了5年沒有找到的契機,被老師一出手就給點化了,點石成金,立地成佛。就像老師們對女兒的評價:不是不聰明,不是不努力,就是感覺疲沓,沒有學習的勁頭。有了先前的儲備,再有今天的點化,女兒猛然頓悟了,對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我想,女兒遇到了最適合她的老師。對她來說,這種教育的方法最好。所以,這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不知道,初高中的教育是怎樣的。但是小學階段,無疑讓學生愛上學習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老師和孩子,但是作為教育的三方,我們一定要為這種尋找而不斷地努力,探索,直到成就盡可能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