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毛坯房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太嚴重了。”省住建廳的調研令人觸目驚心:一套90平方米的毛坯房,僅在裝修初期因拆改施工的浪費就高達1.3萬元左右,產生建筑垃圾2噸多!不僅如此。業主對毛坯房裝修步調不一致,帶來的噪音、垃圾、廚衛滲水等諸多擾民問題,成為很多部門的投訴熱點,不時引發社會生活矛盾。
目前,我省正在積極推行節約型住宅開發模式和科學居住理念,大力發展成品住房,逐步對毛坯房加以限制。預計到2015年,蘇南城市中心城區新建住房中成品住房的比例將達60%以上,其它地區達40%以上,接下來將會有大批裝修好的成品房上市供應。“成品住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全裝修房”。近日,在蘇州展示的玲瓏灣綠色住宅項目區就是一個能滿足不同人群住房消費需求的成品房項目。
走進小區,“35平方米的地球”幾個大字撲入眼簾。“蘇州‘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以上,這個牌子是說,要努力讓每一個35平方米的空間都擁有一個像地球一樣完整的生態。”項目負責人解釋,到2012年底,將實現包括別墅在內的住房全裝修,并分為A、B、C三個裝修檔次。
不僅是商品房,從今年起,各地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也一律按成品住房標準建設,并納入住房保障年度目標任務進行考核。“以往住戶拿到廉租房、公租房的鑰匙,要自行裝修之后才能入住,以后就可以實現拎包即住了。”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目前我省成品房發展迅速,蘇州工業園區的比例已達30%以上。
關于噪聲問題,記者咨詢了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我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將城市區域劃分為五類環境噪聲標準,并且有各自的適用區域:0類標準,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適用于療養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位于城郊和鄉村的這一類區域按嚴于0類標準5分貝執行;1類標準,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適用于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鄉村居住環境可參照執行該類標準;2類標準,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適用于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3類標準,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適用于工業區;4類標準,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適用于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線道路的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內河航道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的背景噪聲(指不通過列車時的噪聲水平)限值也執行該類標準。除此之外,夜間突發的噪聲,其最大值不能超過標準值15分貝。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針對噪聲污染問題,很多市民表示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反映和投訴,有的則表示“貌似很多部門都在管,但又不知道到底是哪個部門管”,有種“投訴無門”的感覺。
對此,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工業企業噪聲,市民可向環保部門反映,投訴電話為86690035;高音喇叭、社會生活類噪聲,市民可向公安部門反映,投訴電話為110;其他噪聲,市民可向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反映,投訴電話為9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