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部委民生工作清單,“延遲退休方案”已被列入今年的工作重點,延退政策明年將出臺。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根據中央部委民生工作清單,“延遲退休方案”已被列入今年的工作重點。按照此前人社部給出的時間表,該方案將在今年向公眾征求意見,2017年正式出臺。
實施“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是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提出的重要任務。按照此前人社部給出的時間表,該方案將在今年向公眾征求意見,2017年正式出臺。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目前方案仍在抓緊制定中。需要綜合考慮包括人口結構、人力資源供求、勞動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預期壽命以及社會保障 制度進展情況等多種因素。目前,我們正在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會適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目前我國退休年齡標準,是建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40多歲的情況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73歲,養老保險的贍養比也下降到了3:1。 “延遲退休”,是應對養老金收不抵支風險、維持政策代際公平的有效選擇。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認為,上海一個女性能活到85歲,如果 55歲退休,后面要領30年養老金。如果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負擔,這從代際公平上說不太好。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則,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為了給公眾做好心理準備的時間,政策出臺后至少五年,才會漸進式實施。去年年底,社科院所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則建議,從2018年開始實施延遲退休,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 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表示,我們并不是一下子把退休年齡延遲到希望的點上,而是分年,不斷的,一年比 如延遲幾個月。使得每個退休的或是還在工作的人,影響都不是很明顯。這樣經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我們才達到希望的目標。
根據此前消息,目前有兩套延遲退休方案最受關注,兩套方案的共同點都是漸進式,都強調不能一刀切。
從今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從 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社科院的方案建議,每幾年延長3個月,延遲5歲用20年的過渡期,但為了避免制度碎片化,特殊群體并不單獨列出。
有測算顯示,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的是70后和80后,那么哪些人會攤上延遲退休呢?
小于等于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及以后出生)
小于等于55歲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及以后出生)
小于等于60歲的男性干部(1962年及以后出生)
如果延遲退休,意味著交養老保險的年限長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限短了。有人計算出,延遲5年退休,個人賬戶損失7萬。假如延遲到65歲退休,交35年養老保險,個人和用人單位共交1176000元,需要活到96歲才能收回全部成本,而這還只是本金。
養兒防老? NO!
養兒防老曾經是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口倒三角趨勢的形成,“養兒防老”逐漸變成了“啃老”。
以房養老? NO!
剛興起的“以房養老”概念,雖然在國際上已比較成熟,但國內還在起步階段。
保險養老? 靠譜!
一旦延遲退休,保險養老金將成為老人養老最關鍵的收入。有人算過,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講,未來養老沒有100萬,幾乎免談!而大多數人的職場生涯不超過55歲,與65歲領取社保有10年差距,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水準受影響,還需要商業養老險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