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領導干部要把自己培養成說話辦事有灼見、有效率的干部。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搜集的關于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關于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心得體會1】
領導干部的執行力強弱,直接關系到各項建設事業能否順利進行,關系到各項工作任務能否順利完成。鄧小平同志曾告誡全黨:“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只有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沒有良好的執行力,再嚴謹的計劃都會變成紙上談兵,再正確的決策也會化為空中樓閣,再宏偉的藍圖也只是一紙空文。
應該說,絕大多數領導干部能以務實的態度、有效的執行取信于民,把各項具體工作落到實處。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少數領導干部身上,仍然存在著執行力不強的現象:有的缺乏工作熱情,存在等靠混心理,主動創新少,被動應付多,推一推動一動,任務明確了還左顧右盼,工作部署了仍一籌莫展;有的形式主義嚴重,用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滿足于發文件、聽匯報、作指示,熱衷于上電視、搏版面、出風頭,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有的缺乏全局觀念,凡事從本位出發,對自己有利的就執行,不利的就不執行,只顧眼前利益,不管長遠發展,使既定的政策目標難以實現,甚至收到與初衷相悖的結果。凡此種種,雖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卻嚴重影響了政策的貫徹落實。
少數領導干部執行力不強,原因或許是多方面的,而仔細研究發現,主要原因還是自身責任心和進取心的衰退。荀子說,“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責任心和進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責任心強弱決定執行力度的大小,進取心強弱決定執行效果的好壞。沒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進取心,就沒有高效的執行力,就沒有出色的工作業績。要解決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就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把工作標準調整到最高,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調整到最嚴,養成高效執行的習慣,做到“接受任務不找借口、執行任務不講困難、完成任務追求圓滿”。
或許有人會說,執行力與創新力是一對矛盾體,強調“完全服從”和“堅決執行”,必然制約和限制創新力,二者分寸很難拿捏。其實不然。貫徹執行政策不僅需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力,而且需要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領導干部執行力強不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能不能在準確把握中央精神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可以說,創新力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不竭源泉,執行力是實現工作目標的根本保證。我們要樹立一種敢為人先、勇于突破的創新意識;樹立一種堅決執行、積極執行的執行意識;樹立一種在執行中創新、創新中執行的全局意識,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使創新的思路更寬、理念更新、能力更強。
香港人常說這樣一句話:“打好自己這份工。”他們認為,在一個職業化的社會中,每個人所處的崗位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應該是相同的,那就是對職位的堅守。當下對領導干部而言,認真做事,用心做事,勤勉做事,在履職盡責中提升執行力,便顯得更為必要。
【關于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心得體會2】
執行力是領導干部綜合素質的反映,體現為總攬全局、深謀遠慮的洞察能力,銳意創新、善于突破的思維方式,鎖定目標、咬住不放的工作態度,頑強拼搏、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團結協作、理解包容的人格力量等。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組織者、實踐者和推動者,領導干部的執行力直接關系各項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關系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領導干部努力提高執行力,是履職盡責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
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堅定的為人民服務意識是領導干部提高執行力的先決條件。領導干部只有具備崇高的理想信念、先進的政治覺悟、深厚的理論素養、端正的思想作風、無私的奉獻精神,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才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政令暢通;才能拋棄私心雜念,腳踏實地、奮發進取,自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大局意識,以大局為重,以事業為重,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過硬的業務素質是領導干部提高執行力的基礎要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領導干部提高執行力的“利器”,就是業務素質和學習能力。我們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過去有效的工作經驗和方法今天可能會變得不甚管用。領導干部只有加強學習,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特別是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破解發展難題、深化改革開放、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才能科學決策、抓好落實,切實提高執行力。
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是領導干部提高執行力必備的精神狀態。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非當“收發室”,簡單地照抄照轉,而要將中央精神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提出符合實際、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落實方案和實施辦法。因此,領導干部執行力強不強,很重要的一點是看能不能在準確把握中央精神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領導干部應圍繞中心任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前瞻性、預見性和計劃性;應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敢于打破思維定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應吃透上級精神,掌握本級情況,摸清下級底數,將尊重客觀規律與勇于改革探索統一起來,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結合起來,因時、因地、因事、因條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健全和完善問責和監督機制,是領導干部提高執行力的制度保障。一方面,領導干部應按照獎優、治庸、罰劣的原則,完善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問責和監督機制;另一方面,領導干部應帶頭模范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關于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心得體會3】
只會說不會干,只揮手不動手,就沒有績效和能力可言。唯有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成具體行動和實際效果,才能實現自我價值、贏得群眾贊譽。我們要始終牢記:靠實干立身,憑實績進步,以想干凝聚力量、以敢干展示氣魄、以會干增強本領,努力干出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的新作為、新氣象、新局面。
馬克思曾經講過,“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毛澤東同志大力倡導“實事求是,力戒空談”;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江澤民同志警示全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胡錦濤同志反復強調,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我們共產黨人正是憑著這種實干精神,不畏艱難,奮發進取,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無數困難,開辟了光明燦爛的美好前景。實干,貴在堅持不懈,貴在持之以恒。要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就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內生動力,凝聚和弘揚“實干、苦干”精神,形成巨大的發展力量。長期發展的實踐證明,什么時候思想解放,什么時候大家實干、苦干,發展就能闊步前進。無論干大事、創大業,還是當配角,都需要實干、苦干精神。只有大家都“實干、苦干”,才能形成濃厚的爭先恐后發展氛圍,創造一流的發展業績。
實干,就是知行合一,善謀能成。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沒有實干,再好的理論也是空中樓閣,再美的藍圖也是海市蜃樓。實干,就是立說立干,講求效率。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切實提高執行力,立說立干,干就干好,不拖沓、不推諉。實干,就是一抓到底,務求實效。實干必唯實,實干要真干。一旦看準了形勢、認定了目標,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義無反顧,矢志追求,直至實效張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