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守紀律強擔當提效能促趕超大討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守紀律強擔當提效能促趕超大討論心得體會1】
好干部應該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其中“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每一個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是檢驗黨員干部是否具備共產黨人所應有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方面。
敢于擔當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職業素質,是在矛盾和困難、風險和挑戰面前表現出的一種堅強的責任意識。作為黨員干部,必須要有舍我其誰的魄力、敢于擔當的工作作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無論處在一個什么崗位上,都要對百姓負責,對自己的每一項工作負責。責任是工作的壓力,也是工作的動力。能夠擔責任的干部,必然是有事業心、有責任感的干部,對于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要做到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用責任督促工作落實,切實做到事業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
面對工作中的問題,不逃避推脫,敢作敢為,不推卸責任,對于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對于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干好。工作沒有一帆風順的,困難總是在所難免,在百姓遇到困難時,要迎難而上,不臨陣退縮,轉變以往華而不實的工作作風,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去完成任務,只有真正撲下了身子,才能干成事。
敢于擔當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它不僅是黨員干部工作的“內在動力”,而且也是與百姓聯絡感情的“軟實力”。黨員干部應該把敢于擔當作為一種人格力量來強化,將擔當意識落實到行動上,主動作為、敢于負責、勤于實踐、勇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彰顯“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要求。
【守紀律強擔當提效能促趕超大討論心得體會2】
各級領導干部“切實增強艱苦奮斗意識,始終同人民群眾在一起同甘共苦,不懈奮斗”;強調“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關系我們這座城市的發展”。
增強艱苦奮斗意識,堅守艱苦奮斗傳統,在當前尤為必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上海的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然而,條件寬裕了,日子好過了,就難免滋生一些懶怠驕傲的情緒。有些黨員干部認為,過去艱苦奮斗幾十年,苦日子過夠了,現在條件好了,就應該享受享受;而且我們已經占得了發展先機,只要保持現有的發展態勢,就已經很好了。
這是一種小富即安的享樂思想,任其蔓延,發展恐怕難以持久。在戰爭與革命歲月,物質條件是多么匱乏,生存環境是多么惡劣,艱苦奮斗是保證我們走向勝利的法寶。但是,決不能把邏輯顛倒為物質條件一豐富,艱苦奮斗就沒必要了。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中國共產黨仍肩負著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只要理想信念還在,黨員干部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推進我們的事業,而不是個人的物質享受。
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猶如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以前發展得好,不代表以后也能發展得好;搶占了發展先機,更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從全市角度看,今天的上海正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從國內國際形勢看,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變革風起云涌、方興未艾,昨天的領先優勢,有時候恰恰是明天進一步發展的包袱。最近十多年來,迅猛發展的電子商務,打敗了昔日風光無限的實體零售巨頭;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則使稱雄一時的家電巨頭潰不成軍,這些例子都能為我們提供鏡鑒。居安必思危,只有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才能“有遠慮而無近憂”;只有艱苦奮斗,主動作為,才能讓我們保持甚至擴大領先優勢,繼續做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全黨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提醒黨員干部們要經受得起“進京趕考”的考驗。然而,言猶在耳,一些干部就已經被“糖衣炮彈”命中。近年來,眾多貪污腐化的“老虎蒼蠅”紛紛落馬,案情可謂觸目驚心,教訓十分慘痛。追溯這些黨員干部的腐化軌跡,無不是從偏離艱苦奮斗,追求享樂、作風輕浮奢華開始,然后一步步踏進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的泥潭,最終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風清則氣正。堅守艱苦奮斗,就是堅守共產黨人的“精氣神”。各種艱難險阻,是斗志和本領的磨刀石;真正的勇者,必能迎難而上,奮發進取。我們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刻,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上海面臨的歷史性機遇,以及上海承擔的國家戰略高度上,保持清醒頭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自覺承擔歷史使命。
【守紀律強擔當提效能促趕超大討論心得體會3】
“敢于擔當是干部應有的政治品質。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擔其責。”一語出自《做敢于擔當的好干部》一文中。這是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金克緒在近期的調度會上要求我們學習的文章之一。
曾有一則寓言,說三只猴子疊羅漢翻高墻。一不小心倒了,相互責備報怨。最上面的猴子說:“中間的抖了一下,我才歪的。”中間那只說:“下面的晃了一下,我才抖的。”最下面的猴子說:“我好像聽到老虎的聲音,因為擔心所以才晃了一下。”各有各的說辭,各有各的借口。現實中不乏有此現象,遇事不敢擔當、相互推諉扯皮、失敗面前彼此指責,說到底就是不敢擔當。
敢于擔當是一種膽識,需要勇氣。面對任務勇挑大梁,面對矛盾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挺身而出,面對邪氣堅決抵制。當前集團公司面臨嚴峻的宏觀經濟影響,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創新思路突破問題瓶頸時不我待,科學穩健的發展將是企業未來的戰略方向。因此身為企業干部要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敢于擔當,勇挑重擔,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擔其責。有了膽識和勇氣才能敢于去創新思維、敢于創新工作。互聯網的思維時代已經到來,因循守舊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勢必制約集團公司的發展,企業急需敢于擔當勇挑重擔的干部,他們敢于創新的膽識會引領東華集團走向明天的輝煌。
敢于擔當要克服當官思想。“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云影不留”。身為企業干部要立志做事,以事業為重,把干事業視為為官之本,不要迷戀于當官做官而把集團公司的發展大業置于腦后。整天思于如何鉆營升官要待遇,相互攀比享樂,不去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本職工作上,這是要不得的官本位思想。說到底也是私心在作祟,作為企業干部私心大了,就會圓滑世故、拈輕怕重、有功勞就搶、有責任就推,遇事繞著走、踢皮球;就會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太平官”的思想。去除私心,才會有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才能全心全意地去干工作、干事業。
敢于擔當要克服慵懶、漂浮作風。干工作沒有熱情不行,工作疲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是要不得的。身為領導干部更是要克服此類現象,若否,慵懶的情緒會影響手下,影響整個單位、影響整個部門。克服慵懶、漂浮作風才能做到工作積極主動,才能盡職盡責,才能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集團公司今年以來大會、小會強調轉變工作作風,如何轉?怎么轉?答案就是要克服慵懶、漂浮之風。
敢于擔當要提高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擔當的底氣還在于提高自身的綜全素質,提升工作能力。光有一腔熱血,適應不了當前的工作,只會有勇無謀,是干不好事情的。所以要與時俱進,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努力掌握新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有擔當的底氣和勇氣。
東華集團在波譎云詭的市場經濟中,歷經艱辛,奮力拼搏,取得了世人矚目的發展業績,這其中涌現出很多敢于擔當的好干部。當下東華集團已經進入發展的深水區,面臨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階段,這更需要敢于擔當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