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最新調整過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本周向社會公布,包括房地產稅法在內的34項立法任務亮相其中,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法正式進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
房地產稅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立法后將怎么征稅?征收房地產稅會增加我們的負擔嗎?開征后會不會給高房價“降降溫”?隨著房地產稅法提上日程,這些問題也將有答案。
什么時候能夠出臺?
此次房地產稅法正式列入立法規劃,意味著立法進程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據悉,目前房地產稅法草案正由全國人大預工委牽頭抓緊起草,財政部配合立法。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介紹,草案經過人大審議通過后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如果意見較多,將再進行二審和三審。按之前的立法慣例,一般的立法草案審議三次后就可表決通過。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在立法和改革過程中,需處理好房地產稅對樓市短期沖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處理好房地產稅與土地增值稅等其他稅費的關系等。此外,開征時機、如何開征、要不要設“免征額”等都是爭議焦點。
對于房地產稅法出臺的時間表,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比較樂觀。他判斷,寫入本屆人大五年立法規劃,意味著有可能會在2017年底前獲得通過。當然,專家們也表示,立法完成并不一定與開征房地產稅同步,這個需要看法律的具體規定。
房地產稅將怎么征?
早在10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在《求是》雜志撰文表示,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總的方向是,在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對城鄉個人住房和工商業房地產統籌考慮稅收與收費等因素,合理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稅負,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使房地產稅逐步成為地方財政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目前房地產建設環節涉及耕地占用稅、契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建筑安裝營業稅及附征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交易環節,賣方銷售需繳納銷售不動產營業稅及附征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這就有一個問題:現行房地產稅費內容繁復,現階段保有環節幾乎沒有稅收。之前歷次調控均以交易環節稅收為主,促進住房資源合理配置效果不夠明顯。除保有環節稅收外,現階段交易環節稅收重在調節賣方。在供求關系緊張的市場環境下,賣方承擔的稅負基本轉嫁至買方,增加了中低收入人群和自住等合理需求的購房負擔,偏離了調控方向。
那么,以后的房地產稅將怎么征?
施正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路徑的大框架已基本成形,主要是把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并成為新的房地產稅,增加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負,以房地產的評估值為征稅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也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要把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并起來,已確定無疑。
從上述思路中我們能看出房地產稅改革的路徑,就是在房地產相關稅費負擔總體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保有環節稅負,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
會不會增加老百姓負擔?
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是,房地產稅開征之后,稅收負擔會不會增加?
賈康認為,房地產稅會影響稅負結構,引導利益相關者的預期,優化設計后會產生一定的正面效應。一方面可以將以往開征的多種間接稅負擔并入房地產稅稅種,減少大多數老百姓的稅收負擔;另一方面,作為直接稅,房地產稅的稅負不能輕易轉嫁給別人。
在為大多數老百姓減負這一觀點上,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贊同。他認為,房地產稅開征將會對整個房地產稅收體系作出調整,最終目的是降低居民稅負。
重慶、上海開征房產稅的試點情況,也可為這個答案提供一定佐證。2011年1月28日,上海、重慶兩市作為試點城市開始房產稅征收。從實施方案看,在上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少于60平方米的,給予免稅;在重慶,納稅人在房產稅征收施行前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免稅面積為180平方米,新購的獨棟商品住宅、高檔住房,免稅面積為100平方米。這些規定,實際上將大部分的老百姓“排除”出了繳稅群體。
據了解,針對未來的房地產稅改革,對基本生活住房不收稅、超過基本標準才收稅,也已成為業界共識。
房地產稅會成降房價利器嗎?
房價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不少人都盼望房地產稅推出后能降低房價。那么開征房地產稅會成為降房價的利器嗎?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房地產稅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持有多套房,但卻非打壓房價的利器。據專家介紹,從發達國家經驗看,美國推出房產稅主要是為了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德國開征房產稅則主要是調節收入分配,這些國家推出房產稅后,都沒有帶來房地產價格大幅下降的局面。而從上海、重慶的試點情況看,房價上漲的勢頭也沒有得到根本遏制。
專家指出,決定房價最根本的因素還是供求關系。因此,對于有自住需求的購房者,不必過多考慮未來房地產稅的問題,只要價格合適就可以擇機購買。而對于那些有投資投機購房需求的人,則需要認真考慮未來房地產稅推出后,對于持有成本和投資收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