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江市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入口
內江市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入口如下:
http://wb.njszk.net/scwb/default.aspx
二、內江市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入口相關新聞推薦
教育,聯系著千家萬戶,關乎著民族未來。辦好義務教育,培養優秀人才,既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也將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19年,全市將立足“學有所教”,擴改并舉,對癥學位少、班額大,通過增加學位總量、化解大班額、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等舉措,著力促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鞏固拓展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開展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區)創建試點,不斷提高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改善辦學條件:
化解“大班額”
一磚一瓦,筑起新的教學大樓,也筑起眾多學子的上學夢。內江經開區實驗學校建設項目有序推進,是我市改善辦學條件的生動縮影。
記者了解到,由于學校布局不盡合理、城鎮化進程加快加劇外來人口流入、學校規劃建設相對滯后、部分農村教學點辦學條件不足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班額”現象。
全市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33.6萬人,教學班級7727個,平均班額43.5人。2018年,按照《四川省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專項規劃》,我市計劃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額614個,實際消除623個,完成率101.5%;計劃消除66人及以上大班額649個,目前已全部消除,完成率100%。2018年義務教育學校起始年級未產生56人及以上大班額。
根據《2019年內江市30件民生實事和民生“十有行動”實施方案》,今年,我市將新增9000個義務教育階段學位;化解271個大班額;改建農村學校食堂16個、廁所16座、飲用水設施10個、學校公寓2個、垃圾池15個。
2019年,我市將通過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強學校聯盟建設、保障教育經費投入等舉措,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確保學位供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有效化解大班額問題。
教師支教:
內江教育力量支援“三區”
曾萬春與鄧有龍是東興區永福鎮中心學校的一對“90后”教師夫妻。2018年6月,丈夫鄧有龍接到了去大涼山開展教育扶貧的工作任務。
準備的時間很匆忙,幾乎沒有時間和家人商量,曾萬春來不及多想,便決定支持丈夫并主動申請與丈夫一起去完成三年脫貧攻堅教育扶貧的任務。就這樣,懷著為邊遠地區的教育事業盡自己綿薄之力的教育情懷,2018年7月初,曾萬春夫妻倆告別送行的領導和同事,踏上了去大涼山支教的路。
夫妻倆被安排在涼山州金陽中學,曾萬春教數學,鄧有龍教物理。他們除了傳授課本知識,還教同學們實用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督促他們用心學習。一個多學期下來,學生們成績有了提高,作為支教老師的他們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內江,像曾萬春夫妻一樣投身教育扶貧事業的人還有很多。
2018年,全市共選派支教教師88人次,其中,小學56人次、初中30人次、普通高中2人次;各縣(市、區)與涼山州會東縣、會理縣建立“結對子”學校36所,持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選派管理干部、優秀教師、教研人員25人次赴涼山州開展管理經驗介紹、上示范課和觀摩課、輔導講座、班級管理、德育工作等智力支教活動;各支援縣(市、區)與受援地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交流、使用我市月考、高三模擬試題等資料26套。
2019年,我市將選派38名教師到“三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支教,在充分聽取基層學校、受援地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統籌兼顧不同學段情況,及時選派急需的、符合規定條件的優秀學科教師和骨干教師到受援縣工作,并且與受援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合作,共同管理好選派教師,讓內江選派的支教教師更好地發揮作用,助力“三區”教育事業發展,為推動“三區”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減輕學生經濟生活負擔:
大力實施營養改善計劃
東興區是四川省革命老區之一,也是57個省級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區)之一。根據2012 年省教育廳等十五部門印發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要求,2012年5月30日,營養改善計劃在東興區全面實施,實現了課間加餐蛋奶模式全覆蓋。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從2015年秋開始,營養改善計劃分步轉向食堂供餐,即免費午餐。
截至目前,東興區全區共有義務教育學校126所(含教學點),學生56315名。其中,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102 所,受益學生41336名。
2018年,我市整合中央、省級、市級、區級資金共計4717萬元,專款專用于東興區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同時,還投入專項資金690萬元,實施了8所學校食堂改擴建和購置增加輔助設施,全區96所學校達到食堂營養正餐供餐的基本條件。
為保障營養改善計劃的有效落實,制發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修訂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管理辦法》《關于補足學生營養食品標準的通知》等文件,為營養改善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為確保責任落實,全市教育系統將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并會同原食藥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對96所學校開展專項檢查,確保了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在資金保障方面,全市教育系統按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管理辦法》,實行資金專戶管理、專賬核算,有效保證了資金使用的安全、規范。
制度保障、責任壓實、資金保障……有了一系列舉措的相繼出臺落實,營養改善計劃在我市得到有效落實。
2019年,我市將繼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為3.88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膳食,為4.4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提供免費營養午餐。
民生工作無小事,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的民生工程,關系著家庭的未來,關系著民族的未來。今年,我市將在改善辦學條件、選派支教教師、減輕學生經濟生活負擔等方面多措并舉,助力內江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讓全市人民從學有所教中找到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