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是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現任黨委書記鄧良基教授、校長鄭有良教授。
辦學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前身是1906年創辦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此后歷經四川高等農業學校(1912年)、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1927年)、四川省立農學院(1932年)、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5年)、四川大學農學院(1950年)等多個歷史發展階段。1956年四川大學農學院整體遷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銷)省會雅安獨立建校為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2001年四川省林業學校整體并入。學校現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個校區,占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文獻資源625萬冊(件)。
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現設有學院26個,研究所(中心)15個,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10大學科門類。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二級學科4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二級學科87個,專業學位授予類別8個,本科專業91個;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4個,部省重點學科19個。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根據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綜合計分,學校在全國農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別位居第7、第4。從2015年起,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2個學科ESI排名持續穩定保持世界前1%。2017年動物營養與飼養科學入選全國高等院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薈萃。現有教職工3400余人,其中:教授355人、副教授569人;博士生導師248人、碩士生導師68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高級專家2人,*特聘教授1人、青年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2人,國家*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973計劃首席青年科學家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7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80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47人,四川省*人選9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3人;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3人,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13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獲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獎獲得者1人。學校是全省首批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2所試點高校之一。
育人體系完備、條件優良。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是“文革”后全國首批恢復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2萬余人,其中:本科生3.8萬余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2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省級一等獎30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提名6篇。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15項。學校是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之一、全國首批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所高校之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俱樂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豐碩、效益顯著。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600余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7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59項。70%左右的獲獎成果得到推廣轉化,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建有教育部農業部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農業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科技部條件平臺1個,教育部科技部農業部創新團隊9個,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3個,以及四川省重點(高校)實驗室2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社科研究基地4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協同創新中心4個。主辦的《四川農業大學學報》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學校還是2012年全國首批成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2019年四川農業大學錄取通知書發放查詢時間安排及EMS查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