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高考錄取進程的推進,各批次被錄取考生將陸續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多年寒窗苦讀,終已金榜題名,實屬人生之喜悅。但每年這個時候,一些假錄取通知書也會趁機而入。那么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呢?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查詢方式入口如何查詢?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如何辨別真偽呢?思兒思學教育網小編為你支招。
內江師范學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校所在地內江市位于“天府之國”??四川省的東南部,居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成渝經濟區中心,坐落在風景如畫、人文薈萃的沱江之濱,是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結合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素有“大千故里、書畫之鄉”的美譽。
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經教育部批準創辦的四川省初中師資訓練班,后更名為內江師范專科學校、內江專科學校,1962年停辦后,部分師資分流組建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校,與地區教育行政干部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辦學。1978年內江師范專科學校恢復重建,1992年更名為內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內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內江教育學院(含創立于1905年,1998年并入的內江藝體師范學校)合并組建內江師范學院。
舉辦高等教育62年來,特別是2000年升本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前行,逐步發展成為師范教育和非師范教育并存、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
學校現設文學院、范長江新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體育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音樂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開設55個本科專業,其中師范專業16個,應用型非師范專業39個,涵蓋文學、理學、工學、農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經濟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學校占地1005畝,現有校舍35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圖書資料174.5萬余冊,長期訂閱的中外文期刊1379種,電子資源數據庫46個。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區招生,2011年開始與四川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8000余人,有在校碩士研究生44人,留學生近100人(含語言生)。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教學理念,形成了以“做”、“教、學、做”統一的育人模式。大力推進本科教學工程建設,不斷培育教育教學成果。近年來,學校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級1項、省級8項,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7個,省級教改項目13項,四川省專業(群)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項目1項,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范專業2個;獲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擁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7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2門,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
學校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牢固樹立現代素質教育理念,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并重,第一二三課堂有機結合,不斷深化“以發展為中心,教學做統一”的特色育人模式,深入推進“三分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育人質量不斷提升。近五年來,內師學子在國家級、省部級賽事中有1100余人次獲獎,其中,在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國際設計美術大獎賽等賽事中榮獲國際特等獎1項、一等獎23項、二等獎31項,全國一等獎13項;在“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競賽中獲得國家三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9項、二等獎15項;在第八屆大學生藝術節、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一等獎12項,二等獎8項。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獲得社會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和社會一致好評。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好”受到用人單位青睞。10余萬名畢業生活躍在各行各業,以扎實的理論基礎、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突出的工作業績,為地方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母校贏得了榮譽。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已建成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近1100人,專任教師830人,正、副高級職稱392人,碩、博士580人;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1名,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名、后備人選6名,省教學名師1名;內江市首批“三百計劃”創新人才1人,創新人才團隊1個;聘請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專家學者200余人擔任兼職教授。教師們崇尚真理、一絲不茍,敬業奉獻、甘為人梯,形成了科學嚴謹、誨人不倦的教風,鑄就了良好的師者風范。
學校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注重科研平臺和團隊建設。現建有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數據恢復實驗室”;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張大千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廉潔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術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數值仿真”“特色農業資源研究與利用”“果類廢棄物資源化”等平臺(基地)。擁有四川省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6個、省社科聯高水平團隊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近5年來,學校獲資助的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共1400余項,其中國家級20項,省部級114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作品)6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860余篇、被四大檢索機構收錄460余篇;出版專(編、譯)著近200部;獲授權專利150余項,軟件著作權100余件;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5項。
學校依托多學科的優勢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積極謀求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延伸科技優勢,促進成果轉化,建立健全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機制,科技服務地方的能力不斷提升。近五年,與企業共建實驗室2個,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所等9個學術機構,與亞馬遜、雅馬哈等40多個行業機構和企業,與內江市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涼山州越西縣、自貢市、遂寧市等20多個地方政府或部門,開展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的實質性合作。其中,“數值仿真”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開發的“人民幣冠字號碼及防偽特征識別算法”由溫州甌南電子公司在點鈔機生產上投入使用;鐵皮石斛、特色花卉種苗的克隆研發助推四川千草生物科技掛牌上市;“張大千研究中心”和“張大千彩墨藝術研究所”成為支撐內江市“大千故里、文化內江”的重要平臺。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努力構建國際交流合作新平臺。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匈牙利、馬來西亞、瑞典、泰國、老撾、臺灣等國(境)外多所大學與教育機構建立了校級交流與合作關系,開展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30余個,并與美國、韓國、泰國、老撾、新加坡、阿聯酋、尼泊爾等國家構建了國際化的學生實踐、就業平臺,每年派出百余名學生赴美國、英國、泰國等合作單位交流學習。學校先后成功舉辦“紀念趙貞吉誕辰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古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張大千藝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今年,學校在“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479名,再創新高;學校作為四川唯一一所高校,入圍教育部第四屆“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特色展示項目30強。近年來,學校還先后獲得“全國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四川省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園林式單位”“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面對百舸爭流的高等教育發展形勢,學校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積極按照24000人的遠期辦學規模,占地2280畝、校舍面積約75萬平方米現代化生態園林式智慧校園的宏偉規劃,扎實推進新校區建設,繪就了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發展藍圖。
沱江黌門,弦歌鏗鏘。伴隨著進入*,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和“雙一流”建設的深入實施,內江師范學院在“十三五”時期,將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綜合改革、社會合作、錯位發展”辦學思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守大學本質,彰顯辦學特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科研水平,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能力,不斷推進學校科學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已開始寄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幾種方式查詢通知書派送狀態:
內江師范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網站查詢
點擊進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高考錄取通知書查詢系統】,依次輸入你的【準考證號】和【驗證碼】,點擊【提交】即可查詢錄取通知書的派送狀態。
提示:如果查詢不到郵件信息,可能由于內江師范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郵件尚未交寄或招生部門未提供準考證號無法鏈接到郵件,建議您向招生部門咨詢,獲得郵件號碼后在網站首頁查詢。
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微信查詢
1、微信掃一掃上面二維碼,微信關注公眾服務號【中國郵政速遞物流】
2、打開聊天對話框,點擊中間的菜單【我要查詢】再返回的信息中,【點擊查詢高考通知書】
3、在打開的查詢頁面,輸入【準考證號】或者【考生號】點擊查詢即可
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APP查詢
1、下載并安裝EMS手機客戶端
2、打開應用,在【首頁】中點擊【查詢】
3、在打開的查詢頁面下方,直接點擊【高考通知書查詢】
4、在打開的查詢頁面,輸入【準考證號】或者【考生號】點擊查詢即可
【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查詢注意事項】
考生需要知道自己的準考證號或者考生號。
錄取通知書查詢,需等到錄取結束,各學校時間不統一。
【內江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太貼心提示】
如果以上幾種方式還沒查到,也不要太心急,思兒思學教育網為全網第一個公布查詢的。該來的都會來的,由于各地高考錄取時間不統一,錄取通知書需等到錄取結束后方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