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是全部社會生產行為的基礎和主體。2022年鶴壁最新總人口數量統計多少人?鶴壁有多少外來人口?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由于2022年鶴壁總人口數量暫未公布,下面小編整理了最新鶴壁人口數量統計及相關信息,供參考。
一、鶴壁最新總人口數量統計
年度 | 總人口(萬人) | 自然增長率 | 城鎮人口(萬人) | 城市化率 |
---|---|---|---|---|
2001 | 141.89 | 7.9‰ | 54.58 | 38.5% |
2005 | 143.85 | 4.49‰ | 61.31 | 42.6% |
2011 | 159.37 | 5.38‰ | 79.36 | 49.76% |
2015 | 163.01 | 5.56‰ | 89.39 | 55.7% |
2020 | 156.60 | - | 95.50 | 60.98% |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792316人,占50.60 %;女性人口為773657人,占49.40%。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4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5.14相比下降2.73。
二、鶴壁綜合介紹
鶴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傳“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建市,面積2182平方公里,現轄浚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5個行政區和鶴壁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功能區,是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14個城市之一。
鶴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淇河兩岸繁衍生息,留下了花窩、大賚店、辛村等眾多遺址遺跡,殷商末期和春秋時期的趙國、衛國均在此建都,時間長達500年。穿城而過的淇河古稱淇水,是詩歌文化的重要源頭,《詩經》中有39篇直接描繪了淇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作為全省魚類種類最多的河流,水質連年保持全省60條城市河流首位。所轄浚縣古稱黎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儒商鼻祖端木子貢的故鄉,浚縣正月古廟會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華北第一古廟會”,伾山石佛全國最早、北方最大。所轄淇縣古稱朝歌,是殷商文化發源地之一和《封神演義》神話故事的發生地,境內的云夢山被譽為“中華第一古軍校”,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縱橫家、軍事家鬼谷子王禪,在此培養出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名士。
鶴壁交通便利,資源稟賦良好。境內京廣高鐵、京廣鐵路、107國道和京港澳高速縱貫南北,晉豫魯鐵路和在建的鄭濟高鐵、范輝高速橫穿東西,乘高鐵30分鐘到達鄭州、2個半小時到達北京、武漢、西安、徐州。南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130公里,北距正在建設的安陽豫東北機場30公里,東距天津、青島、連云港等港口約500公里,以鶴壁為中心500公里半徑范圍內覆蓋了4億消費人口。發現礦產資源33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23種,其中煤炭約14.5億噸、屬優質動力煤,水泥用灰巖約4.75億噸,白云巖約1億噸、氧化鎂含量平均在19%以上,電力裝機容量405.7萬千瓦,水資源總量7.36億立方米。人均畜牧業產值、肉蛋奶產量連續29年居全省前列。
鶴壁產業興旺、發展獨具特色。是全國重要的鎂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炭、電力、水泥生產基地和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產業、綠色食品產業、汽車零部件與電子電器產業基地等。目前正在著力打造汽車電子電器與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綠色食品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全省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區域性大數據中心城市和豫北重要物流節點城市。農業現代化水平全國領先,也是全省達到國家農業現代化目標的城市之一,被確定為全國整市建制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首批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等。
鶴壁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游。這里自然生態良好、城鄉發展協調、政務服務高效,是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海綿城市、清潔取暖等工作成為全國試點示范,城鎮化率60.1%、居全省第三,城市可持續發展度、居民幸福感、公眾安全感、法治環境滿意度居全省前列,榮獲全國社會治安最高獎“長安杯”。這里營商環境較好,創新了“企業作甲方、政府當乙方”簽約模式,推進了投資項目審批“容缺辦理”“多評合一”等審批制度改革,為企業提供了“服務管家”、定制了“綜合服務包”,努力做到企業有所“需”、政府必有“應”,在全省營商環境預評價中位居前列。
三、鶴壁人口相關文章分享
鶴壁人口總數2022,鶴壁最新常住人口和外來人數數量統計 | 鶴壁人口2022總人數統計數量,鶴壁總人口多少人 | 鶴壁有多少人口2022年,鶴壁常住人口多少人 | 2022年鶴壁人口數量數據統計,鶴壁常住人口變化趨勢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