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內容1:概率論進一步的發展
帕斯卡、費馬和惠更斯以來,第一個對概率論給予認真注意的是雅各布第一?伯努利。他的《猜度術》一書,包含了大數律的敘述;棣莫弗最早使用正態分布曲線;拉格朗日的貢獻在于誤差理論。
不過,首先將概率論建立在堅固的數學基礎上的是拉普拉斯。從1771年起,拉普拉斯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著述,特別是1812年出版的《概率的解析理論》,對古典概率論作出了強有力的數學綜合,敘述并證明了許多重要定理。拉普拉斯等人的著作還討論了概率論對人口統計、保險事業、度量衡、天文學甚至某些法律問題的應用。概率論在十八世紀已遠不再是只與賭博問題相聯系的學科了。
六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內容2:數學教育的發展
十八世紀的數學研究活動,大部分是與歐洲各國的科學院相聯系,尤其是大陸國家的科學院。它們不僅是評議研究成果,促進科學通訊,而且掌握著聘用專門成員的財政經費。
萊布尼茨1700年創立的柏林科學院,在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克時代曾擁有歐拉和拉格朗日為院士;歐拉其余的生涯是在彼得堡科學院奉職;拉格朗日在弗里德里克死后被路易十六請到巴黎。而巴黎科學院也許是十八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學術中心,與它相聯系的法國最卓越的數學家還有克萊羅、達朗貝爾、孔多塞、拉普拉斯、蒙日以及勒讓德等。
這種主要靠宮廷支持的科學院,在推動數學研究職業化方面起了一定的但卻是有限的作用。在十八世紀的晚期,人們開始注意并努力改變大學中數學教育與研究分離、脫節的現象。
格丁根大學最先強調教學與研究的結合,但對當時的數學并未發生影響。真正的沖擊來自法國。法國大革命時期建立的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和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不僅提供為培養工程師和教師所必需的數學教育,對數學研究也給予同樣的重視,它們作為新型的科學教育和研究機構的典范,對19世紀數學研究職業化運動有極大的影響。
社會政治對十八世紀數學發展的影響值得注意。十八世紀數學研究活動中心的轉移,明顯地與資產階級革命中心的轉移現象相吻合。英國學術界的保守氣氛,同擁教保王的政治環境不無關系,而在啟蒙思想熏陶下的法國學派,卻自覺地接過了發展牛頓自然科學理論的任務。
法國大革命本身提供了社會變革影響數學事業的史例。這個國家當時最優秀的數學家,幾乎都被革命政權吸收到度量衡改革、教育改革、軍事工程建設等活動中去。
對于數學發展特別重要的是他們在新成立的巴黎綜合工科學校與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中的作用。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勒讓德等均受聘出任那里的數學教授,蒙日還是綜合工科學校的積極創建者并兼校長。他們的任職,使這兩所學校特別是綜合工科學校成為新一代數學家的搖籃,如柯西和泊松都是畢業于綜合工科學校。
這些學校為適應培養新人才的需要而采用的數學新教材,釀成了“教科書的革命”,其中勒讓德的《幾何學基礎》、蒙日的《畫法幾何學》、拉克魯瓦的《微積分學》以及畢奧和勒弗朗索瓦的解析幾何教程,都是反復再版,并被譯成了多國語言。在法國所進行的改革,到19世紀初即已擴及旁國特別是德國,并刺激了英國數學的復蘇,成為數學發展*的序幕。